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檢索:CPU-硬盤-內存-主板-顯卡-MODEM-聲卡-網卡-光驅-鍵盤-鼠標 顯示器-掃描儀-打印機-數碼相機-攝像頭-音箱


您的位置:首頁>>中關村手記>>詳解磐正EP-4PDA2+主板的串行ATA技術(圖)
http://www.thethirdmedia.com   http://www.thethirdmedia.com


詳解磐正EP-4PDA2+主板的串行ATA技術(圖)


 

    (雙敏電子提供)如今,許多知名的主板生產商的產品越來越體貼用戶,并在銷售主板的同時給予用戶最大的實惠。最近著名電腦硬件供應商UNIKA雙敏電子推出的,由臺灣EPoX磐英科技生產,采用英特爾 i865PE 芯片組,支持 800MHz 高速前端總線的主板——EP-4PDA2+就是一款絕對實惠的高性能多功能主板!在EP-4PDA2+上集成的Serial ATA(串行ATA)技術就是以往只有在高端產品中才具有的一項功能,如今由EP-4PDA2+帶給了廣大的普通用戶。但也許有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串行 ATA,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EP-4PDA2+的串行 ATA技術。
   EP-4PDA2+ 的串行 ATA接口數量達到了四個之多,換句話說就可以連結四個以上獨立的串行 ATA接口硬盤,這都要歸功于所使用Silicon Image 3112A的芯片。

詳解磐正EP-4PDA2+主板的串行ATA技術(圖)

Silicon Image 3112A芯片

   Silicon Image公司的這款串行ATA芯片是非常出名的,有不少知名主板商都是采用的這款芯片,并受到許多用戶的贊賞!
   串行 ATA與目前廣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前硬盤所有的ATA接口類型都是采用并行方式進行數據通信,因而統稱并行ATA。而串行 ATA,顧名思義,也就是采用串行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可能有許多人會疑問,采用并行ATA方式好好的,為什么要“憑空”推出一個串行 ATA呢?串行ATA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他又有哪些優點呢?
   追尋串行 ATA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年初。也就是在IDF2000(英特爾開發者論壇)上,英特爾公司當時已率先提出了串行ATA的概念。當時主要的想法是——傳統的并行ATA接口類型雖然還有一定的發展余地,但并行ATA所支持的最高數據傳輸率不可能無限制地提高,而隨著用戶對硬盤接口帶寬要求越來越高,必將會有耗竭的日子。因此,英特爾公司考慮干脆另換一種數據傳輸模式,高起點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所以串行 ATA的初步設想就由此誕生!
   串行ATA的初步設想的誕生到現在該技術的實際應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看來串行 ATA也在逐步取代并行ATA,但相對并行ATA,串行 ATA由有哪些優勢呢?
   首先,串行ATA的數據傳輸率比并行ATA高,因此將為用戶帶來更加“極速狂飆”的體驗。最明顯的一點,在SATA1.0中就能達到150MB/s的突發數據傳輸率,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標準ATA/133所能提供的最高數據傳輸率更高一籌。而從串行 ATA發展藍圖中可以看出,串行ATA最終將實現存儲系統突發數據傳輸率為600MB/s。這確實很令我們激動不已,假想一下,如果硬盤有高達600MB/s的數據傳輸率就不會有人老抱怨自己的硬盤是目前系統的瓶頸了。
   其次,串行ATA在系統復雜程度及拓展性方面,是并行ATA所無法比擬的。因為在Serial ATA標準中,理想狀態下只需要四支針腳就能夠完成所有工作,第1針供電,第2針接地,第3針作為數據發送端,第4針充當數據接收端。另外由于Serial ATA使用這樣的點對點傳輸協議,所以不存在主/從問題,并且每個驅動器是獨享數據帶寬(如圖4所示)。由此它就能為用戶帶來以下幾大好處。第一、用戶不需要再為設置硬盤主從跳線器而苦惱;第二、由于串行ATA采用點對點的傳輸模式,所以串行系統將不再受限于單通道只能連接兩塊硬盤,這對于想連接多硬盤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第三、由于串行ATA的連接線相對于普通的并行ATA連接線要細小很多,所以有利于機箱內的散熱。第四、由于目前的并行ATA電纜物理長度不得超過40厘米,而Serial ATA電纜數據線可以有1米多長,這樣就非常有利于硬件設備的連接。第五、串行ATA還支持硬件的熱拔插。

詳解磐正EP-4PDA2+主板的串行ATA技術(圖)

EP-4PDA2+

   由以上特點看出串行ATA取代并行ATA技術確實是指日可待的,同時UNIKA雙敏電子現在推出這款EP-4PDA2+,也是其“一切產品都是供用戶所需”的銷售理念的充分表現!(雙敏電子提供 2003-07-16)

[點擊關閉此窗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