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Intel推出所謂38°機箱的標準后,市場中馬上就站出一批廠商振臂高呼:“俺的是38°!”并對懵懂還不知其所以然的消費者們大肆炒作這個概念。去電腦市場溜達一圈,往往會看到那些銷售員們舉著一個不知道哪冒出來的劣質機箱說:“哥們選這個吧,這個是38°機箱,賊便宜。”不明究里的消費者略一盤算,就會欣然接受這個銷售員的推薦。
事實上,38°機箱有著嚴格的規范,除了具有合理的風道設計,也就是前進后出+側吹式設計以外,還應有抗電磁輻射設計、噪音控制設計,以及CAG規范認證和機箱設計的有關認證等等。前者廠商基本能照貓畫虎地做到,但后者就往往避而不談,而消費者因為對電磁輻射并不能看到實際效果,自然也很難去判斷什么才是真正的38°機箱。
下面就以華碩推出的38°系列機箱產品為例,給大家一一解釋清楚。
38°機箱要點一:機箱前部預留空氣入口
要是大家注意一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機箱都在前端開了一個可進空氣的孔,而且很多銷售經常會拿這個孔來作為判定38°機箱的標準。這確實是對的,因為在機箱前端開一個空氣進孔,可以與后面的散熱孔相互配合,形成機箱內的空氣對流,從而實現機箱溫度相對下降。但要注意的是,空氣進孔所開的位置和是否防輻射,真正的38°機箱前端空氣進孔一般在下部,而且通過技術可以實現防止機箱內部電磁輻射外泄,對人體造成傷害。
以華碩TA-5A1為例。
圖一:華碩TA5A1機箱
這款機箱在前端空氣進孔罩了一層金屬網罩,金屬網罩上的小孔并非通常可見的圓形,而是采用了六邊形。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六邊形能夠使液體產生較大的張力,當液體通過六邊形的時候,往往都會粘著在上面,對后續液體產生一定阻力。當粘著在金屬孔上的液體被沖破以后,也不會成拋物線狀往機箱內拋射,而是順金屬網下滑,這樣就避免了液體沖擊到機箱內的主板等電子配件上,對其構成危害。
將金屬孔設計成六邊形的另外一個好處是,能夠有效阻止機箱內部電磁輻射。
電磁波和水紋一樣,一圈一圈往外散布。如果是普通的金屬圓孔,電磁波就能夠順利擠出圓孔,擴散到機箱外,對人體造成一定的輻射危害。而六邊形金屬孔則有所不同,六邊形孔各條邊都能對電磁波進行一定的阻擋,使滲透到機箱外的電磁波大幅減少。
有些機箱空氣進孔的金屬孔并沒有設計成六邊形,但通過技術優化,也一樣能有效防止電磁輻射,比如華碩的TA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