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智能硬件產業在“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面旗幟下,攜政策、資本、技術、人才、模式之勢,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成為一把改造傳統經濟模式、創新生活場景服務的利劍。
手機、電視等智能硬件關注度膨脹
2015年是智能硬件的行業元年,短短一年間,借助于互聯網企業超高的營銷手法、品牌塑造能力,智能硬件行業的創業熱情、消費關注度出現極度膨脹。智能硬件產業雖出現些泡沫,從樂視、小米、360的表現,智能硬件產業已經興起。
本文試圖以手機、黑電(電視)、白電等為例說明。
2016年1月19日,樂視自曝超級電視銷售突破500萬臺,今年仍將投入5億的補貼。去年,樂視提出300萬臺銷售目標,10月份完成400萬臺,市場反應極高。曾被圈內人質疑為偽概念的“生態盈利”找到了最有力的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超級電視創于2014年,距今不到兩年時間。而在2015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4674萬臺、同比微增長4.8%下,互聯網品牌企業的市場份額快速提升,零售份額占比10%,同比上升5.1%。
除了樂視,TBA、小米、360等互聯網IT企業均在智能硬件里呼風喚雨。以小米為例,智能手機是小米科技的業務大本營,去年銷售數量超過7000萬,最大單月出貨量達750萬;小米手環去年賣出超過1200萬只,華米科技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設備公司。
2015年智能電視領域,除了樂視,還有10余家新玩家加盟,互聯網公司、運營商、代工廠、配件商紛紛跨界演出。2016年將進入的品牌包括CNC、優酷、芒果TV、騰訊。這仍然是一個出奇制勝,依賴破壞性、顛覆性創新的市場,持續性創新已經不足制勝。
被所有人遺忘的處女地——冰箱!
在智能電視領域,各家公司舉起號角,意圖從新入口、新平臺、新服務等方面撕開口子,圖謀“列土封疆”、顛覆行業霸權,家庭中的大硬件——冰箱,互聯網公司竟然無動于衷,顯得落寞冷清。
當前,小到攝像頭、遙控、手機、智能插座、智能燈泡,大到烤箱、烹飪機、空氣凈化器、空調、電視等。人們常用生活設備大多被互聯網化,帶來倒逼產業鏈的深度調整。冰箱作為一個極具改造價值、互聯網+潛力的領域,舉目望去,這已是家庭硬件最后一塊處女地。
物聯網被李開復認定為是下一個五年趨勢,如滔滔江水不可逆,將發生的革命性變化如PC到移動互聯的轉變。在這樣一個黃金創業機會面前,勢必再造一個市值比肩TAB的科技企業。
但讓互聯網、家居業、家電業都尷尬的現實是,唯獨冰箱,一個用戶黏性極高、注重用戶體驗的產品,還屬于20世紀的產物。這于那些對產品迭代有著嚴重潔癖的互聯網企業而言,無疑很難接受。
智能硬件領域玩家眾多,大鱷、大咖、草根。TAB系將競爭升級到互相絞殺的程度,將“入口”、“生態”戰爭已經燒到用戶家里。如果說TAB系疲于搶占制高點,已經自顧不暇,小米、樂視、360、京東光顧自家一畝三分地,在機會面前,選擇了保守。
小米雖然傳出做智能冰箱,一貫做法只是專注于小米產品互聯、生態鏈打造。據說,項目立項已有一年多,沒有突破性進展,這種開發節奏在小米的高強度運轉體系難以見到。京東的劉強東2015年年初公開叫囂“冰箱免費”,話是放了,至今沒有見到京東真正免費送一臺冰箱。
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冰箱這種老物件自然有被互聯網改造的能力和價值。意識的這種市場空白的除了小米、京東等互聯網大咖,還有一些行業新秀。這些企業沒有固有的業務模式的束縛,創新思路反而更為跳脫。
在望京地區,已有一家叫“新鮮智造”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在大肆招兵買馬,意圖打造一款超越現有產品的超級冰箱,如樂視超級電視一樣橫空而出。這家企業或是有備而來,身后據說有百億資本撐腰,意圖在冰箱行業打一場持久戰。
在這些企業眼里,真正的超級冰箱還沒有出現,這是一場重新定義智能冰箱的過程。前述的新鮮智造,在技術儲備上,其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已經達到國內頂尖水平。奠基這些技術之上的產品開發思路,更是完全迥異于傳統冰箱,用戶對冰箱的體驗、認識將是顛覆性。
業內看來,此類企業嘗試跳出以自我為中心、持續性創新的思維,而是將視角放在智能硬件本身的產業鏈上,將行業的產業鏈條變成一條信息高速交互的“高速公路”,最終釋放產業鏈的紅利。對,是紅利,這是個熱詞。
為什么,這么做?
冰箱行業已經爛透了
2015年,冰箱行業市場依舊低迷,全行市場增速同比下滑5.7%,這是市場規模出現第三次下滑,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更麻煩的是未來市場將進入衰退期。這是冰箱行業無法避免的一個事實,中國經濟已經走過了人口紅利時期,到了需要轉變增長方式的時候。
煤炭、鋼鐵屢屢被全社會打上“落后”、“去產能”的標簽,成為政府、社會、媒體的關懷對象。制造業的困境其實同樣出現在冰箱行業,冰箱行業產能已經突破1.5億臺,去年全年銷售只賣出7633萬臺,內銷5334萬臺,產能過剩程度比之于煤炭(產能利用率71%)、鋼鐵(產能利用率66.13%)有過之而不及。
這猶如一個產業周期的難解命題,2001年冰箱產業經一輪產業擴展,市場閑置產能36.9%。如今,冰箱產業重現當年一幕,大量的產品積壓賣不出去。滑稽的是,當前,奧馬、TCL、創維在內的幾個品牌正謀求大擴產,繼續搞肉搏戰清場。
這些光線靚麗的冰箱產品堆放在賣場,隱藏著的是流血的事實。2015年,冰箱行業經過幾年折騰,產能嚴重失衡,同質化帶來慘烈的價格戰,包括格力、美的在內的利潤率已經下滑到了個位數。
根據行業人士透露,冰箱行業的“戰斗機”海爾冰箱產品只有兩個點的收益,澳柯瑪的冰箱產品收益更低,只有一個點;直接以低價策略獲取市場業績的長虹冰箱,其收益更為難看。海爾如此,其他中小廠家的處境跟更為艱難,運營工廠只為了喘息。
冰箱廠家身處如此慘烈的市場競爭,這種煎熬、慘烈的狀態已經成為整體行業的表情符號、行業人士的內心情緒。2016年,冰箱行業競爭將非常激烈已成行業共識,大品牌憑借規模優勢尚能支撐,中小品牌隨著價格競爭的加劇將面臨生存考驗。
冰箱行業自然想過要掙扎,也曾有過一段興奮期,2012年搞過所謂的智能冰箱,但隨后就偃旗息鼓,沒有動靜。現在美的、海爾等廠家再次跟隨熱點做起智能冰箱,市場仍舊叫好不叫座,產品特性同質化嚴重。智能只是冰箱廠家陷于多年市場低迷,試圖拯救自己的一個賣點。
電視產業因為互聯網新玩家的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迭代,已經完全從夕陽行業的勢頭里抽離出來,而冰箱廠家還苦苦在微利中求生存。支撐不住的企業選擇改變,有的投向互聯網,有的選擇逃離。像美的轉投小米、奧馬電器轉做互聯網金融,已經足以說明事實。
事實上,最近十五年來,冰箱行業整體的產品效能提高不到5%,行業的技術進步、升級緩慢,它原有的光榮與夢想只是搭載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順風車。大規模、低成本、低價格的傳統經營模式已經不可持續,冰箱廠家在溫水煮青蛙中錯失了轉向的機遇。
顛覆繼續,冰箱掀起生態戰爭
冰箱產業期待顛覆性的創新,冰箱廠家自身持續性創新已經難以解決行業發展死局,只有互聯網公司可能賦予傳統冰箱行業以新鮮的血液,顛覆整個產業格局。這是冰箱廠家必須重視的野蠻人,因為互聯網本身就在不斷地顛覆。
智能硬件行業早先奉行圈住用戶、流量導向的原則,作為爆款的產品邏輯,高配置低價格的模式成為行業通行做法,但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科技行業,沒有什么東西是一塵不變的。營銷打法已經從微利模式走向負利模式,這也預示整個智能產業將充分競爭。
智能手機是典型的戰場,小米高配低價的營銷模式使其2013年利潤率僅有1.8%,遠不如蘋果、三星的28.7%、18.7%。樂視進入智能硬件行業稍晚,打法更兇猛。首家、首次公布手機BOM(物料清單)價格,將硬件價格打到完全無利潤的邊界,并比逼迫小米降價。樂視后來居上、超過小米的超級電視,更是直接以每臺虧損數百元的模式搶占市場。
冰箱行業已經成為萬物物聯最后一塊處女地,新鮮智造等玩家發現機會,準備搶食市場,自然不會錯過。其打法也將顛覆小米、樂視的營銷打法,手段異常兇猛。這種競爭同陷入價格肉搏的冰箱廠家完全不是一個量級,行業性顛覆將帶來價值模式的顛覆與重塑。
前有阿里(“小智”)、小米、樂視、京東(“京東微聯”)蠢蠢欲動,后有新鮮智造等新玩家攜帶資本與技術呈洶洶之勢,冰箱行業已經形成了兩大陣營。而這場對決已經超出于產品層面的對決。新陣營對冰箱行業掀起的變革將會是革命性的、顛覆性,這將是一場生態戰爭。
有評論稱,以行業屬性來劃分的企業邊界將被打破,企業邊界將越來越模糊。一旦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冰箱、超級冰箱成為標配,冰箱的門體、容積、價格等維度將被打穿,將電視行業一樣打破企業的邊界,隨后,冰箱將成為智能生態鏈戰爭的新場地。
(新聞稿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