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在中國的名聲一直是不太好的,特別是電視、報紙這一類的傳統媒體,總是宣揚玩網游是一種病,只要你玩了那就完了,什么雞鳴狗盜、殺人越貨的事情都干得出來。為了論證網游的危害性,電視節目慣用的手法是找一兩個父母聲淚俱下的痛斥網游的惡毒,同時還會請來一些“專家”、“教授”做總結性發言,以使得這一說法更具權威。既然網游充滿罪惡,為何現在這個產業卻能紅遍全球,讓我們不禁要問:網絡游戲究竟怎么了?
如果以年齡為標桿劃分,你會發現在60、70、80后的前后三代人之間對網游的態度截然不同。60后這一代人通常就是現在90后的父母一輩,他們對兒女沉迷網游痛心疾首,對網游這一事物嫉惡如仇;70后正值事業成型期,根本無暇顧及網游這一事物,而他們的兒女年紀還小,尚未出現對網絡的嚴重依賴性,所以對網絡游戲可以說是漠不關心;80后則由于年少時受到電子游戲的影響,并且也第一代接觸電腦的用戶,相當一部分酷愛網游。所以你能看到對于網絡游戲,60后在罵,70后無視,80后爭辯,90后則被認定是網癮患者,輕則受到家長的干預和打罵,重則直接送到所謂的網癮戒除中心,更可悲的是還要被大家稱為腦殘。
這和九十年代初時80后的我們遇到的情況有些類似,那時我們追捧港臺明星,把四大天王、小虎隊當做自己的偶像,而許多專家、學者也跳了出來,大聲疾呼“不要讓港臺文化侵蝕了我們的青少年”,長此以往80后將是垮掉的一代,但事實證明大多數的80后沒有抱著港臺明星愛一輩子,不也人模狗樣的混了出來么?所以說在中國做孩子、做青少年是很可憐的,你越想干什么,長輩們便偏不讓你干,他們把支配下一代的喜好,理所當然的當做自己的權利,因為倚老賣老是我們這個國家的通病,人們喜歡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為下一代去評判是非。注意,不要以為只有我們的父輩是如此,80后的這一輩也是一樣,父輩們看我們的眼神,有時就和我們看待現在的90后、非主流是一樣的。
回到網游上來,究竟是什么情況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面呢?一方面,社會主力高舉反網游大旗,認為網游成癮危害巨大,甚至將其與毒品相提并論,應該立刻加以管制、限制,甚至封殺。而以80后為代表的當代生力軍則宣稱網游無罪,認為老一輩杞人憂天。但事實上,搜玩吧小編不得不承認,目前青少年網癮問題確實相當嚴重,很多大、中學生甚至成年人沉迷網絡而不能自拔。那網游這種新興產業在當下到底有沒有罪過呢?
網洛游戲的本質是什么?
網絡游戲是一種廉價的為用戶提供滿足感的娛樂方式。也就是說網絡游戲是一種娛樂方式,和看電影、吃飯、K歌、打牌、看小說等其他娛樂方式沒有本質區別。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具有別的娛樂方式所不具備的能夠為玩家提供成就感、滿足感、幸福感的能力,同時與看電影、吃飯相比要廉價許多(當然有些游戲也不是見得廉價)。
網絡游戲如何使人成癮?
和其他娛樂方式不同的是,網游并不是單純以一種娛樂、休閑來吸引玩家,可能最有誘惑力的是網游能夠讓玩家從中獲得滿足感,這種滿足感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滿足度也各不相同,比如很多人會因為搞到一件好裝備感到滿足,也有人因為自己在游戲里賺到很多錢感到滿足,還有的或許只是因為完成一個很難的任務就有滿足感。搜玩吧認為不同的人、不同的游戲、不同的游戲方式、不同的游戲理念,都會對滿足感的獲得形式造成影響。比如有人愛PK,那么全天下比一圈,結果他最牛逼,這樣他就很滿足,因為他武功最高,別人都怕他;再比如說在《魔獸世界》,一個團隊去打副本,有的人可有可無,而有的人不可或缺,那么也許這個不可或缺的團員就很滿足,因為他不僅能獲得裝備,更為重要的是別人都認可他。而要達到這些目的往往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與物力的,所以當目標達成,玩家常常會因為投入了大量時間以及收獲大量的滿足感而不愿離去。所以歸納來說由于玩家需要在網絡游戲中通過大量時間、精力以及一些手段達成目標獲得滿足感,同時在目標達成之后對滿足感所滋生的依戀,使得玩家不知不覺的沉迷于網絡游戲中。
網游成癮該向誰問責?
在對待網絡游戲的治理態度上,我們的上一輩是嚴重缺乏自省以及責任感的,面對與自己觀念相左的事物,第一個想到的永遠是打壓、封堵,而不是去研究真正的問題所在,這是目前我們面對網游成癮束手無策的真正原因。網絡游戲不是糟粕,當今社會壓力如此之大,節奏如此之快,能夠有一種廉價的娛樂方式,可以相對輕松的實現夢想、獲得滿足,是很不容易的。中國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網癮少年,真正需要問責的不是網絡游戲,而是那些不肯為自己失敗教育承擔責任的父輩們:
1)家庭教育簡單粗暴:
很多人說青少年沉迷網游與家庭教育脫不了干系,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多做交流。許多父母大喊冤枉,稱不是他們不想溝通,而是子女不愿溝通,他們也無能為力。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這個國家的父母長期奉行著一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不僅僅體現在父母對子女的體罰上,更多體現在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造成自尊的傷害、人格的扭曲、天性的磨滅。由于考試分數的不理想而訓斥自己的子女比隔壁老王家的傻兒子還要笨;從小灌輸給子女讀書威脅論,只要考不上大學就只能去掃大街、撿垃圾;從小就用條條框框將子女規范起來,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正是由于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得青少年與父母在精神上產生隔閡,在潛移默化中內心逐漸壓抑。盡管父母含辛茹苦、關愛備至,但是溝通起來談何容易。
2)教育制度嚴重詬病:
我們的教育體制一直自稱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可實際呢,我們所造就的只是一批一批的解題高手,學校看重的是升學率,學生看重的考試分數,為了獲得一紙文憑花上12年寒窗苦讀,每天都在重壓下一遍又一遍的做著無用的考試題。更可怕的是對于重壓下的莘莘學子,還要將他們以學習成績分為三六九等,編排不同班級,再通過各種學校教條意圖統一學生思想。如此重壓之下,怕是神仙也經受不起,想要逃之夭夭。
3)網游行業監管不力:
網絡游戲確實需要進行規范,但我們的規范從來都缺乏一個標準,缺乏有效的實施,回首看看兩年前的防沉迷系統,是否有些可笑呢?從搜玩吧前段的報道可以看出,一直說要規范網游市場,卻從未將力氣用對點,除了簡單的封殺,就是綿軟無力的處罰。面對青少年的網游成癮現象,我們需要有規范的實名制制度,建立成體系的網游分級制度,而最為關鍵的是具有公正完善的法制法規,以及有效的執行力,我們當然不希望看見12歲的孩子在游戲中打打殺殺,但更不希望為了讓12歲的孩子玩不成游戲,就要求22歲的成人也要放棄游戲的權利。
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使青少年內心壓抑,使得他們價值觀偏離;只注重升學率的教育制度給青少年帶來壓力,使得他們只想逃避;網游行業沒有完善的法制體系進行規范,難以為青少年提供較為健康的游戲環境。加上網絡游戲本身所具備的特點,玩家沉迷其中,也就不足為奇。但即使是這樣,我們的父輩卻說造成此等局面全是網游的過錯,只要打壓網游,封殺網游,就能解除網游成癮的現象。
我們一直在用一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前不久美國成為繼中日韓之后,第四個設立網癮戒除機構的國家,其主要的戒除網癮的方式是讓網癮患者飼養小羊、小兔等小動物;再回來看看我們的網癮中心,軍事化管理、暴力毆打、電擊治療。老外是希望通過現實中的美好事物來喚醒網癮患者正確的生活態度;而我們是通過暴力手段的威脅,讓人懼怕因上網而受到懲罰。我們難以定論哪個種方法更有效,但這種為了處理問題而不擇手段的方法,讓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網游出了問題,還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
(20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