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頻發的自然災害讓人們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中國的四川大地震、美國的颶風“艾克”以及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等震驚全球的災難事件為不斷追求經濟增長、發展和消耗的人類敲響了警鐘。
即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全球變化的表現也十分明顯:日益加速的城市化進程、暖冬所體現的氣候變化、更為嚴重的熱浪、城市中的污濁空氣、水資源的污染等等。
亞太地區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毫無疑問,上述變化表現得尤為明顯。由于擁有數量眾多的主權國家、多樣化的民族和文化以及40億(全球60%的)人口,我們亞太地區的消耗正在呈指數增長。到2030年,全球主要能源需求增長的45%將來自于中國和印度,在此期間,兩國的能源使用量將是目前的兩倍多。
目前緊迫的環境挑戰包括城市的空氣質量、淡水的匱乏、農業土地的使用(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廢物量的增加等。這些與IT行業有什么關系呢?Gartner分析師指出,目前,IT行業已被視為環境問題的制造著,而不是解決者。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據估算,IT行業對環境的破壞程度絲毫不亞于航空業。據IDC估算,價值1美元的計算機硬件設備約消耗50美分的能源,而且這一數字到2010年有可能增加54%,至71美分。
舉一個相關的例子,電子廢棄物的非法運輸是一個新的影響環境的挑戰。全球每年約產生2000萬到5000萬噸電子廢棄物,其中的90%最終都將流入孟加拉、中國、印度、緬甸和巴基斯坦。 但是,據報道,亞洲地區的工人正在“使用過時的技術處理21世紀的電子廢棄物”。Gartner 呼吁CIO們帶頭審查環保政策和實踐,并制訂基本的IT環保目標。
科技行業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應對上述巨大挑戰?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在可以采用更多方法減少消耗、改變消耗模式以及處理由此產生的電子廢棄物。以下是IT行業及用戶應該著重考慮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