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手機: 曝谷歌G1留后門 手機內置遠程刪除程序點評
  • 4樓 Re: Google手機: 曝谷歌G1留后門 手機內置遠程刪除程序
  • Google手機前景分析進軍中國為時尚早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Google首款手機G1
    在Google剛剛迎來10歲生日后不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Google首款手機G1于美國時間23日早上10時30分(北京時間23日晚10時30分)正式發布。此番互聯網界精英強勢進軍移動通訊領域,還將開放源代碼的Android移動平臺帶到全世界用戶的面前,此舉究竟有何戰略布局考慮,對于手機界會帶來哪些震撼呢?
    首款Google手機G1發布會現場 在首度曝光Google將出手機的時候,很多人對Google沒有手機制造和相關營銷的經驗表示擔憂,但隨著事態的發展,到Android被爆出是手機操作系統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Google的真正用意。運用自身產品在互聯網中的優勢,Google開發Android平臺顯得游刃有余,而在終端產品中Google選擇與上升勢頭強勁的臺灣宏達(HTC)合作,可謂是明智之舉。事實上對于首款Google手機HTC G1,無論業內人士還是網友均對其造型設計有不錯的評價,或許和蘋果iPhone的簡約與超薄相比,G1在時尚指數上有一定差距,不過采用在國外較為討好的全鍵盤設計為產品挽回了不少分數。

    談到Google手機的優勢,外在的造型和設計絕對不是重點,Android平臺到底能為廣大用戶帶來什么才是關鍵。在G1的發布會上,Google現場演示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手機應用,首先是不亞于蘋果iPhone的華麗UI界面,自由度更高的觸控方式則詮釋了手機超炫的操控性,加上QWERTY全鍵盤的附體,無疑迎合了更多用戶的使用習慣。
    運行速度也是Google手機G1的強項之一
    運行速度也是Google手機G1的強項之一,盡管其核心處理器的頻率以及內存搭配并非最頂級的配置,但在Android平臺中有著暢快淋漓的速度表現,許多試用過該機的人均對其流暢度贊不絕口。有了速度的保障,G1對于其它豐富應用自然游刃有余。另外據悉,Android平臺對于手機的硬件配置要求并不高,因此不會出現Linux平臺那樣門檻較高的尷尬局面。
    而到了無線應用演示部分,G1自然凝聚了Google在互聯網應用中的多項精髓,強大的Google搜索引擎將為手機帶來無地域限制的便捷搜索,基于Chrome則帶給用戶精彩的網上瀏覽體驗,而與電腦端、網絡端無縫連接的Gmail服務大大方便了移動電郵的處理,至于Google Maps功能除了發揮原有優勢之外,在G1中還能實現身臨其境的街景導航服務,令手機定位導航功能達到了空前的強大。
    除了上述這些之外,Android平臺特有的Android Market軟件、游戲下載服務更為Google手機G1的功能擴展提供了近乎無限的平臺。同比蘋果iPhone相對封閉的系統和軟件擴展而言,Android平臺給予的開放源代碼讓程序開放人員擁有更廣闊的才華施展空間。事實上免費開源已經成為Android平臺的亮點,比起其它主流手機操作系統也是不可忽略優勢所在。

    理智看待首款Google手機G1存在的不足
    說了那么多Google手機和Android平臺的優點,并不代表產品完美無缺,對于首款G1暫時所存在的不足也值得在這里總結一下,首先G1沒有標準的耳機和USB接口,不能方便地連接標準的耳機,甚至缺乏A2DP(藍牙立體聲輸出);其次G1的攝像頭沒有配備閃光燈與***鏡,視頻錄制也不支持;而在商務應用部分,G1不能直接對微軟Office文文檔進行編輯,無法兼容主流的PC直接同步方式,同比Symbian、Windows Mobile系統的智能手機是個劣勢。
    作為新生事物,對G1以及Android平臺存在的不足我們應該理智看待,而且作為智能操作系統,借助第三方軟件加強和完善往往也能收到非常不錯的成效,況且G1只是Android平臺的試水之作,目前存在的問題不代表以后也會重蹈覆轍,所以對其不足并不宜一棒子打死。
    沖擊主流智能手機操作平臺格局
    結合Google的多項技術優勢以及更先進的理念,免費開放源代碼的Android平臺被行家們寄予厚望。有調研公司預測Google手機G1第四季度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將達4%,但要指出的是G1要到10月22日才會以179美元的捆綁價上市,也就是說從零到4%的市場占用率只需兩個月多些的時間,倘若真能在短期內取得預期的突破,Android平臺不久后對主流智能操作系統手機平臺的格局將形成強有力的沖擊,甚至引發開放性標準的革命。
    理智看待首款Google手機G1存在的不足
    說了那么多Google手機和Android平臺的優點,并不代表產品完美無缺,對于首款G1暫時所存在的不足也值得在這里總結一下,首先G1沒有標準的耳機和USB接口,不能方便地連接標準的耳機,甚至缺乏A2DP(藍牙立體聲輸出);其次G1的攝像頭沒有配備閃光燈與***鏡,視頻錄制也不支持;而在商務應用部分,G1不能直接對微軟Office文文檔進行編輯,無法兼容主流的PC直接同步方式,同比Symbian、Windows Mobile系統的智能手機是個劣勢。
    作為新生事物,對G1以及Android平臺存在的不足我們應該理智看待,而且作為智能操作系統,借助第三方軟件加強和完善往往也能收到非常不錯的成效,況且G1只是Android平臺的試水之作,目前存在的問題不代表以后也會重蹈覆轍,所以對其不足并不宜一棒子打死。
    沖擊主流智能手機操作平臺格局
    結合Google的多項技術優勢以及更先進的理念,免費開放源代碼的Android平臺被行家們寄予厚望。有調研公司預測Google手機G1第四季度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將達4%,但要指出的是G1要到10月22日才會以179美元的捆綁價上市,也就是說從零到4%的市場占用率只需兩個月多些的時間,倘若真能在短期內取得預期的突破,Android平臺不久后對主流智能操作系統手機平臺的格局將形成強有力的沖擊,甚至引發開放性標準的革命。

    探討Google手機中國之路
    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中國市場總是各大洋品牌極力想爭取的,新勢力之一的蘋果是這樣,而Google也是如此。福布斯網站預計,對于中國市場的爭奪,Google將比蘋果更有優勢,關鍵在于基于Linux平臺的Android平臺提供免費或開源的軟件,符合中國“國情”。但我們分析實際情況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雖然免費以及開放源代碼的確是Android平臺的優勢,然而多年來Linux的免費和開源之路在中國走得并不暢順,另外Google手機的經營模式也與國內主流手機產品的銷售方式大相徑庭,正是這個重要原因導致蘋果iPhone進入中國之路仍未明朗,Google手機若要登陸中國,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問題必須好好研究。

    首款Google手機G1發布會現場 Google手機179美元的捆綁價折合人民幣不過是1200多元,然而和蘋果iPhone一樣Google手機是需要與運營商簽訂合約才能以這個價格購得的,國內消費者若要得到該機估計得花費超過2000元人民幣。另一方面,Google手機功能強勢所在的互聯網應用在中國大陸暫時未能完全發揮出來,Google Maps、街景導航服務因地域差異在國內的威力也將大打折扣,再加上國內用戶對QWERTY全鍵盤機型不如外國人般的狂熱,G1在中國***中的吸引力也許不會太高。

    首款Google手機G1 在中國電信重組、中國政府力推TD-SCDMA的大環境下,Google手機未來會以何種姿態進入中國?如何進入中國?由于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現在來看尚為時過早,短期內沖擊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也不大現實,對于福布斯網站的言論我們不敢茍同。
    目前為主,已經有包括摩托羅拉、LG、三星、宏達(HTC)、T-Mobile、中國移動、NTT DoCoMo等在內的34家公司加入Android移動平臺聯盟,隨著HTC研發的首款Android平臺手機G1的正式發布,Google手機已經成功邁出了第一步。開放源代碼、力推移動互聯網應用的Android平臺成功把握住智能手機未來發展的趨勢,改變目前智能手機的格局相信只是時間的問題。從最終用戶的角度,我們自然希望繼G1之后能有更多的Google手機接踵而至,也期待各界一同努力,早日鋪平Google手機登陸中國的道路。
  • 作者:ALLAN 2008-10-17 19:00:00
  • 3樓 Re: Google手機: 曝谷歌G1留后門 手機內置遠程刪除程序
  • Google手機今日發布,新功能揭秘
    預計售價2500

    Google手機的其他相關功能還包括內置一系列的Google應用程序,包括Gmail電郵、Docs文書處理、Maps地圖以及Chrome瀏覽器,并有全球衛星定位功能。此外,按照相關說法,首部Google手機的官方名稱為HTCG1,并配備了一塊可視面積大約為3.17英寸26萬色HVGA(480×320像素)分辨率的觸摸屏,內置310萬像素攝像頭和528MHz的Qualcomm MSM7201處理器,擁有128MB ROM和64MBRAM內存空間,并支持存儲卡擴展。而手機的尺寸則為117×55×16mm,重量達到了158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國與美國存在大約12到15小時時差,因此全球首部Google手機揭開神秘面紗的真正日期將是北京時間9月24日。
  • 作者:暈 2008-10-17 17:21:00
首頁 | 前頁 | 后頁 | 尾頁分頁 1/1 [1]

點評
字數0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