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國正在進入新一輪的消費升級進程中,被稱為“餐飲行業最后一片藍海”的團餐市場,目前也面臨明顯的升級態勢,促使團餐企業必須在消費場景、服務需求和健康需求等方面不斷革新。可以說,團餐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已經迫在眉睫。
團餐企業應該如何應對消費升級?就在不久前,長虹推出了全球首款打通一三產業的智慧廚房系統,通過數據打通從農場種養、凈菜加工、冷鏈配送、智能烹飪到手機點餐、食材溯源等全流程,為用戶提供安全、味美、高效的餐飲服務,全方位滿足團餐市場的消費升級需求,促進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規模小服務能力有限 團餐企業面臨消費升級壓力
所謂團餐,即團體膳食,是一種為群體消費者提供集體就餐服務的餐飲。我國餐飲業從2013年出現了35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全國各地的一些高檔餐廳營業額度急劇下滑,團餐卻作為后起之秀突飛猛進,迅速占領部分市場份額。《2018中國團餐產業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指出,在我國總計3.9萬億的餐飲市場中,2017年團餐市場規模達到9500億元,約占四分之一,服務涉及7-8億人的就餐市場,并以年均超過20%的增長率快速增長。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團餐行業同樣存在眾多痛點。如大多數團餐企業規模小,服務能力有限,管理水平低下,行業規模化與標準化程度低等。特別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更是面臨來自消費者的巨大壓力。
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顯示,團餐市場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升級態勢。首先,團餐用戶對衛生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僅是看起來干凈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達到國家最高標準成為多數用戶對于衛生等級的必備要求。
其次,團餐消費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以學生和白領群體占比最高,對健康品質的追求明顯高于價格、菜量等因素。這就要求團餐企業在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提供一整套綜合性的服務解決方案。
最后,團餐企業在供應和需求兩端面臨更加多變的競爭格局,需要在供應鏈、運營模式、服務體系上做出更多的創新,在人才培養和招募上展現更強的實力。
目前,團餐行業正在運營模式、營銷模式、服務模式、商業模式四個方面不斷創新,從后臺走向前臺,以更好地適應客戶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但相對急劇擴張的市場規模,大部分團餐企業的創新力度顯得頗為乏力。
是挑戰也是機遇 長虹助力團餐企業收獲消費升級紅利
眼下,餐飲市場正整體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而團餐行業同樣可以依靠智慧升級擴過這一發展門檻。然而,不同于普通的大眾餐飲,團餐的數字化、智能化涉及食材、凈菜、炒制、支付、安全、用戶管理等數十個流程,僅僅某個環節的升級遠遠不夠,而是要圍繞飲食生態構建全流程的解決方案。
9月初,長虹基于其自身的數據運營能力、軟件能力與制造能力,構建了全球首款打通一三產業的智慧廚房系統。該系統以廚房機器人為核心,實現端云一體設計,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成,為用戶提供安全、味美、高效的智能餐飲服務,掀起了一場團餐行業的升級革命。
據了解,長虹智慧廚房系統徹底改變了傳統餐食制作流程,通過數據把消費者、廚房機器人、供需交易平臺等系統及設備連接在一起,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點餐、支付、取餐,廚房機器人按照預制菜譜制作工序智能完成菜品制作、出鍋、清洗等動作,供需交易平臺完成食材入庫、食品溯源、供貨等流程。
其中,凈菜車間是整個智慧廚房系統的樞紐,連接種植、供應鏈、廚房機器人等,集物流與配送中心為一體,實現食材標準化、轉運容器標準化、料包標準化。高自動化的凈菜車間,減少人為參與,盡量避免了二次污染,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長虹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人臉識別取餐,而且消費者線上充值和支付都非常方便,有效降低團餐排隊等待周期,讓用餐更加方便快捷。
不僅如此,長虹組建了由著名烹飪大師、系統工程師組成的菜譜研發團隊,已經標準化了回鍋肉、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等65個菜品,455個規格,為用戶提供豐富的菜品選擇。
更智慧的就餐體驗、更安全的飲食、更豐富美味的菜品更短的排隊等待時間……長虹智慧廚房助力團餐企業滿足消費者在餐標、健康、消費場景、服務等各方面的升級需求。而在成本方面,團餐企業啟可減少廚師的使用量,節省用工成本。據測算,在成都,一個原本15人的后廚團隊,啟用長虹智慧廚房后,預計一年可省用工成本19.82萬元,并產生長期經濟效益。
“基于國家政策和資源的傾斜,坐擁巨大的市場人口基數,團餐的剛性需求不斷釋放,政府機構和企業大量開放餐飲服務外包需求,團餐市場的社會化趨勢凸顯。”一位餐飲界人士指出,順應消費升級大勢,我國團餐企業將在餐標、健康需求、消費場景和服務需求等方面不斷革新。可以預見到的是,重塑團餐經營管理全流程的長虹智慧廚房,將引領團餐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助力團餐企業成為消費升級大潮中的“弄潮兒”。
(新聞稿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