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半導體: IR公司 推出自振蕩半橋車用控制驅動器IC點評
  • 7樓 Re: IR半導體: IR公司 推出自振蕩半橋車用控制驅動器IC
  • 你指的是互聯網吧
    窄帶時期的互聯網的信息傳輸率是Kbps,稱為K時代,寬帶時期的信息傳輸率為Mbps,稱為M時代,如果傳輸率達到Gbps,稱為G時代,如果傳輸率達到Tbps,可以稱為T時代
  • 作者:小 2009-10-14 22:17:00
  • 5樓 Re: IR半導體: IR公司 推出自振蕩半橋車用控制驅動器IC
  • 半導體(semiconductor)定義

    電阻率介于金屬和絕緣體之間并有負的電阻溫度系數的物質。
    半導體室溫時電阻率約在10-5~107歐·米之間,溫度升高時電阻率指數則減小。
    半導體材料很多,按化學成分可分為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體兩大類。
    鍺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包括Ⅲ-Ⅴ 族化合物(砷化鎵、磷化鎵等)、Ⅱ-Ⅵ族化合物( 硫化鎘、硫化鋅等)、氧化物(錳、鉻、鐵、銅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組成的固溶體(鎵鋁砷、鎵砷磷等)。除上述晶態半導體外,還有非晶態的玻璃半導體、有機半導體等。
  • 作者:12 2009-10-14 22:02:00
  • 3樓 Re: IR半導體: IR公司 推出自振蕩半橋車用控制驅動器IC
  • 試想過你的生活缺少了數字是什么概念嗎?那將是一個混亂的世界,無論是你的手機號碼、你的身份證號碼、還是你家的門牌號,這些全部都是用數字表達的!電子游戲、電子郵件、數碼音樂、數碼照片、多媒體光盤、網絡會議、遠程教學、網上購物、電子銀行和電子貨幣……幾乎一切的東西都可以用0和1來表示。電腦和互聯網的出現讓人們有了更大的想象和施展的空間,我們的生活就在這簡單的“0”“1”之間變得豐富起來、靈活起來、愉悅起來,音像制品、手機、攝像機、數碼相機、MP3、袖珍播放機、DVD播放機、PDA、多媒體、多功能游戲機、ISDN等新潮電子產品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數字化被我們隨身攜帶著,從而擁有了更加多變的視聽新感受,音樂和感覺在數字化生活中靜靜流淌……

    數字生活已成為信息化時代的特征,它改變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后,隱藏著新材料的巨大功勛,新材料是數字生活的“幕后英雄”。

    計算機是數字生活中的重要設備,計算機的核心部件是中央處理器(CPU)和存儲器(RAM),它們是以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建造起來的,而這些集成電路都是由半導體材料做成的,Si片是第一代半導體材料,集成電路中采用的Si片必須要有大的直徑、高的晶體完整性、高的幾何精度和高的潔凈度。為了使集成電路具有高效率、低能耗、高速度的性能,相繼發展了GaAs、InP等第二代半導體單晶材料。SiC、GaN、ZnSe、金剛石等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SiGe/Si、SOI(Silicon On Insulator)等新型硅基材料、超晶格量子阱材料可制作高溫(300~500°C)、高頻、高功率、抗輻射以及藍綠光、紫外光的發光器件和探測器件,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原有硅集成電路的性能,是未來半導體材料的重要發展方向。

    人機交換,常常需要將各種形式的信息,如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和活動圖像顯示出來。靜止信息的顯示手段最常用的如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和掃描儀等,一般稱為信息的輸出和輸入設備。為提高分辨率以及輸入和輸出的速度,需要發展高靈敏度和穩定的感光材料,例如激光打印機和復印機上的感光鼓材料,目前使用的是無機的硒合金和有機的酞菁染料。顯示活動圖像信息的主要部件是陰極射線管(CRT),廣泛地應用在計算機終端顯示器和平面電視上,CRT目前采用的電致發光材料,大都使用稀土摻雜(Tb3+、Sn3+、Eu3+等)和過渡元素摻雜(Mn2+)的硫化物(ZnS、CdS等)和氧化物(Y2O3、YAlO3)等無機材料。

    為了減小CRT龐大的體積,信息顯示的趨勢是高分辨率、大顯示容量、平板化、薄型化和大型化,為此主要采用了液晶顯示技術(LCD)、場致發射顯示技術(FED)、等離子體顯示技術(PDP)和發光二極管顯示技術(LED)等平板顯示技術,廣泛應用在高清晰度電視(HDTV)、電視電話、計算機(臺式或可移動式)顯示器、汽車用及個人數字化終端顯示等應用目標上,CRT不再是一支獨秀,而是形成與各種平板顯示器百花爭艷的局面。

    在液晶顯示技術中采用的液晶材料早已在手表、計算器、筆記本電腦、攝像機中得到應用,液晶材料較早使用的是苯基環己烷類、環己基環己烷類、吡啶類等向列相和手征相材料,后來發展了鐵電型(FE)液晶,響應時間在微秒級,但鐵電液晶的穩定性差,只能用分支法(side-chain)來改進。目前趨向開發反鐵電液晶,因為它們的穩定性較高。

    液晶顯示材料在大屏幕顯示中有一定的困難,目前作為大屏幕顯示的主要候選對象為等離子體顯示器(PDP)和發光二極管(LED)。PDP所用的熒光粉為摻稀土的鋇鋁氧化物。用類金剛石材料作冷陰極和稀土離子摻雜的氧化物作發光材料,推動場發射顯示(FED)的發展。制作高亮度發光二極管的半導體材料主要為發紅、橙、***的GaAs基和GaP基外延材料、發藍光的GaN基和ZnSe基外延材料等。

    由于因特網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要處理、傳輸和存儲超高信息容量達太(兆兆)數字位(Tb,1012bits),超高速信息流每秒達太位(Tb/s),可以說人類已經進入了太位信息時代。現代的信息存儲方式多種多樣,以計算機系統存儲為例,存儲方式分為隨機內存儲、在線外存儲、離線外存儲和脫機存儲。隨機內存儲器要求集成度高、數據存取速度快,因此一直以大規模集成的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半導體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為主,256兆位的隨機動態存儲器的晶體管超過2億個。外存儲大都采用磁記錄方式,磁存儲介質的主要形式為磁帶、磁泡、軟磁盤和硬磁盤。磁存儲密度的提高主要依賴于磁介質材料的改進,相繼采用了磁性氧化物(如g-Fe2O3、CrO2、金屬磁粉等)、鐵氧體系、超細磁性氧化物粉末、化學電鍍鈷鎳合金或真空濺射蒸鍍Co基合金連續磁性薄膜介質等材料,磁存儲的信息存儲量從而有了很大的提高。固體(閃)存儲器(flash memory)是不揮發可擦寫的存儲器,是基于半導體二極管的集成電路,比較緊湊和堅固,可以在內存與外存間插入使用。記錄磁頭鐵芯材料一般用飽和磁感大的軟磁材料,如80Ni-20Fe、Co-Zr-Nb、Fe-Ta-C、45Ni-55Fe、Fe-Ni-N、Fe-Si、Fe-Si-Ni、67Co-10Ni-23Fe等。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巨磁阻(GMR)材料,在一定的磁場下電阻急劇減小,一般減小幅度比通常磁性金屬與合金的磁電阻數值約高10余倍。GMR一般由自由層/導電層/釘扎層/反強磁性層構成,其中自由層可為Ni-Fe、Ni-Fe/Co、Co-Fe等強磁體材料,在其兩端安置有Co-Cr-Pt等永磁體薄膜,導電層為數nm的銅薄膜,釘扎層為數nm的軟磁Co合金,磁化固定層用5~40nm的Ni-O、Ni-Mn、Mn-In、Fe-Cr-Pt、Cr-Mn-Pt、Fe-Mn等反強磁體,并加Ru/Co層的積層自由結構。采用GMR效應的讀出磁頭,將磁盤記錄密度一下子提高了近二十倍,因此巨磁阻效應的研究對發展磁存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聲視領域內激光唱片和激光唱機的興起,得益于光存儲技術的巨大發展,光盤存貯是通過調制激光束以光點的形式把信息編碼記錄在光學圓盤鍍膜介質中。與磁存儲技術相比,光盤存儲技術具有存儲容量大、存儲壽命長;非接觸式讀/寫和擦,光頭不會磨損或劃傷盤面,因此光盤系統可靠,可以自由更換;經多次讀寫載噪比(CNR)不降低。光盤存儲技術經過CD(Compact Disk)、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發展到將來的高密度DVD(HD-DVD)、超高密度DVD(SHD-DVD)過程中,存儲介質材料是關鍵,一次寫入的光盤材料以燒蝕型(Tc合金薄膜,Se-Tc非晶薄膜等)和相變型(Te-Ge-Sb非晶薄膜、AgInTeSb系薄膜、摻雜的ZnO薄膜、推拉型偶氮染料、亞酞菁染料)為主,可擦重寫光盤材料以磁光型(GdCo、TeFe非晶薄膜、BiMnSiAl薄膜、稀土摻雜的石榴石系YIG、Co-Pt多層薄膜)為主。光盤存儲的密度取決于激光管的波長,DVD盤使用的InGaAlP紅色激光管(波長650nm)時,直徑12cm的盤每面存儲為4.7千兆字節(GB),而使用ZnSe(波長515nm)可達12GB,將來采用GaN激光管(波長410nm),存儲密度可達18GB。要讀寫光盤里的信息,必須采用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所用的激光二極管采用化合物半導體GaAs、GaN等材料。

    激光器除了在光盤存儲應用之外,在光通信中的作用也是眾所周知的。由于有了低閾值、低功耗、長壽命及快響應的半導體激光器,使光纖通信成為現實。光通訊就是由電信號通過半導體激光器變為光信號,而后通過光導纖維作長距離傳輸,最后再由光信號變為電信號為人接收。光纖所傳輸的光信號是由激光器發出的,常用的為半導體激光器,所用材料為GaAs、GaAlAs、GaInAsP、InGaAlP、GaSb等。在接受端所用的光探測器也為半導體材料。缺少光導纖維,光通信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低損耗的光學纖維是光纖通信的關鍵材料,目前所用的光學纖維傳感材料主要有低損耗石英玻璃、氟化物玻璃和Ga2S3為基礎的硫化物玻璃和塑料光纖等,1公斤石英為主的光纖可代替成噸的銅鋁電纜。光纖通信的出現是信息傳輸的一場革命,信息容量大、重量輕、占用空間小、抗電磁干擾、串話少、保密性強,是光纖通信的優點。光纖通信的高速發展為現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和開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了有線傳播外,信息的傳播還采用無線的方式。在無線傳播中最引人注目的發展是移動電話。移動電話的用戶愈多,所使用的頻率愈高,現在正向千兆周的頻率過渡,電話機的微波發射與接收亦是靠半導體晶體管來實現,其中部分Si晶體管正在被GaAs晶體管所取代。在手機中廣泛采用的高頻聲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及體聲波BAW(Bulk Surface Acoustic Wave)器件中的壓電材料為a-SiO2、LiNbO3、LiTaO3、Li2B4O7、KNbO3、La3Ga5SiO14等壓電晶體及ZnO/Al2O3和SiO2/ZnO/DLC/Si等高聲速薄膜材料,采用的微波介質陶瓷材料則集中在BaO-TiO2體系、BaO-Ln2O3-TiO2(Ln=La,Pr,Nd,Sm,Eu,Gd)體系
  • 作者:l 2009-10-14 21:03:00
首頁 | 前頁 | 后頁 | 尾頁分頁 1/1 [1]

點評
字數0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