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哪家芯片廠商合作,一直是IT領域尤其是PC、筆記本和服務器領域里最引人關注的關鍵性事件。這不僅僅是因為綠色的AMD和藍色的英特爾是CPU芯片界的兩大死敵,更重要的是,芯片合作關乎整個產業的格局和未來。
近兩年來,AMD不斷沖擊英特爾原本鐵桶般的產業聯盟,不少PC、服務器廠商接二連三地終止跟英特爾原來的獨家合作協議,引入AMD芯片。在服務器領域,IBM、HP、SUN和Dell這全球四大系統廠商都已先后引入AMD,國內的曙光、清華同方、方正等也紛紛跟AMD結盟。在這種形勢下,作為英特爾嫡系部隊的寶德,其未來的芯片合作戰略走向問題就顯然很突出了。寶德的高層幾乎每一次面對媒體時都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而寶德人的回答也始終如一:只跟英特爾合作。
為什么寶德會如此堅挺英特爾,而將AMD拒之門外呢?對此,寶德顯然有自己的考慮。通過對各方信息的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寶德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六個方面。
一、寶德認為英特爾引領未來產業技術趨勢
盡管AMD憑借集成內存控制器、HT總線、兼容型64位等技術創新和產品策略獲得了一定的市場成功,但“一步領先”,是否就決定了會“步步領先”,AMD是否能引領計算技術的方向和未來?
面對AMD的誘惑和市場的壓力,寶德的高層對此保持了清醒的認識。盡管寶德看到了AMD現階段的成功,但仍然把未來押在了英特爾這一邊。寶德集團董事長李瑞杰認為,“強勢品牌、平臺化策略、強大可持續的創新實力以及對產業鏈的整合能力決定了英特爾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產業領導者地位。”
其實從06年的表現來看,雖然AMD在市場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業績,但其技術和產品創新的鋒芒已經大為減弱。例如,英特爾今年進行了微處理器架構層次的創新,并在100天里發布了23款CPU,而AMD只是在8月份對原有產品線進行了支持DDR2和虛擬化功能方面的升級;英特爾繼續強化安騰戰略,以拉大在高端CPU上同AMD的差距;英特爾強化平臺策略,無論是以往的PCI-E,還是今年的全緩沖內存和I/O加速方面,都領先AMD一年以上的時間;英特爾在去年年底發布虛擬化技術,而AMD直到今年8月才開始支持;英特爾今年11月份即將推出四核芯片,而AMD要等到明年中……看來這個前兩年在64位和雙核上吃了虧的巨人似乎已經醒轉過來,正在從各方面布局以阻擊AMD。
可見,正是對英特爾和AMD未來競爭態勢的把握,促使了寶德繼續將寶押在英特爾身上。這一戰略也充分地體現在了寶德今年的市場行動上。如年初寶德作為唯一的本土服務器廠商加入安騰解決方案聯盟(ISA),并在英特爾的幫助下與法國布爾合作推廣8-32路的高端安騰產品線;六七月份,在英特爾相繼推出以 Dempsey 和 Woodcrest 處理器為代表的新平臺技術后,寶德將其視為英特爾38年來最重要的產品更新換代和寶德取得二次騰飛的契機,一舉搶先推出28款新品,并從東西南北中五條線齊下,在全國100個城市進行了路演,掀起了一場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和涉及渠道最廣(600家渠道商)的“百城千萬”的服務器巡展活動,轟動業界。
二、競爭格局的變化影響廠商的相對優勢
目前,AMD確實已經將不少廠商收歸旗下,從IBM、HP、SUN、Dell等國際廠商到聯想、曙光、清華同方、方正等國內廠商。我們看到,不同廠商跟AMD合作的戰略意圖是有所不同的——有的以“客戶需要”為標榜,有的認為AMD的CPU性價比更高,有的是迫于競爭對手的壓力,有的則是為了獲得某種差異化的優勢,有的把AMD作為產品線的補充,還有的是因為自身戰略定位或高層人脈關系方面的考慮。
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服務器作為一種集成性產品,服務器廠商和芯片廠商進行“合作性推廣”是其最基本的營銷方式。隨著AMD陣營的擴大,AMD能給予各廠商的資源其實是相對分散和削弱了,如業界就曾質疑AMD是否可以在產能上滿足戴爾的需要;另一方面,AMD給廠商帶來的差異化相對優勢也減少了,如曙光高層也多次強調對旗下英特爾和AMD兩條產品線的平衡策略,以盡可能地保持曙光自己的特色和中立性。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競爭格局的發展是動態的。上述局面對于寶德等堅持只跟英特爾合作的廠商來說卻是件好事。因為寶德在英特爾陣營中的戰略地位和意義相對提升了,所獲得的資源和支持自然也會更有份量。而資源和支持越多,寶德在IA架構服務器的研制和推廣方面會更加專業和更具競爭力。可見,寶德堅守跟英特爾的合作其實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聰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