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PU: Intel更新全系列處理器LOGO 4月1日啟用點評
  • 6樓 Re: 英特爾CPU: Intel更新全系列處理器LOGO 4月1日啟用
  • 英特爾放寬CPU禁令 聯想布局上網本

        受金融危機影響,低價上網本越來越受歡迎,強硬的英特爾也順應形勢放松了配置Atom(凌動)處理器的上網本不能超過10英寸的“禁令”。
      
        “我們的確有用Atom處理器做12英寸上網本的計劃。”聯想有關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但該人士并未透露聯想12寸上網本的上市時間表。
      
      而英特爾中國負責處理器業務的有關人士昨日也表示,英特爾對凌動處理器的產品定位是在10英寸以下的上網本,但基于凌動處理器的上網本越來越受歡迎,現在包括聯想在內的ODM客戶希望上網本屏幕拉升到12.1英寸。所以英特爾今年也在根據消費者的接受度,調整凌動處理器的市場策略。
      
       12英寸上網本
      
      聯想去年9月陸續推出8.9英寸IdeaPadS9及10英寸IdeaPadS10,但由于進入市場時間太晚,需求并不如預期。
      
      而此次聯想布局12英寸上網本,顯然想通過這一創新產品打破目前的僵局,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華碩和宏碁在10英寸上網本主力戰場優勢已經非常明顯。
      
      有此想法的,不僅僅是聯想一家。同樣在上網本市場表現不盡理想的三星,為與市場作出區隔,近期轉向攜手威盛,推出采用Nano處理器的12英寸上網本產品NC20。“三星12英寸上網本上周在深圳已經可以買到。”威盛電子CPU平臺事業部亞太區業務副總經理黃義家昨日對記者證實了該消息。
      
      記者調查發現,多個廠商已經拋棄10英寸以下上網本,紛紛推出12英寸以下10英寸以上的上網本產品,甚至有PC廠商透露將推出11英寸的產品。不過,這些上網本基本都是采用威盛的處理器。可以預見,此舉將會模糊上網本與傳統筆記本的界線,并可能大幅度拉低目前12英寸~14英寸筆記本的價格。
      
      雙刃劍
      
       “上網本是雙刃劍,搞不好就會傷到自己。”華碩中國區一位高層指出,聯想的舉動有可能會傷害到包括微軟、英特爾等國際供應商的關系,因為上網本這一創新產品很容易在自己產品線形成左右搏擊,所以華碩沒有推出12英寸上網本的計劃。
      
      知情人士指出,由于上網本廠家主要都在中國,英特爾中國大區總裁楊敘今年的職責是統籌中國區所有業務,包括銷售、生產和投資。為了拉動中國區業績,所以楊敘在春節前后多次到深圳拜訪客戶,游說手機廠家采用凌動處理器生產上網本。
      
       “英特爾美國總部是否真的放松‘禁令’很值得懷疑。”上述知情人士指出,傳統筆記本處理器是英特爾利潤的所在,低毛利的凌動處理器出貨越大,將越影響英特爾的凈利潤。
      
      英特爾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90%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英特爾方面也表示,公司凈利潤下滑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上網本低價處理器出貨量增加。“英特爾可能在嘗試和觀望。”上述知情人士說。
      
      不過,英特爾中國負責處理器業務的有關人士表示,市場會說明一切,其實凌動處理器的利潤也沒有外界說的那么低。
  • 作者:xyj 2009-3-2 14:19:00
  • 5樓 Re: 英特爾CPU: Intel更新全系列處理器LOGO 4月1日啟用
  • 新款Thinkpad與老款T61 英特爾CPU的區別

    P與T系列cpu有什么不同?哪個新?哪個好?這個可能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讓我們看看不同的回答吧:
    1)新出的P系列如P7350、P8400等是低功耗,L7500、U7600是低電壓系列都是酷睿2雙核的,T8/T9強于P7/P8強于T7/T5

    2)P的是奔騰系列的,T的幾款處理器為T7600(主頻2.33GHz),T7400(2.16GHz),T7200(2GHz)和T5600(1.83GHz)四種,其前端總線為

    FSB667MHz,功耗TDP34W。支持EM64T技術,其中T7200~T7600內置4MB二級緩存,而T5600則提供了2MB二級緩存

    3)P的是奔騰處理器 T的是雙核的CPU ,T的CPU更新 速度更快
    T9400和P9500的區別
    T9400和P9500的頻率一樣,但T9400的功率是35W,P9500的功率只有25W,可見從散熱性來講,P9500更優。

    Intel® Core™2 Duo雙核心處理器功能 處理器 Intel Core 2 Duo雙核心處理器 處理器編號 T9600T9400P9500 P8600
    P8400
    T9500
    T9300
    T8300
    T8100
    T7700 T7500 T7300 T7250
    T7100
    基礎架構 45nm 45nm 65nm L2快取記憶體 6MB 6MB 3MB 6MB 3MB 4MB 2MB 時脈速率 2.8 - 2.53GHz 2.53 GHz 2.4 - 2.26 GHz 2.6 – 2.5 GHz 2.4 – 2.1 GHz 2.4 - 2.0 GHz 2.4 - 1.8 GHz 熱消耗功率 35W 25W 25W 35W 前端總線1066 MHz 800 MHz 晶片組 Intel® 4系列高速晶片組 行動技術Intel® 965高速晶片組系列 其它主要功能
    ® HD Boost
    深度省電技術(Deep Power Down)
    Intel®動態加速技術
    行動運算最佳化基礎架構
    Intel 64指令集架構
    Intel®虛擬化技術
    Intel®智慧型記憶體存取技術(Intel® Smart Memory Access)
    Intel®進階智慧型快取記憶體(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
    Intel® HD Boost
    深度省電技術(Deep Power Down)
    Intel®動態加速技術
    行動運算最佳化基礎架構
    Intel 64指令集架構
    Intel®虛擬化技術
    Intel®智慧型記憶體存取技術(Intel® Smart Memory Access)
    Intel®進階智慧型快取記憶體(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
    Intel®動態加速技術
    行動運算最佳化基礎架構
    Intel 64指令集架構
    停止執行位元
    Intel®虛擬化技術
    Intel®智慧型記憶體存取技術(Intel® Smart Memory Access)
    Intel®進階智慧型快取記憶體(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
    Intel®進階數位媒
  • 作者:明 2009-3-2 14:03:00
  • 4樓 Re: 英特爾CPU: Intel更新全系列處理器LOGO 4月1日啟用
  • 英特爾CPU核心 

        Tualatin

      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圖拉丁”核心,是Intel在Socket 370架構上的最后一種CPU核心,采用0.13um制造工藝,封裝方式采用FC-PGA2和PPGA,核心電壓也降低到了1.5V左右,主頻范圍從1GHz到1.4GHz,外頻分別為100MHz(賽揚)和133MHz(Pentium III),二級緩存分別為512KB(Pentium III-S)和256KB(Pentium III和賽揚),這是最強的Socket 370核心,其性能甚至超過了早期低頻的Pentium 4系列CPU。

      Willamette

      這是早期的Pentium 4和P4賽揚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Socket 423接口,后來改用Socket 478接口(賽揚只有1.7GHz和1.8GHz兩種,都是Socket 478接口),采用0.18um制造工藝,前端總線頻率為400MHz, 主頻范圍從1.3GHz到2.0GHz(Socket 423)和1.6GHz到2.0GHz(Socket 478),二級緩存分別為256KB(Pentium 4)和128KB(賽揚),注意,另外還有些型號的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居然沒有二級緩存!核心電壓1.75V左右,封裝方式采用Socket 423的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和Socket 478的PPGA FC-PGA2以及賽揚采用的PPGA等等。Willamette核心制造工藝落后,發熱量大,性能低下,已經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

      Northwood

      這是目前主流的Pentium 4和賽揚所采用的核心,其與Willamette核心最大的改進是采用了0.13um制造工藝,并都采用Socket 478接口,核心電壓1.5V左右,二級緩存分別為128KB(賽揚)和512KB(Pentium 4),前端總線頻率分別為400/533/800MHz(賽揚都只有400MHz),主頻范圍分別為2.0GHz到2.8GHz(賽揚),1.6GHz到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到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2.4GHz到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3.06GHz Pentium 4和所有的800MHz Pentium 4都支持超線程技術(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裝方式采用PPGA FC-PGA2和PPGA。按照Intel的規劃,Northwood核心會很快被Prescott核心所取代。

      Prescott

      這是目前高端的Pentium 4 EE、主流的Pentium 4和低端的Celeron D所采用的核心。Prescott核心與Northwood核心最大的區別是采用了90nm制造工藝,L1 數據緩存從8KB增加到16KB,流水線結構也從20級增加到了31級,并且開始支持SSE3指令集。Prescott核心CPU初期采用Socket 478接口,現在基本上已經全部轉到Socket 775接口,核心電壓1.25-1.525V。前端總線頻率方面,Celeron D全部都是533MHz FSB,而除了Celeron D之外的其它CPU為533MHz(不支持超線程技術)和800MHz(支持超線程技術)以及最高的1066MHz(支持超線程技術)。二級緩存分別為256KB(Celeron D)、1MB(Socket 478接口的pentium 4以及Socket 775接口的Pentium 4 5XX系列)和2MB(Pentium 4 6XX系列以及Pentium 4 EE)。封裝方式采用PPGA(Socket 478)和PLGA(Socket 775)。Prescott核心自從推出以來也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先后加入了硬件防病毒技術Execute Disable Bit(EDB)、節能省電技術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EIST)、虛擬化技術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Intel VT)以及64位技術EM64T等等,二級緩存也從最初的1MB增加到了2MB。按照Intel的規劃,Prescott核心會被Cedar Mill核心取代。

      Smithfield

      這是Intel公司的第一款雙核心處理器的核心類型,基本上可以認為Smithfield核心是簡單的將兩個Prescott核心松散地耦合在一起的產物,這是基于獨立緩存的松散型耦合方案,其優點是技術簡單,缺點是性能不夠理想,目前Pentium D 8XX系列以及Pentium EE 8XX系列采用此核心。關于Smithfield的詳細資料可以查看Intel雙核心類型

      Cedar Mill

      這是Pentium 4 6X1系列和Celeron D 3X2/3X6系列采用的核心,從2005開始末出現。其與Prescott核心最大的區別是采用了65nm制造工藝,其它方面則變化不大,基本上可以認為是Prescott核心的65nm制程版本。Cedar Mill核心全部采用Socket 775接口,核心電壓1.3V左右,封裝方式采用PLGA。其中,Pentium 4全部都為800MHz FSB、2MB二級緩存,都支持超線程技術、硬件防病毒技術EDB、節能省電技術EIST以及64位技術EM64T;而Celeron D則是533MHz FSB、512KB二級緩存,支持硬件防病毒技術EDB和64位技術EM64T,不支持超線程技術以及節能省電技術EIST。Cedar Mill核心也是Intel處理器在NetBurst架構上的最后一款單核心處理器的核心類型,按照Intel的規劃,Cedar Mill核心將逐漸被Core架構的Conroe核心所取代。

      Presler

      這是Pentium D 9XX和Pentium EE 9XX采用的核心,同樣是2005年末推出。基本上可以認為Presler核心是簡單的將兩個Cedar Mill核心松散地耦合在一起的產物,是基于獨立緩存的松散型耦合方案,其優點是技術簡單,缺點是性能不夠理想。

      Yonah

      目前采用Yonah核心CPU的有雙核心的Core Duo和單核心的Core Solo,另外Celeron M也采用此核心,Yonah是Intel于2006年初推出的。這是一種單/雙核心處理器的核心類型,其在應用方面的特點是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既可用于桌面平臺,也可用于移動平臺;既可用于雙核心,也可用于單核心。Yonah核心來源于移動平臺上大名鼎鼎的處理器Pentium M的優秀架構,具有流水線級數少、執行效率高、性能強大以及功耗低等等優點。Yonah核心采用65nm制造工藝,接口類型是改良了的新版Socket 478接口(與以前臺式機的Socket 478并不兼容)。Yonah核心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術EDB以及節能省電技術EIST,但其最大的遺憾是不支持64位技術,僅僅只是32位的處理器。值得注意的是,Core Duo的Yonah核心則是采用了兩個核心共享2MB的二級緩存。共享式的二級緩存配合Intel的“Smart cache”共享緩存技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緩存數據同步,大幅度降低了數據延遲,減少了對前端總線的占用。Yonah核心是共享緩存的緊密型耦合方案,其優點是性能理想,缺點是技術比較復雜。
  • 作者:歐陽 2009-3-2 13:34:00
  • 3樓 Re: 英特爾CPU: Intel更新全系列處理器LOGO 4月1日啟用
  • AMD和英特爾CPU的比較

      AMD和英特爾CPU的制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所以不能由主頻來看AMD的性能!

        AMD 性價比是毫無質疑的.AMD是攢機的首選.以前因為采用的工藝不同,AMD的發熱兩會比較大一些,所以品牌機多選擇p4作為配置.但是今年來,AMD的技術水平約來越高.

        AMD已逐漸取代intel的王者地位. 選3000+ AMD的比INTEL的好主要是技術好

        第一,AMD有先進的K8架構,僅僅14級流水線,執行效率更高,而intel的prescott核心有31級。雖然有更高的頻率,但這個頻率是依靠高流水線。

        辦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當中出錯,就得從頭開始,這樣就慢了,可惜犧牲了更高的頻率。

        Intel當然不能視而不見,只有提高頻率,加大緩存解決。

        還有最決的一招:降價和品牌效應。

        第二,AMDcpu中集成了內存控制器,這樣可以大大減小延遲。

        第三,由于核心的問題,AMD功耗更小。

        第四,AMD有廣泛的主板支持,不像以前那樣。

        第五,AMD的cpu價格便宜(雖然現在貴了)。

        第六,就是人的“同情”心理,我們往往更喜歡“弱者”(盡管AMD不再“弱”,但是市場占有率僅有20%,不像Intel的80%)

        補充:好壞只有限于Athlon64和Sempron cpu(775,940,939針)和P4 prescott核心cpu 以前的Athlon xp及northwood沒有什么差距。

        最多就是intel多媒體應用更好,amd則在游戲方面更有優勢。

        再有,AMD的cpu和intel的在同市場定位的情況下,差距不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要忘記,頻率不是一無是處。通過對比intel的cpu:P4和PM就知道大概了,頻率不是一切。1.5G的PM相當于P42.8G CPU的處理性能不應該去看主頻,而INTEL正是基于相當相當一部分人對CPU的不了解,采用了加長管線的做法來提高頻率,從而誤導了相當一部分的人盲目購買。CPU的處理能力簡單地說可以看成:實際處理能力=主頻*執行效率,就拿P4E來說他的主頻快是建立在使用了更長的管線基礎之上的,而主頻只與每級管線的執行速度有關與執行效率無關,加長管線的好處在與每級管線的執行速度較快,但是管線越長(級數越多)執行效率越低下,AMD的PR值可能會搞得大家一頭霧水,但是卻客觀劃分了與其對手想對應的處理器的能力。

        為什么實際頻率只有1.8G的AMD 2500+處理器運行速度比實際頻率2.4G的P4-2.4B還快?為什么采用0.13微米制程的Tulatin核心的處理器最高只能做到1.4G,反而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處理器卻能輕松做到2G?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以上兩種“怪圈”的存在。

        每塊CPU中都有“執行管道流水線”的存在(以下簡稱“管線”),管線對于CPU的關系就類似汽車組裝線與汽車之間的關系。CPU的管線并不是物理意義上供數據輸入輸出的的管路或通道,它是為了執行指令而歸納出的“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每一個指令的執行都必須經過相同的步驟,我們把這樣的步驟稱作“級”。

        管線中的“級”的任務包括分支下一步要執行的指令、分支數據的運算結果、分支結果的存儲位置、執行運算等等…… 最基礎的CPU管線可以被分為5級:

    1、取指令 2、譯解指令 3、演算出操作數 4、執行指令 5、存儲到高速緩存你可能會發現以上所說的5級的每一級的描述都非常的概括,同時如果增加一些特殊的級的話,管線將會有所延長:

    1、取指令1 2、取指令2 3、譯解指令1 4、譯解指令2 5、演算出操作數 6、分派操作 7、確定時 8、執行指令 9、存儲到高速緩存1 10、存儲到高速緩存2 無論是最基本的管線還是延長后的管線都是必須完成同樣的任務:

        接受指令,輸出運算結果。

        兩者之間的不同是:前者只有5級,其每一級要比后者10級中的每一級處理更多的工作。

        如果除此以外的其它細節都完全相同的話,那么你一定希望采用第一種情況的“5級”管線,原因很簡單:數據填充5級要比填充10級容易的多。而且如果處理器的管線不是始終充滿數據的話,那么將會損失寶貴的執行效率——這將意味著CPU的執行效率會在某種程度上大打折扣。

        那么CPU管線的長短有什么不同呢?——其關鍵在于管線長度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可以說它把原來的每一級的工作細化,從而讓每一級的工作更加簡單,因此在“10級”模式下完成每一級工作的時間要明顯的快于“5級”模式。

        最慢的(也是最復雜)的“級”結構決定了整個管線中的每個“級”的速度——請牢牢記住這一點!我們假設上述第一種管線模式每一級需要1個時鐘周期來執行,最慢可以在1ns內完成的話,那么基于這種管線結構的處理器的主頻可以達到1GHz(1/1ns = 1GHz)。

        現在的情況是CPU內的管線級數越來越多,為此必須明顯的縮短時鐘周期來提供等于或者高于較短管線處理器的性能。好在,較長管線中每個時鐘周期內所做的工作減少了,因此即使處理器頻率提升了,但每個時鐘周期縮短了,每個“級”所用的時間也就相應的減少了,從而可以讓CPU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上了。

        如果采用上述的第二種管線模式,可以把處理器主頻提升到2GHz,那么我們應該可以得到相當于原來的處理器2倍的性能——如果管線一直保持滿載的話。

        但事實并非如此,任何CPU內部的管線在預讀取的時候總會有出錯的情況存在,一旦出錯了就必須把這條指令從第一級管線開始重新執行,稍微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一塊擁有5級管線的CPU在執行一條指令的時候,當執行到第4級時出錯,那么從第一級管線開始重新執行這條指令的速度,要比一塊擁有10級管線的CPU在第8級管線出錯時重新執行要快的多,也就是說我們根本無法充分的利用CPU的全部資源,那么我們為什么還需要更高主頻的CPU呢??

        回溯到幾年以前,讓我們看看當時1.4GHz和1.5GHz的奔騰四處理器剛剛問世之初的情況:當時Intel公司將原奔騰三處理器的10級管線增加到了奔騰四的20級,管線長度一下提升了100%。

        最初上市的1.5GHz奔騰四處理器曾經舉步維艱,超長的管線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由于預讀取指令的出錯從而造成的執行效率嚴重低下,甚至根本無法同1GHz主頻的奔騰三處理器相對壘,但明顯的優勢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主頻,因為20級管線同10級管線相比,每級管線的執行時間縮短了,雖然執行效率降低了,但處理器的主頻是根據每級管線的執行時間而定的,跟執行效率沒有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奔騰四處理器能把主頻輕松做到2G的奧秘!

        固然,更精湛的制造工藝也能對提升處理器的主頻起到作用,當奔騰四換用0.13微米制造工藝的Northwood 核心后,主頻的優勢才大幅度體現出來,一直沖到了3.4G,長管線的CPU只有在高主頻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優勢——用很高的頻率、很短的時鐘周期來彌補它在預讀取指令出錯時重新執行指令所浪費的時間。

        但是,擁有20級管線、采用0.13微米制程的Northwood核心的奔騰四處理器的理論頻率極限是3.5G,那怎么辦呢?Intel總是會采用“加長管線”這種屢試不爽的主頻提升辦法——新出來的采用Prescott核心的奔騰四處理器(俗稱P4-E),居然采用了31級管線,通過上述介紹,很明顯我們能得出Prescott核心的奔四處理器在一個時鐘周期的處理效率上會比采用Northwood核心的奔四處理器慢上一大截,也就是說起初的P4-E并不比P4-C的快,雖然P4-E擁有了更大的二級緩存,但在同頻率下,P4-E絕對不是P4-C的對手,只有當P4-E的主頻提升到了5G以上,才有可能跟P4-3.4
  • 作者:上呀 2009-3-2 13:18:00
首頁 | 前頁 | 后頁 | 尾頁分頁 1/1 [1]

點評
字數0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