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希捷作為全球最大的硬盤制造商,硬盤產品的興衰與它休戚相關;而蘋果卻希望在存儲領域繼續上演它的神話,但是,存儲領域的對手希捷,卻沒有它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就在“閃存時代”概念提出的同時,希捷就勇敢的站了出來說:“這種說法真是可笑!”“閃存時代”依然遙遠!
三星半導體公司CEO黃昌圭不久前就曾大膽預言——“硬盤時代”行將終結,“閃存時代”即將來臨。按照黃昌圭的說法:“不久的將來,閃存將會取代所有的移動存儲產品,諸如磁帶、光盤和硬盤等。而蘋果iPod nano的推出將使這一切變成現實,閃存時代’到來了!”,此言一出,業內嘩然。有人拍手稱快,亦步亦趨;也有人直面挑戰,敢于說不。希捷,就是站出來說“不”的第一家。
針對三星半導體公司CEO黃昌圭黃的言論,希捷CEO比爾·沃特金斯也是毫不相讓,針尖對麥芒的進行了有力地回擊。沃特金斯稱:“這種說法真是可笑,我看我們的機會仍很大,硬盤不可能消失。”同時,他認為,閃存并未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閃存時代”依然遙遠。
人所共知的是,蘋果它在推出視頻iPod之前,硬盤和閃存是互不相犯,各自擁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兩者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業內也一直認為,硬盤與閃存將長期共存,互相推動。應該說,這種模式是業內的福祉,也是用戶的福音。然而,今年9月8日,蘋果閃存式iPod nano閃亮登場,打破了過去的平衡。同時,蘋果放言,閃存式iPod nano將全面替代iPod mini。
希捷、日立等iPod硬盤供應商,在蘋果擁躉們瘋狂的歡呼聲中,仿佛在一夜之間被集體送上了“過山車”。當天,希捷股價狂瀉4.85%,此后的成交量也比幾個月來的平均值陡增兩倍,形成最糟糕的“放量下泄”。似乎,“閃存時代”已經到來,硬盤已成為明日黃花,日薄西山。果真如此,三星必將咸魚翻身,成為閃存新時代的最大獲益者,贏得缽滿盆滿。
在傳統的硬盤市場,希捷、日立仍是封王稱霸,而三星一直與希捷在硬盤存儲市場或明或暗地較量,但卻一直不能抬頭。近年來,由于蘋果的iPod異軍突起,在便攜音樂播放器市場掀起了一場風暴。而三星借力施力,搭上了蘋果iPod高速行駛的快車,一舉成為蘋果最主要的芯片提供商。惠澤于iPod,三星芯片業務的發展從此順風順水,一路高歌猛進,攻城拔寨,取得了全球NAND芯片市場60%的份額。
三星在不久前又與蘋果簽定了獨家協議,成為蘋果最大的閃存芯片提供商。它不但預示著數碼音樂播放器未來的走向,而且將引發存儲市場新一輪變革:硬盤真的壽終正寢,閃存能否獨霸天下?
希捷作為硬盤市場的領軍人物,它充滿自信地表示,硬盤不會被淘汰,硬盤仍有作為。沃特金斯稱,閃存適用于容量要求較低、環境惡劣、對電池續航能力有要求的應用。但是,有許多應用環境不適合使用硬盤,比如于流媒體視頻應用,硬盤就是最理想的選擇。
沃特金斯說,“iPod nano的確削減了我們一些收益,也給希捷帶來了新的問題,但我并不認為閃存會取代硬盤。”,“恰恰相反,閃存應用蓬勃興起的背后,肯定會需要更多大容量的硬盤存儲作為備份,這是希捷的新機會。”在硬盤業發展的前25年中,服務器、臺式機、筆記本以及外置存儲設備等固定設備是主要需求,而接下來交互游戲、數字音樂、汽車、電話等多種多樣且不斷增長的移動應用將成為主流。
MP3、手機等所有的便攜產品過去100%都是使用閃存,而最近兩年,諸如蘋果的播放器、三星的手機等一些需要大容量多媒體應用的設備開始采用硬盤作為存儲介質。“盡管在這些便攜產品中,目前使用硬盤的還不超過10%,但未來便攜設備市場的產值是數以十億計的,即便只有10%用硬盤,對于我們來說也是非常巨大的。”
據IDC的最新統計,2005年、2006年全球硬盤的銷售量將分別達到3.8億個和4.2億個。業內分析師稱,閃存和硬盤將在相當長時間里會共生共存。
希捷中國區總經理楊建初說,根據The Information Network組織的數據顯示,目前僅1英寸硬盤的年出貨量就從2004年的870萬個增加到2005年的2320萬個,預計2008年將持續增長到1.4億個,年復合增長率大約75%。此外,MP3、PDA、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增長動力也很強勁,未來這些領域將大量使用微型硬盤。希捷預測,硬盤行業年平均增長率將保持在8%~12%,消費電子硬盤的增長率有望達到30%~60%,未來5年硬盤的銷售量將超過過去25年的總和。因此,只要戰略調整得當,技術不斷創新,硬盤即使在閃存為主的業內也仍大有作為。
希捷稱,對于閃存的崛起,大可不必驚慌失措。科技的發展,必然會造就新的產品,而傳統的產品也不會馬上從人間“蒸發”,電臺與電視、報紙與互聯網等的發展都是如此。
沃特金斯表示,“我們非常歡迎閃存的存在,它和硬盤絕不是對立的。”,“閃存和硬盤將在移動消費電子市場中長期共存,低容量、小體積的設備中閃存將是主力,而硬盤則更廣泛地應用于家庭、汽車、便攜等各種數字設備。”閃存和硬盤可以形成一個有益的鏈條,前端設備閃存使用越多,后端需要備份的容量也就越大。 當然,硬盤與閃存的這種共生共存也無法回避雙方的對抗和競爭。未來,兩種產品的競爭可能會日趨白熱化。市場份額的多寡,產品利潤的高低,完全取決于雙方技術性能的綜合博弈。
有業內人士稱,未來汽車和電視領域會出現上百G的應用,對容量和傳輸要求都非常高,硬盤相對閃存就會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隨著手機中音樂、視頻等附加功能的增加,閃存的作用會日益明顯。而這一市場,也將是硬盤的薄弱地帶。對此,希捷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表示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硬盤在容量和價格方面的優勢。閃存具有體積小、能耗低等優勢,但也有數據傳輸率有限、擦寫壽命短等技術缺陷。另外,在容量擴充上,硬盤由80G增加到160G,成本的增加并不十分明顯,但是8G閃存要增加到16G,其成本遞增幾乎翻倍。
沃特金斯認為,“我們從未放棄與閃存的較量,希捷推出的新型硬盤更輕、更強大,價格更便宜。”可見,目前從價格因素上講,硬盤依然占有優勢。盡管三星每年的閃存產量在不斷翻倍,但其價格比起硬盤來依舊不菲。專家指出,蘋果之所以能用閃存型的nano全面取代mini,是因為三星讓利于蘋果,以低于市場40%價格為后者供貨。因此,三星與蘋果的合作,初期肯定是無利可圖,只是為了賠本賺吆喝,贏得前期市場。三星的做法顯然有違反公平貿易、排擠競爭對手之嫌。目前,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已經宣布要對此事件進行調查。
據悉,三星投資30億美元在美國奧斯汀打造海外閃存第一廠,也在向世人昭示自己“閃存之王”的實力與決心。而希捷,也正在步步為營,從容接招,及時調整產品戰略,并充滿自信地向業內宣示:硬盤依然燦爛,閃存仍嫌稚嫩。 三星聯手蘋果,啟動了一個巨大的閃存市場。但是,僅一款iPod nano就輕易斷言“閃存時代”已經到來,宣判硬盤的死亡,似乎證據不足,過于武斷。
看來無論是硬盤,還是閃存,雙方都有很大的博弈空間,占領一城一地容易,而奪取整個市場則會很難。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讓需要人們拭目以待!(第三媒體 200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