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六月初,Google.com在北京普遍不能訪問時,很多人開始通過他們的微軟MSN名字疑問起來,最為理性的說法是:“在Google上不去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對于它已經產生了依賴”。當這些無法正常登陸Google的用戶,紛紛轉而選擇嘗試微軟MSN、雅虎搜索,或者百度時,卻又產生了毀譽參半的不同感受。估計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如同中國的互聯網那樣,云集了數十個獨立的搜索引擎。如果按照2006年初的《中國互聯網產業調查報告》的統計,34.6%的人首選百度作為常用搜索引擎,偏愛 Google的用戶則占25.1%。很明顯Google周圍彌漫著強烈精英主義情緒,而百度則顯得更民眾化,這從去年超級女生引發的百度貼吧熱就能體會到。
幾天前Google聯合創始人塞吉·布林在接受《國際先驅論壇報》采訪時,表示了對Google在中國采用自我審查機制的一絲憂慮,頓時讓中國數百萬迷戀Google的互聯網粉絲們擔心起來。選擇服務器設在國內的谷歌,還是本地化的百度,一夜之間擺在了中國網民面前。而2005年底李開復被獵頭拉進Google,引發Google與微軟研究院在程序員人才上的爭奪,以及微軟2007年初將發布的下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Vista將內嵌搜索功能,都將潛在影響未來中國互聯網的基本格局。為此本刊獨家專訪了百度首席技術官劉建國。
三聯生活周刊:最近Google在國內訪問不暢,不少人抱怨離不開Google。也有些人轉而嘗試百度,這給你們帶來了多少流量增長?
劉建國:我還沒有刻意去統計流量增長,畢竟對Google訪問不暢還是少數地區。其實搜索用戶存在很多習慣問題,尤其是很多Google粉絲在作怪。
三聯生活周刊:百度始終強調自己在雙字節語言搜索的優勢,您也公開講過百度在中文搜索上能壓過Google,那么作為百度的首席技術官,您評估百度在全球搜索界能排第幾?
劉建國:保守評估的話,百度能夠位列全球搜索方面的前五名吧。在過去的六年里,作為百度首席技術官,我見證了中文網頁數從占全球互聯網的2%,到如今的15%,恰恰伴隨中文世界的經濟發展,中文網頁數能夠強勁增長,側面鞏固著中華文化在互聯網世界的影響,百度專注中文搜索可以說是借到了現實世界的大勢。我們在雙字節搜索的中文技術優勢,會漸漸轉化到其他雙字節文字的國度,日文和韓文的搜索都在準備之中。
三聯生活周刊:微軟研究院和Google在2006年初瘋狂的招聘人才,試圖用高薪和奢侈的福利來搶占中國的年輕程序員,我們留意到百度在暑期要針對搞一個程序設計大賽,這是一種技術人力資源上的反擊嗎?
劉建國:其實今年暑期的百度之星程序設計大賽是第二屆了,去年大賽就挖掘到了不少頂級編成的畢業生。對于互聯網界最具技術成份的搜索領域,人力競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技術資源的多寡。互聯網大廈添磚加瓦的方式,越來越像工業界,設計和創新才是競爭力的源泉。大家只留意到了Google提供機票去美國總部面試,Google的名氣和物質刺激被媒體過分的放大了,其實對于程序員而言,物質并不是最關鍵的,自由的開發環境,尤其是具有挑戰性的技術課題,才是最能吸引中國年輕一代程序員的磁場。
三聯生活周刊:不久前Google收購了澳大利亞的搜索引擎技術公司where2,為此甚至設置了澳洲研究院,百度有沒有類似通過收購來獲取核心技術的想法。
劉建國:至少目前百度還沒有收購計劃,我們更看好自主團隊所帶動的業務增長,外界可能認為我們需要多樣化才能夠有更好的收入,包括所謂的轉型。百度之所以被投資界看好,是因為我們專注做的是中文搜索,而不是別的,所以百度的市盈率可以是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兩倍甚至更高。
三聯生活周刊:我們留意到微軟下一代操作系統將內嵌搜索,這種針對Google的涉及捆綁壟斷的行為,有沒有可能變相在傷及百度和中國互聯網。
劉建國:操作系統捆綁這招微軟用過多次,從瀏覽器到多媒體播放器,從IM即時通訊到搜索。其實對于每個互聯網用戶而言,他選擇用哪個搜索引擎,轉換成本非常低,只要在瀏覽器上添一個書簽就可以,因此用戶往往還是會用他最喜歡的搜索引擎,這也就是所謂的粘性,所以我覺得微軟操作系統里面未來捆綁搜索引擎,至少對百度不會構成致命威脅。
三聯生活周刊:我們留意到不久前百度也要做百科,而國際上的維基始終存在政策問題,再加上新浪類似的愛問,Google在6月5日跟清華大學出版社和少年兒童出版社展開內容合作,甚至國家圖書館也有類似維基的計劃,您作為這場中國本地維基熱的參與者,是否體會到了一些混亂的感覺。
劉建國:與Google熱衷不停發布稀奇古怪的產品相比,百度絕對是個實用主義的公司。百度百科是非常忠實于網民共同編寫和維護的,這也是維基滿足Web2.0開放的一種傳統,其實我們不會做稀奇古怪的產品,我們判斷做不做,主要是從網民的需求出發的。知識分享和沉淀,其實是當今互聯網最基礎的東西,尤其面對全球化和英語文化的沖擊,一些傳統文明最基礎的東西,由于互聯網上無人整理,而變得非常脆弱,這也是為什么百度很早就推出國學頻道的原因。有人擔心中國這么多人都在互聯網上梳理知識,這些內容又很難版權保護,是不是存在相互抄襲啊?其實知識本身是無法買賣的,所以我并不擔心短暫的混亂。如果你使用過百度百科就會發現,百度百科、百度貼吧和百度知道加在一起,通過網民自己動手的方式,實際上為中文互聯網網頁搜索提供了一種非常潤滑的補充。
資訊:
www.naver.com
韓國的寬帶互聯網極度發達,但韓國人似乎非常不熱衷Google,NHH公司的 Naver搜索引擎幾乎占據了韓國互聯網一半的江山。與其說Naver是采用技術方式的搜索,不如將其歸類為人力數據庫索引。而這種“螞蟻搬家”的積累搜索,被公認是目前互聯網技術水平下,執行效率最高的方式。
www.voila.com
法國人一貫的自我文化習慣,并沒有在互聯網上得到充分延續。盡管法國政府曾經針對Google掃描圖書計劃,采取過針鋒相對的遏制策略,但半數法國人還是熱衷Google法文版。只有voila等少數法國互聯網企業還在堅持法語至上原則。
(第三媒體 200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