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騰訊WE大會,著名宇宙學家霍金回答了騰訊從中國網友搜羅出來的諸多提問:有沒有什么問題是您到現在還沒有想明白的?如果可以穿越,您會選擇去往過去還是未來?
霍金引用了愛因斯坦的名言——這個世界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可以被理解的——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所在的宇宙廣袤而復雜,我想去往未來。因為從歷史中,我們已經了解了過去。”
“若有光”,騰訊舉辦的第五屆WE大會以此為主題,旨在寓意人類對若隱若現的未來之光的不舍追尋。騰訊邀請9位來自科技界、對未來極具洞察力的重量級嘉賓,在北展劇院與數千名觀眾一同分享他們眼中關于未來世界的模樣。
星際穿越,化光年成比鄰
“我們擁有可以毀滅自己居住的星球的科技,卻還沒有發展出逃離它的能力”, 近幾年來霍金一直關注著人類的星際遷徙。霍金在演講中認為,人類應該積極探索太空,尋找宜居星球, “這將徹底改變人類的未來,甚至會決定我們是否還有未來”。因此,他在去年推出了“突破攝星”長期研發計劃,目標讓星際旅行變成現實。在今年,“突破攝星”與歐洲南方天文臺攜手合作,進一步探尋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宜居行星。
“突破攝星”計劃希望利用郵票大小的納米太空探測器,以期能以五分之一光速(每秒6萬公里)、經過約20年的航行時間抵達半人馬座α星,并在到達后再經過約4年的時間向地球傳回信息。納米太空探測器包括兩部分:裝有通訊、攝像等設備的“星芯片”和厚度約為幾百個原子的太陽帆。
這一方案從理論上是可行的,但至少在目前,還沒有能力制造出飛行速度達五分之一光速的飛行器。
前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Pete Worden說,接下來在行星飛船主要攻關的難點,其中有一部分是它的激光推進器的部分,在三個月前開始征求相關的一些計劃以及方案,目前已經發出了這些計劃的邀約,這將最終完成飛船的推進力的部分。
“我們希望能夠在明年年初就能夠把相關的這幾個關鍵技術做些組合,能夠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最終這個項目是由7到8個不同的專家組或是技術組來完成。”Pete Worden說。
AI未來:最大威脅來自于人本身
“雨果獎”亞洲第一位女性獲得者郝景芳則分享了對于人工智能當下與未來的看法。她認為,綜合認知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自我決定的能力是當前人工智能發展道路上的三大難題,在未來更好的綜合性算法、技術突破及算力提高的支撐下,人工智能未來將有可能達到更高水平的智慧。“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更多地了解我們人自身,去理解我們人類自身的心智系統是怎么樣的。”
郝景芳認為,人工智能目前只是一個絕頂的武林高手,但對于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我們的頭腦里都是一個武林門派,我們學的更多是一種綜合處理,統一協調的系統性方法。人工智能對我們最大的威脅就在于,當我們過于依賴很多的數據系統以后,我們自己如果變得懶于思考、懶于自我反思,而讓我們自己的智慧退化的話,這是對人類最大的威脅。
敬畏好奇,答案就在不遠處
中國人對于科學傳統一向有著自豪的情感,這是一種產生羅盤、火藥、造紙和印刷“四大發明”的傳統,更不用說鑄鐵、負數、印度墨水等。
中國科學正在復蘇。最新自然指數(Nature Index)顯示,中國的高質量科研產出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
如今,國際頂級科學出版集團施普林格 • 自然中國區科學總監印格致在中國投身的事業正是“用世界眼光,助力中國的科學進步”。
11月4日,騰訊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進基礎科學發展這一共識的基礎上,連接科學與大眾,讓更多人了解前沿的科學突破與趨勢,也讓更多青年人熱愛科學。
作為世界最權威的自然科學類期刊的編輯,印格致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發問,好奇心有它存在的理由,一個人去思考永恒和生命的奧秘的時候,別人無法提供幫助,只能是敬畏。
探索未知,用科技定義未來
量子計算的起源與著名的“上帝不會擲骰子”有關,即量子力學的奠基人——愛因斯坦和玻爾的爭論,起因是為反對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
量子計算專家、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認為,如今計算機發展卻已經遇到了瓶頸,比如大家都能意識到的容量問題,它主要包括兩方面:一個是受到集成電路不斷做小的極限限制;另一個是原理的限制,即計算的瓶頸。而量子的世界卻可以克服這一限制。
姚期智稱:“對我來講最興奮的將來,就是我們現在兩個最熱門的題目,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可以結合在一起。” 他表示這種結合將讓量子計算機具有處理量子方程式的能力,讓人類更好的了解自然是如何創造了人類和人類智慧,姚期智說,這或將讓我們擁有讓大自然都意想不到的新物種創造可能。
而未來學家、發明家、著名“黑客”Pablos Holman也分享了他不拘一格的新奇研究。比如降低瘧疾感染率的滅蚊激光炮。起初他用激光束擊落蚊子,因為覺得這樣做很有趣,后來發現也許用激光打蚊子能挽救一些生命。因為在非洲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瘧疾,其中一半是兒童,這正是他為解決瘧疾問題所嘗試的事情。
比如颶風控制器。海面發出的熱能提供了能量,溫度上升,颶風行成。為了解決可怕的颶風,他在大海的海浪中放置了一個巨大的管子,制造出水泵效應,將水推入到幾百米深的底部,在那里熱水和冷水結合,海面溫度降低了,上升的氣流就減少了。管子基本上就是用做垃圾袋用的聚乙烯材料制成。還有扭轉全球變暖的系統、核廢料提供動力的裂變反應堆等等等。
“每一個來到WE大會的人,都應該看到新科技對解決我們周遭的一些問題所能夠帶來的影響。我們不能總覺得這些問題雖然存在,但是不發生在我身上,或者別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正如騰訊首席探索官(Chief eXploration Officer)David Wallerstein在演講中所說,“你的參與可以從先問正確的問題開始,到底世界上哪些問題讓你非常困惑,因為當你問了問題以后,答案就在不遠處。”
(新聞稿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