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自2016年1月15日,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普惠金融”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
本屆G20峰會中首次加上“數字”二字,所謂數字普惠金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互聯網+普惠金融,旨在通過技術驅動,使金融服務惠及每一個人,尤其是那些通過傳統金融體系難以獲得金融服務的弱勢群體。
麥芽數據創始人梁振邦指出,“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快捷支付等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范圍和效率,征信系統的完善、大數據風控的實施,更有利于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風險管理和精準性。”
然而征信體系是當下最大的“軟肋”,中國現有的征信系統覆蓋率僅為38%,金融征信體系不完善、征信基礎設施差、征信難度大、融資時間急等一系列問題,都將通過互聯網金融來彌補,正在成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力的方向之一。
“以央行為主導的征信系統在數據覆蓋面上不能滿足普惠金融發展的需求,需要借助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的征信公司共同完善。”麥芽數據創始人梁振邦表示,麥芽數據致力于提供大數據技術服務,數據接口可覆蓋全國70%人群,并通過搭建大數據模型,對數據進行多維度收集、清理、分析和與模型對接,形成深度信貸決策系統,為需求單位優化出高精準、模塊化的數據資料,成為傳統征信體系的有效補充。
此外,麥芽數據聯合付融寶共同打造的小額借貸產品麥芽貸,基于消費生態圈,為有資金需求的群體提供消費場景化的小額信貸服務,借助自主研發的大數據信貸決策引擎,將信用評估、產品服務、消費場景有機串聯,把金融科技轉化為金融生活。憑借強大的風控體系,麥芽貸上線不過半年,注冊用戶已超過百萬,每月提供近5萬筆的借貸服務,預計到今年年底每月借款項目超過10萬筆,受益人群覆蓋面預期可達上千萬。
據悉,《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共有8項,涵蓋了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的創新與風險、法律和監管框架、數字金融服務基礎設施、金融消費者保護以及數字技術和金融知識普及等內容。《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更是對包括賬戶的普及率、信貸的普及率、數字支付、網上支付、移動支付普及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標要求。這一系列的政策和指標意味著,對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研發將引起新一輪的競爭,而完善征信、提高風控也將為互聯網金融企業下一步布局要點。
(新聞稿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