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3月起,Optane(傲騰)這個詞開始進入到PC用戶的視野。2018年的上半年,英特爾再次更新迭代了這項技術,在傲騰技術下分別誕生了新一代的傲騰內存和傲騰SSD,且產品線的廣度也遍布消費級和企業級市場。

著眼你的數據
新生事情總有發展壯大的過程,對于傲騰,用戶也從最初的不了解,到懷疑,到試用,再到信任。我們的話題從傲騰的創造者英特爾談起,說實話,最初我也不明白為何英特爾要做一個16GB卻只賣199元的“內存”,相對于CPU,這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生意了。

如果回到英特爾的出發點,我們或許能夠明白一些英特爾的用心了。如今的藍色巨人,早已從以PC硬件為核心的科技公司的印象中走出,最新的定義是——英特爾要成為一家數據公司。從現在一直望向可以看到的未來,數據將充滿我們生活中的每一面,從互聯網用戶到汽車用戶、從醫院、航空、工廠,乃至公共安全,海量的數據將被存儲、處理和分析。如果我們將視角投到一臺PC中來,并非每一項數據都同樣重要,按調取頻率來分,就有冷數據、溫數據和熱數據的區別,OK,傲騰解決的就是熱數據的高效調用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現代計算機的構架出自于馮·諾依曼之手,數據從CPU到內存、再到硬盤依次讀寫,而傲騰則是在內存與硬盤間新增加了兩層空間,也就是傲騰內存和傲騰SSD。另外還要提及的是,英特爾公司最早便是做內存的,所以在DRAM之外再做傲騰內存也是手到擒來的事。
關于3D XPOINT的小故事

在解讀傲騰技術之前,我們需要弄明白兩個名詞:3D NAND和3D XPOINT,前者相信很多人已經比較熟悉,基于這項技術推出的產品便是我們常用到的SSD;而傲騰技術則是基于3D XPOINT來制造的新存儲設備。如果回到剛才數據的角度,NAND SSD處理的主要是溫數據,而傲騰內存和傲騰SSD主要針對的是熱數據。

我們盡可能用簡單的方式來說明3D XPOINT,關于它復雜的結構、革命性介質等話題一律略過,用容量和延遲來衡量其地位,我們看到傲騰內存與NAND的延遲差是1000倍,與HDD的延遲差是10000倍,而傲騰內存的速度更接近于DRAM,也就是內存。

你需要傲騰嗎?

哪些人更需要傲騰技術?從技術角度來看應該是哪些處理海量數據的設計師們,大量數據的調用就需要內存加速技術。

此外,低隊列深度下出色的瞬間性能也讓普通辦公、家庭用戶、游戲玩家在傲騰技術的支持下獲得更高的效率。換個形象的說法,傲騰技術就像電動車一樣,讓用戶一開始(排隊隊列不多的情況)就能獲得全功率輸出,而且非常穩定,不像由發動機驅動的汽車一樣,需要一個加速(隊列增加——對普通用戶來說,高隊列深度在日常應用中極少出現)的過程。

從市場的角度,哪些用戶需要傲騰內存或傲騰SSD來加速呢?答案很簡單,哪些依舊還在用著PC性能短板HDD(機械硬盤)的用戶們,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在臺式電腦中,71%的人還在用著HDD,而筆記本用戶中也有32%的用戶也在用著HDD。

在我們與英特爾的溝通中,英特爾公布了一大批的比較數據,我們只摘取其中一個:在SYSMARK下“傲騰內存+HDD”與NAND SSD之間的比較,當然,這里用的是SATA3規格的PCIE接口SSD。
對于傲騰的一些小誤區

從應用上來看,傲騰內存能夠直接提升HDD的速度,家中的老電腦如果想升級,則無需購買SSD,畢竟如今媲美HDD容量的SSD價格還很昂貴。

有朋友就在問我,我早前在小容量SSD降價時已經賣過一塊128GB的SSD作系統盤,也就不再需要傲騰內存來加速了吧?為此我們特別請教了英特爾的工程師,事實上享受到SSD速度的僅有SSD盤中的數據,而HDD的速度并沒有得到提升。熟悉電腦的用戶應該知道,為保持系統效率,我們不能將所有常用數據塞滿那塊小容量的SSD(系統盤)中,那么放入HDD盤中的數據讀寫其實并不快。特別是對于喜歡在STEAM平臺上玩游戲的玩家,上面的游戲動輒數十GB,以往常玩的幾個游戲可以輪換著拷貝到SSD上來提速,但新版的STEAM出于版權保護,不能直接拷貝,這讓很多玩家都感到不便,這時你就需要一塊直接給HHD加速的傲騰內存了。
此外,我們還談及了當前較熱門的“吃雞”(絕對求生)游戲,這個游戲有大量的回寫過程,比如地上的裝備、場景的素材等,這些回寫計算不會放在服務器上,而是放在本地,一般一小時回寫的數據量會達1~2個GB,所以對IO的要求很高,裝入傲騰對于回寫的速度提升很明顯,原本在HDD下的卡頓也會變得流暢很多。
新傲騰更為方便,但還不那么完美

比起2017年推出的第一代傲騰內存,如今的傲騰安裝已經極大地簡單,僅需要RST16.5(工程師化手動安裝)、或Optane UI(傻瓜化)軟件,跟隨提示綁定HDD即可;而且隨著主板廠商的支持,如今安裝傲騰內存已經不需要改動BIOS。

另外,我們還看到傲騰內存具備出色的耐用等級,可寫入壽命達到365TBW,超過了不少SATA3 SSD的壽命,英特爾也對其提供了長達5年的質保,更讓用戶安心不少。

需要說明的是,傲騰并非完美無缺,它對速度更快的NVME SSD的加速效率不大,所以在軟件綁定硬盤時也不會偵測、顯示NVME SSD的盤符;另外由于傲騰內存的原理就是將熱數據(調用頻率較高的數據)放入其中,但數據有可能是COPY,也有可能是CUT,所以不再使用傲騰內存或將其升級為更大容量時,需要對其解綁,否則HDD中的數據有可能丟失,并且很難恢復。

寫到最后:
經過一年半的推動,傲騰技術已經完成了產品形態與未來產品\構架進行整合的過程,3D XPOINT技術已經從64層向128層發展,而且生產它的大連工廠良品率已經大為提升。如今的傲騰內存安裝已經較為便捷,除了解綁,日常使用幾乎不會查覺其存在。對于用戶來說,僅需要根據使用熱數據大小選擇一個合適容量的傲騰內存即可。對于傲騰來說,當前要完成的是與消費互動、與細分市場互動,這同樣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一方面是英特爾學會將傲騰融合的用戶的應用場景中去,另一方面是市場需要一定的契機來接受這個打破馮·諾依曼構架的創新產品。
在我們看來,PC的構架遲早都要隨著產品形態、應用場景的變化而被打破,傲騰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變化,但引起的蝴蝶效應不可忽視。
(新聞稿 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