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思科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公司,分析其過去的歷史,開放成為其成功的秘訣,不過如今讓人憂慮的是,思科正在發生蛻變,將開放的姿態轉為封閉。
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報告,以擔憂中國企業華為和中興威脅其國家安全為由,建議本國政企用戶不要購買其設備。在這一舉動中,思科無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華為、中興如今對思科構成了極大的競爭壓力,尤其是華為的發展,讓思科感到壓力頗大。2011年,華為成立三大業務板塊,將業務從傳統的電信設備領域擴張到企業網和終端,給思科在路由器市場上的統治地位造成未來潛在威脅。有分析指出,此次的事件中,頗有保護思科、維持其對美國市場壟斷的味道。
思科公司成立于1984年底,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主要生產網絡聯結用的相關設備和軟件。其創始人Len Bosack和Sandy Lerner夫婦都是斯坦福大學的老師,他們想在各自的辦公樓里給對方發電子郵件,由于技術協議不通用而無法成功,因此發明了一種處理不同協議的技術,多協議路由器由此誕生,這成為思科公司的起源。
回顧思科成功路徑,開放曾是其成功的秘訣。20世紀90年代,思科以開放的心態,制訂了通過并購迅速發展壯大的戰略。從1993-2000年的8年時間里,并購了超過70家公司,思科借此得到迅速擴張,公司股價迅速提升,2000年3月,思科公司的股票市值一舉超過微軟(微博),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公司。
“網絡管理和互聯網技術為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了工具,讓管理者的鐘擺往回擺,尋找有完全解決辦法的賣主,而不是按最好出路進行選擇。現在能夠聯接、分析、管理整個全球網絡的管理信息系統經理,開始要求網絡公司向他們提供更廣泛的、有全球服務能力的解決辦法。”比爾•布雷迪就曾如此評價思科的舉動。
1999年思科系統宣告與通信公司巨人昆斯特共同開發一個最大的以IP為基礎的網絡。一年以后,Sprint電信公司宣布一項決定,讓思科建造他們的綜合音頻視頻數據網絡。2000年9月,思科進一步達到VoIP目標,與英特網電話公司Net2Phone公司成立合資企業。1999年前后思科公司市值一度達到5500億美元以上,最高峰接近5900億美元。
隨著時間的推進,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主宰者后的思科,開始逐漸發生蛻變。其對華為的打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03年,思科以知識產權受到侵犯為由起訴華為,而其真正用心很明顯,意在限制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擴張。思科已經感受到了來自華為的巨大威脅,這些威脅來自華為的高端路由器在很多方面已經接近了思科的產品,而且在市場上已開始同思科爭搶地盤。
2012年7月,思科宣布終止其于2005年與中興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內容主要包括公司向其采購路由器等產品。
在成為市場主宰者之后,思科為了防止被稱為壟斷。在對新員工的內部培訓中,不斷強調要避開諸如“干掉這個競爭者”、“控制住這個市場”、“占有這個市場”、“千萬不要忘記‘電子郵件、筆記本電腦和硬盤’會被律師們看到”等詞語,避免來自監管機構對其已達成壟斷事實的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思科在市場領域阻擊同行的同時,其還試圖借用政治手段來抑制對手使思科擴張。專家指出,此次美國政府指控中國企業華為和中興威脅其國家安全事件的背后就有思科的推手存在。
相比華為、中興在美國市場的遭遇,思科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卻順風順水。
1994年8月,思科在北京成立辦事處。從事銷售、客戶支持和服務、研發、業務流程運營和IT服務外包、思科融資及制造等工作領域。截至2011年,思科在中國的收入占其全球收入的3%-4%,2011年思科全球總收入400億美元,其中16億美元來自中國。中國市場的利潤貢獻占到思科整體利潤的30%,緊隨其美國本土業務的45%之后,如今思科的通信設備廣泛進入中國的政府公眾事業、醫療、制造業、金融服務、制造業、交通、石油化工、電力、教育、酒店和家庭通信市場,甚至有很多軍方的采購選用了思科的設備。
(新聞稿 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