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市場: 部分低價筆記本廠商集中采購威盛處理器點評
  • 2樓 Re: 筆記本市場: 部分低價筆記本廠商集中采購威盛處理器
  • 在低端的筆記本市場--AMD春風得意力壓Intel


        2007年,是屬于筆記本的一年。而2007的下半年,是屬于低端筆記本的半年。各大品牌3999元的實用低端機型的上市后,中國的筆記本市場正式展開了面對面的廝殺。筆記本之所以走向低端競爭,是市場的一個選擇結果,除了生長廠家不斷壓低利潤外,供應商的降價也是不爭的事實。從cpu、芯片組到lcd、內存,零件的普遍降價才是這一大潮的直接推動者。這其中,不得不提這些推動者的元老--Intel。
          應該說,Intel是最早致力于普及筆記本的廠商之一。幾年前,正是Intel的迅馳讓人們知道了筆記本是可以和臺式機一爭高下的。后來,又是Intel成功的推出了移動奔三,讓筆記本的性能進一步強大了起來。又是intel的賽揚m處理器,讓筆記本一下子便宜了下來,進入尋常百姓家了。
          可以說,過去的五年,Intel在筆記本市場一往無前。但是,就在今年,隨著筆記本配件全面降價,Intel開始走了錯誤路線。低價的賽揚系列在雙核普及的今天顯得勢單力孤,雖然價格足夠便宜,但是性能確實有些落后。酷睿雙核又由于定位的原因,價格遲遲不能下來。這時,Intel選擇了一條非常"聰明"的路:把高端產品縮水。于是,就產生了2050、2180等等產品。這些產品一開始非常受歡迎,出現了普遍熱銷。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這些cpu的性能和沒有縮水的原品差的并不是一星半點。從評測來看,通過對總線頻率和緩存的縮水而得到的這一批"閹割"處理器,性能下降明顯,在很多日常應用上甚至和賽揚的產品不相上下。
          與此同時,Intel的老冤家AMD成功的解決了產能和制程的問題,這一來,原本架構的優勢和工藝改進所帶來的功耗和熱量的降低,再加上A家一貫的低價,狠狠的給了Intel閹割處理器當頭一棒。從對比數字來看,同價位的A家處理器比I家的性能要高出10%-30%,再加上A家集成顯卡性能的明顯優勢,在一些3D應用上甚至超過I家一半之多。
          就拿最新的代表產品Intel2130、2310和AMD TK-55來說。T2130采用的是酷睿1代的Yonah架構,虛擬化技術等許多先進的技術都被割舍,不支持64位計算。而T2310則是酷睿2雙核Merom架構的"縮水版",盡管保留了虛擬化技術,但主頻只有1.46GHz,FSB總線僅為533MHz,L2 Cache也只有1M,這都使T2130/2310在面對日益普及的Vista豐富的功能和高配置要求時顯得蒼白無力。
        TK-55繼承了雙核炫龍的構架,完全支持64位技術,并且帶有硬件防毒功能和PowerNow!節電技術,此外TK-55集成了內存控制器,能夠使筆記本最高支持128G物理內存。移動式AMD雙核速龍64處理器得益于內置內存控制器的優秀處理器設計框架,處理器內存吞吐性能遠遠高于英特爾奔騰雙核處理器產品。
        移動式AMD雙核速龍64處理器的HyperTransport總線運行于1600MHz的有效頻率,帶寬高達17.1G,跟AMD雙核炫龍處理器處于同一水平。而奔騰雙核T2130/2310經過兩次"閹割",性能明顯縮水:首先前端總線頻率削減到533MHz的有效頻率,每秒傳輸帶寬僅為4.2G;其次是,二級緩存削減為1M,這對非常依賴高速緩存的Intel架構而言,對性能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
    目前AMD平臺有M690T系列芯片組與NVIDIA nForce 7000M芯片組兩種配置組合,兩種芯片組都加強了多集成顯示芯片的工作能力,并且借助AMD處理器的優勢,能夠支持更高的內存和系統總線,這些都是Intel 965芯片組所不能比擬的。
    隨著新一輪機型的上市,Intel在低端筆記本市場上會被逐漸蠶食,這和Intel自身失誤的方針息息相關關。當用戶發現自己正在使用的居然是"閹割"處理器時,IIntel的鐵桶江山就更加搖晃了。
  • 作者:zhanghaiwu 2008-4-25 17:23:00
首頁 | 前頁 | 后頁 | 尾頁分頁 1/1 [1]

點評
字數0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