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C DIY市場來看,主板和顯卡無疑是最受到注目的配件產品。主板有華碩、技嘉、微星三架馬車領跑,多數時候,品牌的作用會蓋過性價比的訴求,畢竟眾多功能的整合需要一定的經驗和實力,消費者更愿意選擇他們熟知的品牌。經過連續多年的高投入宣傳,這三家的品牌概念實在深入人心,難以撼動,同樣的產品即使它賣貴幾十甚至數百,依然有龐大受眾執著選購。但在顯卡市場上性價比卻時時刻刻扮演著決定性作用,只要你性價比夠高,你就可以發展壯大,這也是為什么當初雙敏小影霸顯卡可以占領大半個中國,以至于現在國內市場依然被用戶俗稱“五大通路”的品牌商把持著,他們成功的關鍵就在于不斷推出高性價比產品。
從字面意義解讀,“性價比”無非就是性能與價格之比,即單位價格內所提供的性能,按道理既然是比值我們就可以量化它,但從沒任何一件產品的性價比指標是被量化過的,甚至是不能量化的,哪何來性價比高低?我們會說某款產品的性價比很高,但我們從來不會說這款的性價比指數是90,那款是85,如果真能這么簡單衡量出性價比的話大家購買起來也就簡單輕松多了。
因為一款產品的性價比包含的絕對不僅僅是性能和價格這兩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說了那么久的,自認為再熟悉不過的詞匯,其實不能完全代表它一直以來所包含意義。性價比應不應該包含服務質量?應不應該包含產品附加值?應不應該包含容易購買?相信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上述這些因素都應該包含在衡量性價比的公式中,而這些往往是不能量化的因素,也就造成性價比本身不能量化。
性價比絕對不是簡單的低價,過分的低價往往潛伏著危險,通過縮水再縮水的辦法,總有廠商和產品在刷新著市場中最低價的記錄,這樣的低價不是天上掉的餡餅,而是地上挖的陷阱。對產品認知的不斷加深,尤其是那些成熟度較高,用戶接受度較高的產品,越容易被鉆空子,樣式翻新的各種縮水把戲紛紛上演,但都披著同樣的外衣,超低價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