走過4月,在北京召開的IDF2004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早已圓滿結束。不過,像往常一樣,這短短的兩天時間IDF依然留給了我們太多的超前理念,展示了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為了讓各位發燒友更好的理解將要走入、甚至影響我們生活的這些新技術,本站將把上半年已經舉辦過的、幾大重要展會中體現出的新技術,做一一介紹。
由于AC`97的先天不足,導致越來越多的音頻發燒友更加重視聲卡的存在,而不少對生效頗為重視的消費者也對AC`97怨聲載道。這也使得野心勃勃的INTEL在音頻標準方面又看到了新機會。2003年秋季IDF上,INTEL提出了Azalia音頻標準,獲得了不少贊同的聲音;2004春季IDF上,INTEL將其正式命名為High Definition Audio(以下簡稱HD Audio)。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集成聲卡芯片供應商RealTek宣布,將在下一代芯片中支持HD Audio;INTEL也對外透露,最新的ICH6搭配Alderwood/Grantsdale也會支持HD Audio;無獨有偶,nVIDIA也會在nFORCE4中體現HD Audio的強大效果……
到底是什么樣的強大效能和吸引力會令如此眾多的廠商對HD Audio衷情?HD Audio在與AC`97的比拼中能占多少優勢?如果真能順利取代現行標準,HD Audio能在與獨立聲卡的激戰中獲勝嗎?還是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HD Audio吧!
更高的帶寬:
其實總的看來,HD Audio還是一種基于AC`97的新解決方案,針對后者諸多的問題,HD Audio進行了不少改進。首先就是傳輸速率和帶寬問題。
HD Audio的單通道輸入帶寬達到24MB/s,而AC-Link的總帶寬僅僅為11.5MB/s。與此同時Azalia Link還引入了動態帶寬分配,以提高帶寬的利用率,這點也比AC97的固定分配方式強大不少。
強大的音頻回放精度:
HD Audio支持32bit的內部編碼精度、192KHz的采樣率,這樣的標準已經足夠很好的回放DVD-9音頻文件了。但值得注意的是,32bit的編碼精度只是理論值,實際音源輸出時也只有24bit的精度,而真正進入回放階段也只能達到標準的16bit了。
單一的Codec芯片:
在HD Audio,硬件支持上的Codec芯片只有一只!那么其它繁多的工作由誰來做呢?答案依然是:CPU和驅動。在HD Audio中,Intel引入了通用驅動程序的概念,Azalia的驅動包括兩層:總線驅動(Bus Driver)和功能驅動(Function Drivers),其中總線驅動將統一集成在Windows2000/XP、Windows Server 2003甚至是未來的Longhorn中,其功能是讓軟件能正式使用Azalia總線,集成在操作系統中能帶來更好的穩定性。總之,驅動在HD Audio中扮演的角色要大于以往任何音頻產品。
超強的編碼標準支持力度:
Dolby Sound Room、 Home Theater、Master Studio、Digital Surround EX、 Digital Prologic IIx、 Digital Virtual Speraker、DTS、DTS ES 24/96、DTS Neo6、 耳機甚至是THX認證都是HD Audio所能支持的。可以說,我們平時所接觸的編碼和解碼標準在HD Audio中能夠得到實現。
在了解完HD Audio所能提供的強大功能后,不妨來談一談將來在使用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首先,HD Audio增加了頗多功能,卻沒有提供像獨立聲卡那樣的處理單元,反而縮減了多個Codec單元,這樣無疑將會帶給CPU更多的負擔。當然,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這個負擔會有多大,但也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另外,HD Audio能在PCI-E之后普及也就罷了,但正處于交替階段的總線帶寬問題還沒解決,又再加入了24MB/s的音頻數據。呵呵,看來功能日益強悍的南橋芯片也不得不走上PCI-E這條不歸路了。
再者,據稱Microsoft強力支持HD Audio,準備在之后的系統及驅動補丁中加入對HD Audio的支持。乖乖!那以后買主板,集成聲卡豈不是不用再費力裝驅動了嗎?多么省事啊!但問題是,有多少人在天天換操作系統啊?而HD Audio會很好的兼容現在依然最受歡迎的WIN98、WIN2000等操作系統嗎?而且像Creative這樣的獨立聲卡巨匠,也不會就這樣坐視不管的。看來,HD Audio的普及之路,還要走很遠。(第三媒體 200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