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今年初才大張旗鼓進入國內筆記本市場的新軍——七喜,馬不停蹄的又推U系列,又上A系列,一下show出多款機器,全是輕薄機型。七喜在開始推V系列的時候,提出“務實主義”的概念,這次又說是“務實主義進入輕薄時代”,讓人怎么看,怎么也覺得不怎么“務實”。
但是七喜筆記本事業部的負責人卻很坦然,務實是七喜一貫的風格,而推輕薄則是現在市場的大勢所趨。
實際上,筆記本的性能、輕薄是個人們長久爭論的焦點。在以前,性能和移動性之間是找不到交集的。因為照以前的技術水平,如果設計要點在于筆記本的性能,那筆記本的主要部件“火冒三丈”是必然的,散熱就成了大問題。最關鍵在于,這些熱量成了筆記本穩定工作的致命傷。特別是輕薄機型纖細的“身形”,在散熱方面更是讓人感到束手無策。于是,以往我們只能看到雖輕薄,但比主流機器性能低一截甚至低一大截的輕薄機型。人們總是說:如此輕薄的機器,性能上也就不強求了吧。
都是迅馳惹的禍。2003年,Intel發布的迅馳,讓人們一下子關注起筆記本的移動性能來。當然,迅馳的高性能、低發熱給了各大筆記本廠商廣闊的想象空間。于是筆記本在普遍采用迅馳的同時,也開始“愛苗條”起來。畢竟,P4-M沒能讓人們體驗到什么是移動計算的樂趣,P-M讓越來越多超越P3時代的輕薄機器大行其道。于是大批1.5Kg以下、配備迅馳和12寸甚至是10寸屏幕的機器涌現出來,這里面包括IBM的經典得不能再經典的X31,也有華碩美輪美奐的S5,更有Sony令人匪夷所思的、帶攝像頭、手掌大小的TR2C。
進入2004,筆記本的輕薄似乎發了瘋。2003年底,IBM完全不同于X31設計理念的X40甫一亮相就讓筆記本市場炸了窩,引發了持久的爭論。而華碩把光驅裝進S5開賣M5,然后有緊接著推出了輕薄的讓人愛不釋手的S300。惠普的nc4000則規規矩矩的討了不少人的歡心。Sony是閑不住的,把TR2C升級之后推出了TR3C,加了內存省了無線模塊。這還不夠,前些日子,還發表了號稱“史上最輕薄”的X505。到這里筆記本的輕薄已經無以復加:X505的薄不及小指寬,僅800多克重。
國內廠商自然不會忽視國際巨頭的動向。聯想的S620、同方的X2000都是12寸1.5Kg以內的機型。原先被有些本本fans罵做傻大黑粗的國內筆記本也越來越精致。而暗地里,國內廠商也開始拋棄以往以價格作為唯一戰場的做法,悄悄轉移了戰線。
為什么眾多巨頭如此扎堆湊熱鬧?心細的人不難發現:輕薄機型最先發布的地點,大多在日本、中國大陸、香港。說得直接點,這些輕薄機型,是針對亞洲人使用筆記本的習慣推出來的!就是在現在,歐美與亞洲對待筆記本的態度仍然是截然不同的。歐美人更看重筆記本的性能,對筆記本的移動性并不是太在意。歐美人出行基本上依賴汽車,鮮有人會“風塵仆仆”背著本本坐公交車和地鐵的。歐美人另一個特點,是對筆記本的功能需求比較單一,他們用筆記本,多數是為了工作。工作之余,他們更喜歡用54寸的背投、完備的DVD音響系統和PS2來娛樂。
亞洲人則完全不同。在大陸、日本和香港,人們多依賴于地鐵和公交車出行,而且這些交通工具都頗為擁擠,拎著3Kg的筆記本上下班無論怎么想都是件艱辛的事。同時,特別是在日本,人們已經習慣于在地鐵上,用筆記本工作或者消磨掉長達一兩個小時的旅途時光。這樣,筆記本的輕薄、長續航時間、多功能性就日益被人們所看重。
于是,就有了眾多輕薄機器紛紛亮相登場,絲毫不顧這一領域的“擁擠”。
這樣看來,七喜確是很務實。不僅僅在產品上,也在市場需求的把握上。七喜筆記本事業部產品經理林波最后對記者說:我們就是要把主流商務筆記本,從14寸這一規格,拉到12寸這一規格!想想IBM的X40、想想惠普的nc4000,再想想華碩的S5和M5,12寸主流商務時代也許真的已經到來了?(新聞稿 七喜電腦提供 200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