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對SONY的網絡隨身聽產品進行評測之前,先讓我把話題扯開一會兒,談一談現在的閃存播放器的老祖宗,也就是“采用固態存儲器的音樂播放器”。所謂“固態存儲器”,泛指一切采用半導體作為存儲媒介的存儲器,采用半導體存儲器的音樂播放器,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究,當時國外的試驗系統,采用32開紙張面積的存儲電路板,僅可播放12秒長度的音樂。令人驚訝的是,此類播放器的概念同一時期在國內也有人提出。據不可靠消息,當時的上海無線電二廠有位工程師曾申請開發“不用激光、不要光盤”的音樂播放機,可在CD機剛出現的上世紀80年代,“不用激光、不要光盤”這一概念被主管者視為“腦子壞掉”,“異想天開”,該計劃最終胎死腹中。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位工程師腦中構思的播放機,其實就是采用半導體存儲器的播放機,也可以說是現在風靡街頭的閃存播放器的濫觴吧。
大家都知道SONY是MD的發明者,搭上閃存播放器末班車的時間并不長。SONY的“后知后覺”,除了商業上的考慮,對MP3格式音質的不信任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MD和MP3播放器(嚴格說是閃存播放器)之爭曾經是網絡上一個熱門的話題,但爭論的雙方似乎都有一個共識,即MD的音質確實較MP3優勝。然而目前看來,體型小巧、外觀多變時尚、功能多樣、價格相對較平的閃存播放器雖然音質不盡如人意,卻是代表了個人音頻產品的發展方向,MD想要延長生命,恐怕只有從增加功能(主要是與個人電腦間的數據交換和存儲)與存儲容量上想辦法。然而作為對閃存播放器陣營的回應,SONY一方面在不久前發表了單碟容量高達1G,可作為移動硬盤存儲器的Hi-MD,另一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稱作“網絡隨身聽”的閃存播放器產品,與市場上眾多閃存播放器進行直接的較量。與其他廠牌的播放器不同,索尼的“網絡隨身聽”仍然帶有純正的MD血統,因為它不僅能播放MP3格式音樂,還直接支持SONY獨有的,曾廣泛應用于SONY Net-MD和現有的Hi-MD播放器的ATRAC3和ATRAC3Plus格式。正是因為引入了ATRAC3和ATRAC3Plus技術,SONY的“網絡隨身聽”模糊了MD和閃存播放器之間的界限,一下子就讓過去的那個爭議性話題的實質發生了變化:當存儲媒體不再有區別,硬件配置也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人們所關心的重點,便只能落到不同音頻編碼技術的性能優劣上來了,而在這一點上,SONY充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