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希捷公司一直在中國推行一項有重要影響力的售后服務政策:實施硬盤保修期兩年內以舊換新。具體說來便是,凡中國消費者在中國區域內購買的希捷硬盤,自購買之日內起兩年內如出現非人為故障,希捷公司均將提供無償更換同型號全新硬盤一塊。此舉一出,在贏得眾多消費者稱許的同時,也有一些爭議浮出水面,認為“三年包修變兩年換新”是一種售后服務的倒退。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
集成時代:兩年已成界定產品優劣分水嶺
眾所周知,在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數碼產品的高度集成化、智能化、微縮化已呈主流趨勢。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便是“所有的硬件都固化在一塊電路板上、甚至都含在一個芯片中了”。在這種大制造、大集成的態勢之下,IT產品的應用生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如今,眾多廠商的市場銷售及售后反饋已經證明,對于新時期出品的數碼類產品而言,兩年已成為鑒定良品的一個時間坐標,一般而言,消費者購買的3C產品,如果兩年之內沒有出現非人為故障,通常意味著其已經順利通過消費者實用環境的嚴格檢驗,在自然壽命到期之前,該產品都應正常運轉與工作。反之,兩年之內如果一件新品在使用中發生問題,就表明該產品存在一定天然缺陷,即便對其進行維修,其內置核心部件也很難修復如新。因此,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判斷一個產品是否優良,兩年的使用期將是最好的證明。
拷問良心:三年保修與兩年換新的背后博弈
“兩年定估優劣”,對于這樣一個業界皆知的事實,顯然消費者并不完全了解。因此,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廠商都應該以足夠的誠意面對新時代IT產品售后的新變化。保修并非不可以,但上述已提到,如今的IT產品都具有高度集成與智能微縮的特征,這也意味著某一部件出了問題,便會導致“一損俱損”的狀況。那么,廠商在提供售后服務時,究竟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還是對內部核心部件進行整體更換,令其煥然一新,這便成了問題。
目前市面上流通不少所謂“良品硬盤”,就是返廠維修后重新流入市場的。雖然維修好的硬盤依然可以使用,但是對消費者來說,畢竟不如新品用得踏實。此外,無良渠道將良品盤冒充新品出售的事情屢見不鮮、層出不窮。顯然,與其如此,不如直接為消費者更換對等型號的新品。如此,無論對消費者,還是廠商,都是個雙贏的結果。
然而,對于這樣一種皆大歡喜的處理方式,并非所有廠商都接受。現在看來,它們之所以仍然死抱著“三年保修”的舊有售后觀念,歸根結底,其實仍然是基于經濟利益上的考量。畢竟,兩年換新,便意味著已經賣出兩年的產品所獲得的物質收益,有可能隨時化為烏有。顯然,這是許多廠商難以接受的。而這背后,也反映了這些廠商對自己產品質量的不自信。
如今,希捷在中國區率先主陣,主動出擊。不僅將使消費者更了解到硬盤的使用特性,享受到更優質的售后服務,也必然會引發硬盤市場特別是售后服務的變局,加速劣質硬盤的市場淘汰。這對優質硬盤供應商和消費者來說,自然都是一件好事。
(新聞稿 20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