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業: 通信業推遲4G建網 放緩投資應對經濟危機點評
  • 6樓 Re: 移動通信業: 通信業推遲4G建網 放緩投資應對經濟危機
  • CDMA的別名叫“犧牲”

        1963年開始與通信結緣的謝麟振,在從事28載通信類教學和科研之后,投身政府。1994年至2002年這段移動通信最具成長意義時期,他先后擔任電子工業部通信與系統裝備司副司長和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司副司長,參與推動了中國聯通的組建、上市及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的競合關系,推進了CDMA網絡的建設及其發展,也扶植了包括波導、TCL、康佳、CECT等一批國產手機企業的成長和壯大。
      在見證了移動運營企業、手機制造企業迅猛發展的全程后,謝麟振在他63歲的那年接任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副會長一職,原因無他。謝麟振說,那是他為之傾注一生心血的領域,更是他“移動通信”情感最能得以釋放的屬地。
      競合變奏曲

     謝麟振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1998年8月20日,那時他剛剛被任命為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司副司長,信息產業部召開第一次部長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就是探討移動通信的發展。
      “因為之前中國聯通隸屬原電子部,中國移動則隸屬原郵電部,而當時監管部門主要是郵電部,這層監管關系相對復雜。”謝麟振說,“這層復雜的關系一直延續到九屆全國***決定在原郵電部和電子部的基礎上組建信息產業部。”
      新組建的信息產業部實行政企分開,它對包括中國移動、聯通等在內的電信業履行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不對電信企業進行直接管理。
      謝麟振認為,信息產業部的成立改變了兩家運營商的競合關系,更改變了中國聯通的命運。“之前,兩家運營商的關系是劍拔弩張型,互聯互通問題非常嚴重。”
      謝麟振說,從今天的視角來看,郵電分營后“電信”正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造,并以平等的競爭主體身份獨立參與競爭。
      而當時正蓄勢待發的移動通信最為受益。“1991年我國移動用戶僅有5萬,1994年發展到150萬。但從1998年開始,移動用戶的發展基本實現一年翻一番的態勢,到2001年9月份移動用戶已突破一億戶大關。而我國電信規劃部門于1991年所做的預測到2000年移動用戶數僅為45萬。”
      謝麟振強調,如果不是兩家移動運營商形成良性競爭關系,市場再大也不會結出那樣的碩果。
      “到2001年11月,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簽訂了電信網間互聯及結算協議,移動運營企業的競合關系已是水到渠成。”
      新制式的別名叫“犧牲”

     但進入2002年后,聯通的腳步明顯慢了下來。
      “聯通從2001年起開展了一系列艱巨而復雜的建設工作,在短短7個月時間之內就建成了一個具有世界第一大容量的CDMA網絡,它雖然讓世人驚嘆不已,卻也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聯通的發展。”
      謝麟振回憶當時聯通的發展情況說,在聯通決定上馬CDMA之前,聯通G網發展得已經非常不錯,在2001年大概擁有5000萬用戶,差不多是整個移動電話用戶數的一半。但在建設C網之后,聯通不得不將精力放在C網的網絡覆蓋、用戶發展上。
      然而,網絡覆蓋需要時間去完善,C網的終端也不如G網那樣豐富。它與用戶一看網絡,二看終端的選擇相差甚遠。更致命的是,聯通在C網上的全力投入更分散了G網的發展。
      “政府讓聯通上馬CDMA反而讓其競爭力大大削弱,這種結果并非是主管部門希望看到的。”謝麟振表示,“引進CDMA是因為它比GSM技術更為先進,信息產業部也希望給新興運營商聯通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
      “但事實證明,移動通信本身的發展并非單純的技術本身能夠控制,還要綜合地看市場、用戶認知度、全球移動通信的環境等。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
      謝麟振說,聯通上馬CDMA給電信業敲響了警鐘,它說明一種新制式的發展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是一些企業的犧牲。
      如何走出這樣的桎梏?謝麟振建議,政府應在多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特別是在資金方面,如此才能確保新制式迅速發展、壯大。
      技術與需求的甜蜜結合

    謝麟振曾在多個場合贊嘆移動通信產業是人類社會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跡。
      “移動通信產業用20年的時間,發展了33億用戶,占全球的半數人口,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我認為,移動電話這個高度集成的高科技產品剛好迎合了人們的需求,才產生了如此奇跡,它是技術和需求最甜蜜的結合。”
      謝麟振表示,在創造人類產業發展奇跡的進程中,中國移動通信的崛起應該說是這個奇跡中的一大事件。中國移動通信20年,6.3億秒,平均每1.2秒就增加一個新用戶。這種巨變,不僅僅是移動通信行業自身的改變,更影響到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輻射到與信息相關的各行各業,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角落。
      一個典型的例子,以前,手機有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名稱——大哥大。一部大哥大要上萬元,通話費也十分昂貴,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用得起的奢侈品。經過20年的發展,到2006年底,我國移動電話普及率已經達到35.3%,隨處可見用手機溝通信息的人士,偏遠山區的農民也用移動電話連通了外面的世界。
      移動通信走入大眾的同時,彩信、Wap、彩鈴等移動增值業務不斷推陳出新,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變化,甚至影響催生了新的文化現象。謝麟振說,移動通信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這個甜蜜的結合體將令人類社會從輝煌走向更大的輝煌。
  • 作者:lulu 2009-2-17 18:49:00
  • 5樓 Re: 移動通信業: 通信業推遲4G建網 放緩投資應對經濟危機
  • 中國電信業不確定因素趨于明朗


        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發放和由此牽動的競爭格局變動,是懸念也是焦點;資費改革尋求突破,是欣喜更是期待;以手機實名制為代表的市場規范,是難題又是摸索……2007年,影響中國電信業發展的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將逐漸明朗。
        中國移動有望獲TD-SCDMA牌照
        2006年底,在北京、上海、青島、廈門、保定等城市,一部分手機用戶悄然使用了3G“中國標準”TD-SCDMA手機,這也是TD-SCDMA試驗最后階段,更是從用戶切身感覺對TD-SCDMA手機性能的全面檢驗。
        TD-SCDMA試驗對我國3G進程具有決定作用。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表示,目前我國發展3G的條件基本成熟,2007年要確保3G發展平穩起步。
        2006年末和2007年初,中國移動加大了對TD-SCDMA的關注,中國移動作為有實力的移動運營商,獲得TD-SCDMA經營牌照的傾向明顯。而王旭東“2007年電信改革重點要以啟動第三代移動通信(3G)發展為契機,優化電信市場競爭結構”的表態,也明示了電信行業格局將有新的變動。
        3G在中國“軟著陸”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只有部分移動數據業務需求強烈的城市,可能成為3G網絡覆蓋的重點。因此,對眾多手機用戶而言,并不會驟然感受到這種能看電視、能高速上網的手機所帶來的震撼。
        8億余用戶將從資費改革中受益
        而真正牽動電信用戶的,還是固定電話和手機的資費問題。2006年,在手機資費長期“堅挺”的北京,打破了價格“堅冰”,開始資費調整。
        隨后,信息產業部要求從2007年1月1日起,移動運營商應保證同一網絡的原有用戶在不改變號碼情況下,自主選擇所有資費方案。北京移動在近日公布了攜號碼轉套餐的具體時間表。
        除了自主選擇資費方案外,2007年,固定電話套餐方案、手機漫游費等系列電信資費問題,都可能逐個得以突破。信息產業部清算司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護消費者利益,電信資費將走向“上限管理”的管制方式。關系太多人切身利益,以手機為代表的通信資費逐漸下調,一定會給用戶帶來實惠。
        手機實名制有望全面實施
        來自信息產業部的統計顯示,目前在中國,每3人就擁有1部手機。龐大的市場成就了中國移動通信業發展的神話,也帶來利用手機犯罪等管理疏漏,手機實名制能否成為一種管理方法也被納入有關部門的視野。
        但是,部分手機用戶還是心存疑慮。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長陳金橋表示,實行手機實名制,最大的困難來自手機用戶的認同。他認為,手機用戶是分布廣、意見不統一的個體,出于擔心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的考慮,手機實名制不易獲得用戶的整體認同。
        而對于運營商來說,很多預付費手機用戶沒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如何說服他們進行實名登記,也是一個困難。
        因此,手機實名制只在部分地方進行了試點,2007年可能會有結論。也許,實行手機實名制會參考有關對個人隱私保護的精神來設計,實行后所積累的經驗有可能為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提供參考。
        此外,備受關注的電信法也會在2007年有所進展。日前,信息產業部副部長蔣耀平表示,2006年全國***已經把電信法列入立法計劃,信息產業部正積極配合全國***、國務院法制辦加快出臺電信法。隨著電信法的出臺,電信法制環境將大大完善。
  • 作者:死吧你 2009-2-17 18:48:00
  • 4樓 Re: 移動通信業: 通信業推遲4G建網 放緩投資應對經濟危機
  • 長虹欲做政務手機 定位移動通信業奧迪A6

        12月21日,國虹通訊數碼集團董事長兼CEO萬明堅做客新浪科技總裁在線,談國產手機崛起。其間,萬明堅透露國虹在醞釀政務手機,目標將是公務員、教師等群體。并且國虹手機將在2007年下半年進軍國際,先期將是亞洲如中東等地區。

      政務手機欲做奧迪A6

      “我們國家公務車主要是奧迪A6,基本上都是機關、公務員買得比較多,這是行業性的市場細分”。萬明堅形象比喻,“然后它又帶動一些商務人群,甚至帶動了后來一些民用私家車,大家可能都會喜歡買奧迪。”

      國虹已經推出安全門智能手機“威盾”,具有防盜追蹤、遠程控制、信息保密等功能,安全防護功能的賣點直指商務人士、公務員、私營業主等消費群體。

      “長虹手機這樣一個軍工背景的大型國企,產業報國這種理念,從這個方面著手也有它的遺傳基因”。他強調,“這不是說哪一個雜牌,水貨進來馬上就能夠提升到這個檔次。”

      深刻思考長虹品牌

      長虹作為一個大品牌,具有已經樹立的知名度以及公信力。但其下覆蓋了洗衣機、冰箱、彩電等產品,在宣傳的時候各個產業群之間很容易產生混淆。

      萬明堅認為,手機是一個很大的產業,應該有自身的一個“注解”。沃爾沃是安全,寶馬是時尚,奔馳是尊貴,奧迪就是中國政務車,長虹手機要有自己的要素。至于是否有必要重新設計一個品牌,萬明堅坦言確實需要背一些方面的書,這方面國虹正在做深刻思考。

      “國虹、聯想這樣一些大公司,立足于持續發展,一定會形成自己的風格,會贏得一群穩定的顧客群,并會成長為國際級的大企業。”萬明堅語氣堅定。

      明年下半年進軍國際

      國虹最近在孟加拉國賣一萬臺直板機,由于外觀亮麗一銷而空,客戶的第二批訂單已經過來了。前一段時間大家都說滑蓋機難做,國虹也有一款機型在臺灣地區銷了三萬多臺,經銷商的反映很有信心。

      萬明堅表示,2007年6月份以后的時間應該就是國際市場,考慮到知識產權和品牌的因素,目前可能會繼續亞洲地區如中東等地的一些機會,至于歐洲或者北美時間則要晚些。國虹在這方面的研發投入也在加強,比如語言,俄語、甚至包括越南等很偏的語言支持基本已經開發完成。

      “到明年我們把國虹重慶基地搞好之后,一定可以有這種實力在海外市場有一席之地。”萬明堅說。
  • 作者:LCD225588 2009-2-17 18:04:00
  • 2樓 Re: 移動通信業: 通信業推遲4G建網 放緩投資應對經濟危機
  • 聚焦中國電信業"3G時代"下的三大懸念


        千呼萬喚數年,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終于在2009年1月7日揭開神秘面紗,三種技術制式TD-SCDMA、CDMA2000、WCDMA分別“花落”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公司。

        可以預見,一場標準迥異的3G大戰即將爆發,中國電信業由此步入3G時代。而與此相隨,一些社會關注熱點也逐步升溫。    


    懸念之一:3G市場能否“刺激”中國經濟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日漸深入的2009年,圍繞3G的巨額投資能否成為刺激中國經濟的一支“奇兵”,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3G與目前第二代移動通信網絡(2G)最大的區別在于通信信道容量增加。這意味著首先需要大規模地改造升級,甚至建設和使用全新的網絡和設備,中國有超過6億戶的手機用戶規模,移動通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第一。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表示,三家電信運營企業將根據各自發展規劃建設3G網絡,2009年、2010年預計3G投資達2800億元左右。    “而3G牌照發出,立刻會吸引社會資金蜂擁而入,因為市場對3G牌照發放已經早有期待,未來三年在相關產業鏈形成過程中,更能拉動近2萬億元的社會投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說。

        3G時代,手機的數據傳輸業務速度比現有網絡提升幾十倍,將給信息時代的消費模式帶來顛覆性沖擊。專家認為,相比于3G建設所刺激帶來的消費需求,其建設投入的規模還只是冰山一角。

        “3G給移動互聯網消費市場帶來了裂變式的增長機會,未來的3G手機除了進行高質量通話外,還很有可能成為快速上網、移動定位、可視電話、視頻互動游戲、手機錢包、電子購物、家庭監控等新應用的主陣地。”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培芳說。

        統計顯示,200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移動業務收入達2300億元,其中傳統的語音業務占到近四分之三,而隨著3G網絡鋪開,圍繞數據傳輸的增值業務有望占移動運營商收入的50%以上。    業界估計,在2010年左右,隨著中國三大全業務電信運營商3G網絡的全面部署以及與固定業務的充分融合,固網移動融合和移動對固網替代業務將會大量涌現,中國3G市場將迎來第一個增長高峰。

      懸念之二:3G能否如愿惠及普通百姓

        雖然電信行業已討論多年,但3G對于普通百姓仍是一頭霧水。同第一代移動通信的語音通話、第二代移動通信在語音之外增加短信、接受郵件等數據業務不同,3G主要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提升,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

        在語音通話的消費習慣并未有明顯改變的移動通信環境中,以移動互聯網為顯著特點的3G究竟有多大的市場需求,能不能給電話用戶帶來諸如資費、便利等實惠,一直是人們談論的焦點。

        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韻潔認為,3G時代的資費水平將不會超過2G時代。劉韻潔說,在1G、2G時代,由于中國缺乏技術專利,國外企業從中國獲得了超過7500億元的收入。3G時代,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不僅能夠節省大量專利費用,而且其本身也牽制了其他制式產品的價格。

        就在3G牌照發放前夕,剛剛重組完畢的電信市場已經嗅到濃濃的火藥味,圍繞用戶資源的爭奪戰打響,低資費成為運營商的“殺手锏”,手機資費將向著有利于消費者的方向發展。

        2008年12月22日,中國電信189號段在全國范圍放號。重慶電信推出的一款天翼暢聊套餐中,每月花89元可享受550分鐘區內通話時間、10小時手機上網、3個親情號碼,同時撥打區外本地通話0.2元/分鐘。

        而中國移動也不示弱,隨即宣布于2009年1月8日8時開始在廣州和深圳同時進行3G號段188的正式放號。廣東移動同時公布了針對188號段的“全球通3G”八大套餐,其中新商旅TD套餐分為98元、168元、268元、388元、488元5種包月套餐,本地通話費為0.29元。

        除了資費以外,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新興領域,開發更適合中國百姓消費習慣的業務才能帶給用戶3G體驗。“在短期內多數用戶形成非語音消費習慣還不大可能,只能在起步階段堅持走普及化和高端化并舉之路,逐步培養3G消費市場。”陳金橋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提出,3G時代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升對用戶需求和市場變化的敏銳度,堅持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尤其要積極探索有特色、附加值高、符合消費習慣的新業務、新應用,不斷完善業務和商業模式。

      懸念之三:能否打贏科技自主創新第一仗

        在第一代、第二代移動通信領域,我國均采用歐洲技術制式和美國技術制式,也就是大多數人使用的GSM和CDMA手機。中國移動作為我國傳統的專業移動運營商,在3G時代獲得自主創新的技術制式TD-SCDMA牌照。打贏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第一仗,中國移動被寄予厚望。

        而其他兩種在國際上相對成熟的“歐洲標準”和“美國標準”牌照同時發放,無疑對中國移動構成巨大壓力。中國電信表示,現有CDMA基站增插2個功能板就可以升級到CDMA2000,不需要尋找新站址,全網升級將很快完成。中國聯通表示WCDMA與GSM共機房的比例大約為70%,這也將使WCDMA會快速建成一個覆蓋全國的網絡。

        目前,中國移動在10城市TD-SCDMA試驗網的基礎上,完成了TD-SCDMA與現有2G網的核心網融合的工程,使2G用戶“不換號、不換卡、不登記”、只要換一部雙模手機就可以方便地使用3G服務。在此同時,TD-SCDMA的二期工程建設全面展開,2009年6月可新增28個城市的TD-SCDMA的網絡覆蓋。    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賽跑,自主技術TD-SCDMA能否決戰未來?劉韻潔認為,3G牌照的發放恰恰會推動TD-SCDMA的發展。因為現在TD-SCDMA發展比較滯緩主要是各方面處在觀望狀態上,不敢大量投入。而牌照一發,運營商都沒有后路了,這樣一定會把TD-SCDMA搞上去。

        中國移動總經理王建宙說,3G牌照發放后,我國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TD-SCDMA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移動將進一步以推動自主創新、發展TD-SCDMA為己任,全力以赴做好TD-SCDMA建設和運營工作,為拉動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根據中國移動的規劃,到2011年,TD-SCDMA網絡將覆蓋全國100%的地市。目前中國移動已正式推出3G品牌標識G3和新的號段,調動多種優勢資源促進TD-SCDMA的市場推廣。為方便用戶使用,TD-SCDMA和GSM將在資費方面實行統一標準,業務套餐類別和費率也保持一致,共用渠道體系、服務資源和營銷資源。消費者最關心的TD-SCDMA的手機終端問題,也有了很大的改進。期待TD-SCDMA在3G時代能有出色表現。
  • 作者:maryzxl 2009-2-17 16:04:00
首頁 | 前頁 | 后頁 | 尾頁分頁 1/1 [1]

點評
字數0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