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氣APP領域的“AlphaGo”,墨跡天氣正在氣象預報行業掀起一陣新的颶風:日前,一組數據最新的檢測數據曝光了墨跡在AQI(空氣質量指數)預報上的準確率累積均值,其中1天預報準確率均值更是高達75.4%,為何能有如此出類拔萃的精準數據引發了行業極大關注。
近年來,隨著公眾對于霧霾等環境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于眾多天氣APP來說,如何精準預測空氣質量就成為集體訴求。墨跡天氣就是其中的典型樣本企業:作為全球最大的天氣APP以及全國最大氣象服務公司,其領先性將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應用到了傳統氣象領域,不斷突破傳統技術條件下形成的瓶頸,為用戶提供精準、智能的天氣預報體驗。
AQI預報1天準確率均值高達75.4%碾壓同行
2011 年,籠罩在中國眾多城市的霧霾第一次進入公眾視線,引發社會群體性關注。就在這一年,墨跡天氣APP的iOS 版本上線,首次領先行業新增了空氣質量指數等指標。在對空氣質量檢測深耕6年后,得益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墨跡天氣在這一領域的預報準確率遠遠領先于同行。
一份從2017年4月1日至6月14日的累計監測數據顯示,墨跡AQI預報準確率累積均值遠遠高于同類競爭者,其中1天預報準確率均值高達75.4%,而同類競爭者僅為60.3%,除此之外,墨跡天氣2到5天預報準確率均值分別為61.7%、59%、58.4%、58.8%,準確率曲線均明顯在同類競爭者之上。
據了解,墨跡天氣已經初步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包括短時預報及霧霾預測在內的精準天氣預報體系, 其中空氣質量相關監測數據全部來自最權威機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對于關心空氣質量的普通用戶而言,打開墨跡天氣 APP,除了可以直觀看到最實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外,點擊主屏幕溫度數字下方的空氣質量指標數據,可以進入空氣詳情頁,得到精準至小時的預報信息。
對比近年來多個版本的墨跡天氣APP發現,最新版本除了對空氣指數(AQI)的界面進行升級,更是新增AQI相機,五天逐小時預報同時,為用戶主動參與氣象播報提供平臺和渠道,隨時隨地秀出天氣。
隨著霧霾等空氣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墨跡天氣對于空氣質量檢測層面的投入與合作力度也在加大。
一個細節是,2017年3月17日,墨跡天氣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宣布合作,通過此次合作,墨跡天氣將會得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官方授權的各項空氣質量數據,未來雙方的合作重點還包括進一步擴大空氣數據發布范圍,增加區縣數據的發布等等諸多方面。
機器深度學習+大數據突破傳統氣象技術瓶頸
墨跡天氣對于未來120小時空氣質量指數的預測為何能如此精準?這要歸功于當前最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機器深度學習。
“墨跡天氣將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應用到傳統氣象領域,解決了許多傳統技術不能突破的瓶頸。”墨跡天氣內部人士介紹稱,以AQI預報為例,可以為用戶提供精準空氣質量數據、未來5天以小時為單位的精準預報、全球細膩的預報顆粒度、可視化展示實時動態數據等等。
墨跡天氣氣象團隊人士介紹稱,墨跡天氣采用的是精細化空氣質量預報系統,利用機器學習回歸算法,對每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進行建模,對歷史數據進行訓練以學習到空氣質量的變化與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聯系,從而對每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未來120個小時逐小時的空氣質量進行預測。
“這一算法對每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單獨建模,可以提供小時級別的精確預報,對未來每個小時各個站點的空氣質量進行預報,且更新頻率較高,可以達到一日內八次預報,精細度和準確率都較高。”上述人士強調稱,
其實,除了通過與氣候官方組織合作來獲取更多精確的數據外,墨跡天氣搜集數據的途徑還有兩種,一是通過“眾包模式”,利用用戶實時照片分享搭建了用戶地理位置UGC平臺,每天會收到數十萬用戶的實況天氣報告;另外是通過旗下智能硬件“空氣果”的工業級傳感器搜集天氣數據。
除此之外,墨跡天氣早已成立了自己的氣象研究院。目前這一團隊共有10人,其中短時預報團隊6人、數值模式團隊4人,團隊中高級研發人員3名,分別專攻深度學習和數值預報兩個領域。
“氣象研究院首先會搜集很多數據,做天氣預報,基礎數據很重要,關系到精準度。我們已經和美國國家氣候與海洋研究院以及歐洲、日本的氣象公司合作,獲得加工后的數據。”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曾如此對外表示。
如此看來,相較于工具性應用這一傳統標簽,墨跡天氣更可以稱作是一個天氣大數據平臺。資料顯示,在數據收集和處理方面,墨跡天氣擁有的用戶數量級每天融合后的數據達百億級,總數據量已經達到數千TB。
大手筆研發費用與科研實力持續投入 打造技術“護城河”
目前,在智能手機中,天氣類移動應用已經成為用戶普遍使用的移動工具應用。
據了解,當前市場上提供天氣類應用的廠商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為以墨跡科技為代表的獨立廠商,主要依托市場渠道進行推廣,依靠產品體驗和功能吸引用戶;另一類為互聯網巨頭及硬件廠商,主要依托自有渠道進行推廣,借助渠道資源優勢獲取用戶,如蘋果iOS系統的內置天氣應用、華為天氣、MIUI 天氣等。
隨著用戶對氣象信息實時性的需求不斷提高,天氣應用廠商要想脫穎而出,就需要不斷增強技術能力,從而保證產品的高并發處理能力和響應速度。
以短時預報為例,借助于并行計算技術,墨跡天氣可以提供精準到方圓500米以內、未來2小時的分鐘級預報,這是常規預報無法比擬的,在同類天氣APP中也是出類拔萃。
能夠持續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拓寬技術護城河,在于墨跡天氣近年來對于研發的大手筆投入。公開數據顯示,墨跡天氣在2014年、2015年研發費用占營收占比分別為24.16%、20.24%,其中2015年研發費用更是高達2530.4萬元,僅2016年上半年,就又砸下1783.59萬元研發費用于技術開拓。
與國內諸多行業巨頭的研發費用占比相比,墨跡天氣超過兩成的研發占比數據可謂鳳毛麟角。以華為為例,這家以研發見長的企業2016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為14.6%。如果再將這一數據放置于整個新三板企業中,更能突出墨跡的“大手筆”:2016年5072家公布研發投入費用的新三板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僅為3.71%。
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墨跡天氣已經形成一支專業性強且運作高效的大數據及研發團隊,有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墨跡天氣團隊涵蓋服務器端開發、客戶端開發、硬件開發、大數據算法等領域的優秀研發人員多達156人,研發人員占比達70.59%。
用戶呼吸的每一口空氣,墨跡都試圖精準預測。在墨跡天氣看來,搭載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提供精準的120小時空氣質量預報數據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仍將在這一領域持續加大投入力度。
(新聞稿 201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