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產品熱銷的喧鬧,一個品牌發展演變的不平凡經歷則更耐人尋味。2014年,備受年輕消費者所鐘愛的麥芒品系一款全新升級產品麥芒3的出現,迅速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就在人們津津樂道于這款產品被明星站臺的同時,打出“磨礪鋒芒”旗幟的麥芒3也以全金屬的極致身形顛覆人們對“青春品牌”的形象認知,華為設計師們如何依托經典的設計突破產品規范的極限,相信隨著讀者了解的深入,會對麥芒3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
尖端工藝塑造極致身形
想要設計一款手機,伴隨著主板及相關配件的敲定,產品的外形設計將成為首要考慮的內容。ID設計既要滿足配件裝配的需要,也要同時滿足研發團隊的創意需求。很明顯,初期就為麥芒3選擇了金屬機身,4G雙天線配置、5.5英寸大屏的華為設計團隊如何完成產品設計,可選的路并不多,只是這一次,華為選擇了一條不太好走的路——NMT納米成型。
這種需要在模具內交替注塑成型的技術,要充分考慮金屬與聚合物材料之間的熱膨脹系數,解決了材料配比問題后,華為為麥芒3選擇了進口航空鋁材作為外殼材質,隨即,金屬外殼與天線的塑料組件間形成了出色的無縫結合;考慮到金屬風潮時代年輕消費者對產品外形的喜好,華為將麥芒3金屬覆蓋比擴展至83%,使這款手機外形足以和不少號稱全金屬配置的旗艦產品進行對比。而麥芒3運用NMT技術還有著遠超常規拼接構件的堅固特性,經過測試,即使用榔頭敲擊外殼金屬與塑料的結合部,也不會發生金屬與塑料的剝離。
精密構造實現超強體驗
研發團隊在產品開發初期就選擇了3000mAh大容量電池,但電池容量的擴充,將直接減少手機內部存儲空間,對于一款大屏手機來說,手機的內部空間的利用率極為寶貴,增加手機尺寸完成零部件的搭載是業內常見的做法。
但觀察過麥芒3的用戶,都會發現這款手機擁有7.68mm的超薄機身厚度,如何形成能量和體型的反差,這都要從麥芒3屏幕懸浮設計和金屬框架說起,正面向上浮起0.3mm的懸浮屏幕讓手機視覺上為手機“減少腰圍”;而航空級鎂鋁合金框架的使用,不僅能使手機內部構造更為緊湊,還使這款主打“金屬”“大屏”的手機具備與其體型不相稱的168g質量。配合華為省電的專利技術,麥芒3待機時間遠超同級產品,對擴充用戶體驗效果的執著也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巧妙設計突破傳統束縛
天線的布局也有實際的意義,4G時代的來臨,使用戶關注手機移動沖浪的速度;而NFC等無線功能的配置,則進一步加劇了智能手機無線使用的多樣性,但傳統技術和常見天線布局,不僅不能適應復雜電磁環境下的運用,也會對手機ID的整體性造成破壞。
為了達到了外部視覺效果的統一,麥芒3直接摒棄了業界常見的NFC布局方案,而是將天線放置在手機前殼的鋼支架上,使信號從屏幕正面傳播,相比其他品牌具備NFC功能的金屬機型,麥芒3不僅保持了ID完整美觀的同時,還巧妙解決了NFC信號輻射問題;智能天線切換技術的運用,使用戶在4G體驗中面對信號不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軟件調節自動切換到信號更好的天線上,規避了消費者手握屏蔽信號帶來的通話質量問題。
嚴謹態度保障用戶權益
在多數人的眼中,華為手機素來以設計巧妙而聞名,但華為對于產品使用標準的設立同樣嚴謹,相比常見的以人體模型搭配手機場景模擬式的CTIA信號測試認證標準,麥芒3采用更為嚴苛的測試,由華為研發人員真人測試,保證消費者的通信體驗達到最佳效果。
基于手機無線性能的需要和用戶產品維護性的綜合考量,麥芒3手機背部存在”兩片設計”,并做了一些特殊工藝處理。在“全金屬時代”產品的保修往往是一道繁瑣的難題,而麥芒3進行日常的產品使用維護時,僅僅需要將兩個貼片拆下之后,即可快速的維修和處理,不僅讓產品維護變得簡便,也壓縮了用戶維護的成本。
其實對于麥芒3這樣一款集成了頂尖制造工藝的產品而言,文中諸多設計還僅僅是冰山一角,如果有幸使用過這款與主流旗艦產品保持相同配置的手機,也一定會為出色的做工所驚訝而不由得去嘆服華為產品設計的精湛。雖然麥芒品系保持著不斷演進,但是在洶涌的手機演進潮流中會留下抹不去的精彩一筆。
(新聞稿 201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