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官員11月27日在記者會上的表態,給滴滴專車等互聯網約車服務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要一棍子打死”——交通部官員引用李克強總理的發言,給專車軟件服務這項新興業務定下了一個包容的基調。“移動互聯網預約用車服務對于滿足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推動市場資源配置,緩解出行難等問題,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交通部官員表態稱。
這與此前沈陽、南京等地相繼傳出嚴查互聯網約車服務不同,此次中央主管部門的表態透露出鼓勵和包容創新的信號,也展現出更加開放的監管思維。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表示,下一步,交通部將在更大的范圍深入調研,了解各類互聯網預約用車服務的不同模式和發展方向,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理清管理思路,劃清管理邊界,跟蹤研究并適時出臺規范互聯網預約用車服務的有關政策措施。
“十六字”方針鼓勵創新
針對此前輿論曾經提出的一些問題,比如適用法律法規不清晰的問題,安全風險防控的問題,事故、保險等易引發糾紛的問題,交通部官員提出了“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范管理”的十六字方針,既強調要積極保護乘客利益,更將“鼓勵創新”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有專家表示,這“十六字”方針透露出主管部門的管理思維。交通部明確,在營造“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目標下,要鼓勵并規范出租汽車和汽車租賃服務模式創新。
“決策層對車輛運營市場的目標設定中,開放是第一位的,然后是公平和有序,這正契合了當前主流輿論對簡政放權的期待。”有專家表示。
實際上,面對收縮的經濟局面,新一屆政府一直將簡政放權作為主攻方向,此刻也正值簡政放權進入攻堅階段。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多次強調將汽車租賃業作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
截至2014年8月23日,已經取消和下放463項行政審批事項。距離總理所承諾的五年內減少三分之一(500多項)非常接近,而時間卻只用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是難啃的骨頭。國務院簡政放權第三方評估評估人王滿傳表示,接下來國務院層面簡政放權的空間并不是太大了,更大的空間應該在地方。因為中國只有省級(以上)的單位才有權設立行政許可,地方大多數是用“紅頭文件”下發,跟老百姓和小微企業關聯性比較大的也是這些。接下來,無法可依的需要清理;無法可依而又確實需要的,就涉及到修法。
實際上,這對一些部門尤其是地方以“紅頭文件”為由的各種管理條例或將被清理,交通相關部門的條例自然也在此列。
早在去年5月13日,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工作,新一輪轉變政府職能的大幕拉開。會議提出,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把該放的權力放掉,把該管的事務管好。
此次,交通部的表態無疑更契合簡政放權的大方向。
專車利好政策可期
有專家分析,下一步,有關部門調研的重點可能是怎樣將專車更好地納入監管,既能滿足人們便捷出行,又能夠讓專車在安全的行駛在安全的軌道上,以保證出租車行業和市場的平穩運行。
今年10月,交通運輸部門領導曾到滴滴公司總部調研。
交通運輸部門黨組成員、運輸司司長劉小明表示,移動互聯網是解決交通運輸領域根本性頑疾的重要方式,對于司機、消費者等各方都有受益,將有助于提高效率、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
劉小明強調,交通運輸部門對于技術創新一直都是采取鼓勵和支持的態度,不會打壓新生事物,但創新業務必須在規范的前提下展開,政府不希望“行業發展亂了再進行規范”,那樣的成本會過于高昂。交通運輸部門將積極支持互聯網企業與交通運輸行業融合創新發展,鼓勵移動互聯網企業未來在更多的領域共同為公眾做好出行服務,依法合規經營,實現多方共贏。
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李志強表示,交通運輸行業是開放型行業,政府會為行業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移動互聯網應用在交通運輸行業率先發展,相應的政策、規章、制度都會逐步跟進,來保障創新發展。
“政府職能正在從管理變為治理,政策的目的是要促進行業的發展,希望滴滴能與政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及時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李志強稱。
對于專車的態度,南京市紀委廉政觀察員尹慶國認為,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怎么實惠就會怎么選。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顧大松則認為,如果管理部門能夠引導專車服務,在專車的準入門檻、車輛保險、服務規范、運營價格等方面進行規范,從長遠來看是好事。
(新聞稿 201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