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07-06-14(中國商業電訊)-- 易觀國際對B2C市場規模的研究表明,2007年第1季度B2C的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0.2億元,與2006年第4季度基本持平。
當當網宣布地處北京南五環的新物流中心建成,將于五一期間啟用新的物流中心。當當網稱:新物流中心不僅面積增大,在硬件和軟件上也有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物流中心運作能力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了配送錯誤率,預計配送錯誤率將減少一半以上。
4月23日,卓越網宣布推出一項新的功能——“拆分訂單服務”。一旦用戶選擇“拆分訂單”服務,將先行發送有貨商品,而預售商品將在到貨之后再次發售。5月18日,卓越網正式宣布其華南區廣州運營中心正式啟用。結合設立于蘇州、北京兩地的運營中心,卓越網已完成了全國貫通運營的戰略部署。
易觀國際的研究認為,2006年中國B2C市場已更趨于理性,市場突變的可能性不大,市場呈現三大特征,值得關注。
B2C的理性首先表現在宏觀上——市場激烈的起伏已經消退。根據易觀國際的研究,2006年B2C市場的整體發展相當平穩,從該年2006年第1季度的8.54億元,增長為2006年第4季度的10.3億元,平均增長率約為7%,而此前在2005年第1季度則比2004年第4季度增長了37%。從2006年的趨勢看,B2C大規模膨脹的泡沫幾不存在,且各廠商既未獲得數量巨大的投資,也無重要廠商崩盤,市場在理性中緩慢上升。
其次,B2C的理性也體現在業界心態的成熟。對于B2C模式,互聯網玩家們已經清楚的意識到,它既無法具備網絡效應所帶來的鎖定(典型如C2C),也不可能僅僅依靠販賣虛擬用戶體驗就能獲得收益(典型如如網游和QQ)。B2C無可改變的“鼠標+水泥”模式意味著規模化和成本決定著一個B2C廠商的市場份額和前途。這使B2C行業本身少了很多投機的誘惑以及競相追捧的熱鬧,留下的則是廠商實實在在的在積累用戶,增加品類,以及壓縮成本上的全力以赴。
最后,用戶也正趨于理性。一方面,用戶開始認識到什么是B2C能夠帶給他們的,對于書籍,數碼產品等典型的同質化商品,用戶越來越認同這種購物方式;另一方面,用戶開始增加對有實力的B2C廠商的品牌認同及信任感,也開始學會對于欺詐和風險的防范。這使B2C用戶的數量迅速提升。根據易觀國際的研究,B2C注冊用戶數從2006年第1季度的6853萬迅速增長到2006年第4季度的9409萬37%
市場格局穩定中蘊含變數
由于市場進一步趨于理性,格局突變的可能性很小,“寡頭+長尾”的格局正牢固的支配著市場。根據易觀國際的研究,2006年第1季度,B2C市場前兩位的廠商“當當網”和“卓越網”超過了全部B2C市場份額的1/3,其中當當網占26.35%,卓越網占11.02%。而到了2006年第4季度,這一情況仍未有顯著變化。事實上,當當網和卓越網占2006年全年B2C市場份額的29.74%,其中僅當當網就占到了18.69%,二者始終保持市場前兩位。
另一方面,用戶也集中在領先的兩個廠商之中。從累積注冊賬戶數看,截至2007年第1季度,當當網擁有1295萬注冊用戶,占19%的用戶份額;而卓越網也擁有1087萬注冊賬戶,占16%的用戶份額,二者之和占到了全部B2C市場注冊賬戶總量的35.3%。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這兩個重量級玩家,其他廠商所占市場規模則不在一個量級。例如,排名第三的云網,其市場份額僅占2006年全年的約5%,用戶份額僅4%。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B2C市場上超過5萬個廠商的市場份額均不超過1%,但總量卻占據了該市場50%左右的市場份額,使B2C市場呈現出典型的長尾分布。
易觀國際認為,盡管寡頭占有B2C市場的關鍵份額,但其地位將肯定受到挑戰。最大的威脅自于C2C平臺向B2C模式的遷移。C2C平臺上一部分固有的賣家(C)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實力日益增強,成為具備規模的大賣家(B),而另外一些本身即為B的商家也進入C2C,使C2C成為一個兼具個人賣家(C)和專業賣家(B)的包容平臺,其商品品類的豐富程度、搜索功能以及比價功能必然將沖擊傳統B2C廠商,并敦促其進一步深挖固有優勢。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寡頭B2C也在2006年開始悄然嘗試平臺業務,以自己龐大的用戶基數為基礎,在自己的網站上為其他互補業務的長尾B2C商家提供營銷空間。以當當網為例,當當網開展的“店中店”業務在2006年已經入駐了近2000個專業網絡商戶和大商戶,分在20個品類,日成交額已約200萬人民幣。
盡管部分小B2C廠商開始依托寡頭B2C廠商,但絕大多數B2C廠商還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中經營,其中傳統線下商戶向線上擴展占據了主要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線下商戶并非是向線上遷移,而是以B2C電子商務作為其另外一個補充渠道。另一方面,長尾中純粹的B2C電子商務網站正在減少,主要原因在于其規模難以擴大,導致成本無法通過規模經濟降低或分攤,并導致盈利的困難。
用戶深度仍待挖掘
易觀國際發現,2006年B2C用戶群體還呈現非常明顯的集中,用戶質量還有待提高。
首先,用戶年輕化現象仍未改變。在易觀國際對隨機抽取的7075個用戶的調研中,49.33%的用戶年齡不超過20歲,而30歲以上的用戶不超過8%。其次,用戶的身份仍以沒有明顯收入來源的學生為主,占全部調查用戶的48.96%,其中在讀高中及以下學生占35%。再次,用戶平均消費金額仍不理想,2006年全年消費不超過200元人民幣的用戶竟占到46.88%,而年消費超過1000元的用戶僅占17.88%,這說明用戶潛力仍待挖掘。
不過,樂觀的方面是,26歲~35歲的B2C用戶占全部用戶的16.22%,而兩年前的同樣調查顯示這一數據不足10%。這說明,B2C用戶的平均年齡正在增長,那些在年輕時有過B2C購物經歷的消費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并未放棄這一給他們帶來更多便利的購物渠道。因此,對于B2C廠商而言,如何滿足現有年齡群體用戶的需求以及挖掘實力客戶(30歲以上,年收入超過6萬元的客戶),尤其是提升實力客戶的體驗,應該成為眾廠商2007年的主要努力方向。
調查還顯示,誠信度(包括產品質量及商家誠信度)、物流、商品價格和付款方式是用戶最關注的四點體驗,分別占90.04%,51.45%、43.55%和31.72%的關注度。傳統B2C廠商已經開始在這些方面進一步發力。其中在今年的5月1日,當當網啟用了新的更現代化的物流中心,以提高其配送速度和誠信度;卓越則在4月份推出了拆分訂單服務,并增加了物流中心,其用意與當當網完全一致。
對居于領導地位的B2C廠商:
1. 對當當網和卓越網而言,誠信度不僅僅體現在支付交易環節,是否能夠按承諾、完好的將貨品送抵用戶也是重要一環。由于B2C目前還沒有增加如C2C平臺常用的信用中介工具,因此在用戶付款之后,讓用戶在期望范圍之內交付貨物對用戶體驗的改善至關重要。
2. C2C平臺無可撼動的綜合商品能力對追求大而全的B2C廠商而言是極具沖擊的,因此B2C應尋求自身的優勢領域。相對于C2C,B2C的優勢在于比C2C上單一賣家更具規模優勢,并因此能夠帶來的商品的更低價格。另一優勢在于,B2C的公信力和維護公信力的手段都要優于C2C廠商。
3. B2C平臺化,即吸引其他B加盟自己的B2C網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思路,能夠增加品類,并增加非主營業務的收入。不過對加盟商戶的資質和可能產生的風險要加以評估。
4. 吸引實力客戶應逐漸成為B2C平臺市場策略的重點。而在這一領域,目前起步時間不長的網上和網上金融服務已經表現出強勁活力,值得關注,而其他潛力領域也應注意發掘。
對長尾B2C廠商:
1. 專業化和實體化(即擁有實體店鋪)的B2C模式要優于純粹的在線B2C模式。
2. 社區化的B2C網站具有機會,物流和誠信度兩大門檻對社區化B2C網站而言相對較低。
3. 如果沒有任何獨立操作B2C網站的經驗,加入C2C平臺不失為一個選擇,但缺點在于,可能會立即陷入價格競爭和失去關注焦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