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6月14日消息報道,微軟新搜索引擎的名字似乎成了某些營銷專家討論的熱點,特別是其英文名稱“Bing”,其發音與含義更讓國內諸多互聯網人士不解。美國《紐約時報》也在該搜索引擎面世當天,刊文討論了其名稱與品牌營銷的種種問題。
據介紹,亞洲某市場咨詢機構副總裁Saul Gitlin就此問題在5月29日致信《紐約時報》編輯,對“Bing”在中文的意義進行了簡要的解讀。微軟高管Yusuf Mehdi隨即在6月8日也寫信給該報編輯,在信中詳細解釋了這一名稱在中文里的含義,對各界的種種誤讀做出了回應。
微軟高級副總裁Yusuf Mehdi寫給《紐約時報》編輯的信件如下:
致編輯:
貴刊在6月8日發表的有關微軟新搜索引擎的信件(見下文),稱Bing這一名稱在漢語中有種負面的意思。我們正是在此前意識到了存在這種誤解的可能,所以才在推廣Bing品牌時,同時啟用了一組中文名稱。
這讓我們可以確保Bing在中國的正確發音。在中國,我們的新品牌應當念做“bee-ying(必應)”,其含義取自中國成語“有求必應”的后兩個字,意思是“一定會回應或樂于響應。”
面對全球開發品牌絕非易事。Bing現在面向53個國家,34種語言用戶。我們在推出Bing中文品牌時進行了細致的工作,與中文語言學家一起進行了用戶調研。我們認為最終的結果是成功的。
微軟高級副總裁Yusuf Mehdi
2009年6月8日
Saul Gitlin在5月29日寫給《紐約時報》編輯的一份信:
貴刊在討論微軟新搜索引擎Bing的文章中,引用了分析師的一句話,稱這個名稱的含義是“對問題搜索進行解答的一種承諾”。但可口可樂公司的前首席營銷官又認為Bing這個名字“沒有價值,含義不大”。這兩種觀點,均基于一種狹窄的,西方語言為中心的評價方式。
而在中國普通話中,“bing”做羅馬注音可以有很多意思,最常見的有“冰塊”,“寒冷”,“生病”等等---這些幾乎都沒法讓人聯想到搜索引擎。
中國的互聯網用戶經常會問,“你Google了么?”如果把這里的Google換成Bing,這個問題聽起來就會像在問“你病了么?”
Saul Gitlin
2009年5月29日
(第三媒體 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