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的“五一”長假剛剛過去,一度硝煙彌漫的電腦市場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自然是筆記本電腦的瘋狂降價了。4999、5999……這些數字不再是鳳毛麟角,惠普、索尼、東芝、三星也不再賣弄清高,紛紛投身降價大戰。而混戰局面的背后,悄然現身的則是電腦消費市場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筆記本電腦正在從“高貴”走向“不貴”,從“炫耀”走向“普及”。
筆記本電腦滑入“普及”快車道的背后蘊含何種玄機,又將為市場格局帶來怎樣的沖擊呢?
上游廠商“雙降”變奏 筆記本普及撲面而來
相對于臺式PC而言,筆記本電腦多年來都保持著價格穩定的表現。但是從2005年上半年開始,局面發生了變化。據Gartner的研究報告顯示,2005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的筆記本出貨量以43.9%的速度遞增;國際權威調研公司IDC預測,未來5年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將以每年38%以上的速度增長。業界甚至樂觀的估計,2006年筆記本電腦在整個PC市場所占的份額將會超過50%,而與之相對應的,自然是筆記本電腦的整體價格進一步下滑。
是什么使得筆記本電腦的價格直線回落?最近一條來自內部的消息相信會震驚業界,英特爾有計劃在五月份對旗下的雙核CPU和Sonoma進行同時調價,而且降價幅度或會高達50%。而這條措施的出臺,將勢必讓筆記本電腦的價格將會向臺式PC看齊。
有業界觀察家認為,雖然英特爾在年初推出NAPA平臺,但其價位目前還較高,消費者持幣觀望者眾,要想打開局面唯有降價;而AMD的64位雙核平臺Turion,也將對英特爾形成新的壓力,再加上英特爾自家的8月份的新芯片計劃,也為今年筆記本電腦降價提供了絕對充分的動機。可以想象到,隨著筆記本價格的下滑,消費群逐漸從“商務人士”走向“個人”,筆記本電腦向消費電子市場的轉變步伐不斷加快,并逐漸逼近臺式機的市場空間,筆記本的市場井噴在即!
而不少廠商早已預見到筆記本普及的市場態勢。今年年初,TCL集團副總裁楊偉強曾公開表示,2006年中國電腦市場將迎來巨大拐點,筆記本將奮起追趕臺式機份額,迎來發展的井噴期,同時必將吞進電腦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國際品牌落跑普及時代 民族品牌崛起在即
在上游廠商降價的同時,筆記本終端市場也在2006年出現了破局的跡象。年初,以TCL、方正為代表的國產筆記本廠商們率先發布了采用英特爾雙核迅馳處理器的新款筆記本,一舉邁入新平臺的領先者行列;國產品牌們又紛紛加強與渠道商的戰略合作,其中不乏TCL電腦和IT連鎖大賣場宏圖三胞、神州天海簽訂的16萬筆記本包銷訂單,以及海爾與大中電器簽訂的400臺筆記本買斷協議等“亮點”;而剛過去的黃金周,國產廠商們也憑借“雙核”攻勢賺了個盆滿缽滿,給國際品牌一個迎頭痛擊。
為何國產廠商能夠在“雙核”戰局中搶得先發優勢?有關人士認為,國產廠商已經完成了足夠的技術積累,國際品牌的技術壁壘已經被打破,并具備了一定的品質控制力;同時國產品牌在渠道效率、服務能力等方面優于國際品牌,獲得了上游廠商的充分認同。因此在市場拐點來臨時刻,國產品牌能夠把握住歷史機遇,完成狙擊國際品牌的任務。
事實上,筆記本普及潮的到來,將為國產品牌帶來了新的制衡國際品牌的機會。首先,市場井噴、日漸下行的消費群、不斷同質化的產品和趨于透明化的價格,使得雙方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第二,與其他消費類電子不同的是,筆記本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著設計師和制造者的角色,而且大部分產能分布在中國,因此國際大廠賣高端、民族品牌占低端的產業過渡期,在筆記本普及來到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最為重要的是,國際品牌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顯然落后了。國際品牌的巨大庫存壓力所衍生的成本壓力,令其對價格體系的調整更為謹慎,而其決策機制的冗長也意味著價格變化無法第一時間反映到產品售價上;此外,作為外來者,國際品牌在渠道效率以及營銷節奏的把握上,存在著天生的缺陷,由于渠道效率及庫存清理速率上的不足,導致其在中國的產品更新速度往往要大大滯后于國外;同時,其營銷模式也存在著節奏慢、形式僵化、高成本等種種弊端。
因此,在筆記本產業節奏向臺式PC靠攏的今天,僅靠品牌扯起大旗的國際筆記本品牌,如果不能適時調整步伐,就很可能被國產廠商們趕上并超越。
國產廠商即將上演“逆馬太效應”
國產品牌則恰恰在很多方面體現出自己的優勢。由于國產品牌內部組織決策鏈條、渠道架構、成本控制力等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能夠根據市場的發展迅速調整方向和策略,第一時間將自己產品的消費價值傳遞給消費者、在第一時間將產品與消費者接觸,從而贏得時間差優勢;此外,技術壁壘被完全打破,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更快,產品的價格更合理,這就形成了與國際品牌的比較優勢。
然而,想轉變市場格局并不容易。不可忽視的是,市場井噴必然帶來產能擴大、盲目投資、渠道承載力不足、企業資金鏈斷裂、產品質量問題、售后服務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對于中國這個快速增長中的龐大而復雜的市場而言,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鏈條和營銷攻勢掌控市場節奏,令產品高效地直達消費者,以實現消費價值的方式引導消費,以迅速培養消費市場的品牌偏好度,將成為搶占市場“蛋糕”的關鍵。
楊偉強對此表示,目前筆記本市場競爭的重心已經開始向以高性價比產品為基礎的營銷能力上轉移。因此,國產品牌需在技術及產品研發實力逼近國際品牌的前提下,在品質和服務方面步步為營,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以高效的組織結構和渠道控制力為基礎,以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為目標,強化消費者認知,實現民族品牌的全面崛起。
不難想見,以方正、TCL、海爾為代表的民族品牌,將在2006年上演“逆馬太效應”,而2006年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筆記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