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舉辦的“聯結世界”2016 秒針系統廣告主峰會上,秒針聯合全球領先的匿名數字識別技術服務商Drawbridge發布了目前中國市場上唯一跨終端解決方案UserGraph。秒針系統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明輝表示:“今天推出的UserGraph是劃時代的,作為BAT以外的第三方第一次能夠把各種各樣碎片化的數據,在不侵犯消費者隱私的情況下徹底打通,真正應用到大數據營銷里面去。”
海量數據+領先技術,造就UserGraph
秒針大數據顯示,UserGraph每月覆蓋15億個穩定Cookie、10億個穩定設備(30億設備ID),使用用戶行為數據達到每日100億條,單次計算數據超過5000GB,相當于100部高清藍光電影的數據量。秒針單獨投入超過70個分布式節點用于UserGraph的計算,海量數據和大規模運算是跨終端識別得以實現的重要前提。
UserGraph結合了秒針的云計算技術和Drawbridge的領先算法,不依賴于強賬號體系,不需要QQ號、手機號等個人隱私相關信息,完全依靠匿名數據源,同時不受媒介資源的使用限制。它跨過BAT各自的生態體系邊界,給廣告主一個除BAT強賬號體系外的選擇。
目前UserGraph打通人數超過3億,準確率達到76%,這個結果由騰訊根據百萬級用戶QQ號抽樣驗證。隨著算法調優,準確度和覆蓋度還在持續提升中。秒針產品負責人高雅表示:“市面上很多公司聲稱的準確度比這個數字高得多。作為一家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技術公司,秒針關注的是在廣泛人群覆蓋的基礎上的可實證的準確度,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指標。”
UserGraph驅動DMP的變革
UserGraph應用的核心平臺是DMP。傳統DMP以ID為中心,所有人群標簽都落在ID上。例如一個人同時有3臺設備,傳統DMP可能通過3臺設備ID上不同的瀏覽、搜索、購買等行為給同一個人貼上截然不同的標簽。每個ID上極度碎片化的行為不足以給人準確的畫像。
而UserGraph可以把前述3個設備ID連接到同一個人的身上,更完整地看到一個人的長期行為,從而更準確地認識這個人。
傳統DMP的“用戶畫像”,只回答“Who”的問題,即用戶畫像。而秒針認為在“Who”之前還需要解決“What”的問題,即首先判斷流量是不是真人?是不是同一個人?在這兩個基礎問題搞清前,盲目在ID上做look-alike標簽是不夠科學的。秒針DMP中包含兩個基礎模塊UserPulse和UserGraph,分別回答了這兩個問題。這也是秒針DMP與市面上其他DMP的最大區別。
UserGraph從概念走向實際產品應用
目前UserGraph已在秒針的諸多產品中得到應用,高雅表示“秒針的跨終端不是在概念層面喊一喊,而是已經全面落地在秒針的產品中。從廣告監測產品到程序化投放AdServing、DMP,從媒介計劃優化產品到消費者洞察研究、Single-Source Panel,秒針已經準備就緒,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跨終端優化及計算服務。”
(新聞稿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