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華為公司近來通過授權智邦代理銷售,企圖重新進入臺灣網絡通訊設備市場,對此,臺灣業界有很多不同的見解。首先,對于大陸廠商產品來到臺灣,不少人的反應是大陸貨臺灣人真的敢用嗎?而網通廠人士則認為:華為以港資公司的身分,并不是第一次進入臺灣網絡通訊設備市場,只是數年前華為透過代理銷售的運作并未成功,最后只能黯然退出市場,這次再度卷土重來,也不見得就能有所表現。
然而大陸產品在臺灣信息、通訊市場中的競爭態勢,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樣悲觀;大陸手機到臺灣的例子,就證明在消費產品市場中,只要產品的價格與功能可以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至于是否是大陸產品,好像就沒有那么重要。2005年臺灣宣布開放大陸手機來臺銷售后,市場上原本對大陸手機的競爭實力抱有很大疑問,但由于搭配銷售的電信業者傳來大陸手機的消息相當正面,其在價格功能上也有一定優勢,因而銷售狀況并不差,特別是在3G高階手機市場上,大陸手機與多家電信業者合作都有不錯的表現。
只是華為的產品線不同于手機等消費性產品,它明顯具有較高的進入障礙,不論是已找到的智邦代理的行業別用網絡設備產品,就是仍在積極布局的電信通訊設備都如此。其進入障礙,除了產品本身既有的穩定性、可信賴度、技術支持等問題之外,特別是來自外界最直接的質疑——臺灣政府機關、國防單位甚至是國營金融機構,真的敢用華為的產品嗎?
對于不看好華為到臺銷售的人士認為,華為經過近2年在國際市場的歷練后,實力已不同于以往,華為在臺灣若能做得起來,則一定會對長期在臺灣市場稱王、享受高利潤的思科(Cisco)等國際大廠帶來明顯的壓制,賺得夠多的國際大廠,至少也可以吐一些利潤回饋臺灣的顧客;如果華為沒法在臺灣稱霸,但僅對思科這些競爭對手造成的壓力,就足以讓它們愿意用更利于競爭的價格來鞏固市場,華為就算是不錯了!
對于進入臺灣市場存在的障礙,相信已有見識的華為,不可能毫無所知,但華為在衡量了其間的利和弊之后,還是愿意重新發展臺灣市場。對華為而言,因其特殊、敏感的身分背景,在臺灣市場就必需更要有代理合作伙伴的全力支持;而透過授權智邦代理銷售,進軍臺灣網絡通訊設備市場,的確是其明智之舉!在智邦針對代理華為產品線對經銷通路、系統整合商舉行的產品發表會上,智邦主管保證從產品質量、穩定度、到后續技術支持,一切都由智邦來負責,如果愿意相信智邦的系統整合商或經銷商,就可以放心相信華為的產品。但在變數不少的臺灣市場,華為真的能夠如愿的進軍臺灣贏得商機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第三媒體 200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