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知名大學的教授,三尺講堂上侃侃而談之余,臺下熱衷于在佛教中追尋靜謐;他是萬科的高管,工作時拼搏不在話下,但生活中的他更希望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真正享受下生活。在2015中歐-金立“超級續航”領袖思享會上,就“成功與時間”之間的關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雷泉和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譚華杰的分享給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思想碰撞。
“成功是時間的藝術”,只要在成功的路上,只要你有信心、有勇氣就好。正如金立。在功能機轉向智能手機的歷史洪流中,就連當日看似不可戰勝的手機老大也難逃被收購的命運,而深耕手機市場13年之久的金立則始終堅持專注、創新、超級續航,在眾多國產手機品牌中,撐起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王雷泉:學佛無他,做減法而已
他,既能在三尺講堂上氣宇軒昂,侃侃而談,亦能在哲學宗教中追尋靜謐,回歸本真。他不尚空談,不作違心之論,力圖以史料和事實表達對中國佛教的反省與前瞻。在2015中歐-金立“超級續航”領袖思享會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雷泉教授指出,佛教有一套獨特的真理,緣起論的真理是被任何其它哲學、其它宗教所不具備的。
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時空和世界的呢?王雷泉認為,蘇東坡所說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是佛教對世界的基本判斷——難全者苦也。所有凡俗生命要經歷著惑、業、苦的流程。
王雷泉認為,生命的存在就是我們選擇的活動。現在所造的三世因,決定了我們來世的結果,如此周而復始。我們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當中不斷的輪回,我們行為的善或惡等決定著我們不同的歸屬。
“眾生的苦難、六道的輪回、皆由眾生之業因而生起。而六道里唯有人道既是造業的主體,也是受報的載體。”在王雷泉看來,一切取決于自己,人必自重而后佛菩薩重視之。如果覺得自己的境遇不好,那么你就改變環境、改變造成自己這個狀態的條件,那么就可以心想事成。
王雷泉指出,整個世界的發展,佛教引入了道德上的價值判斷,也就是世界的產生發展以及生命的生老病死,都跟我們道德上的善或者惡等相關,所以要真正能夠掌握我們自己命運的要靠我們自己。
“生命如果是一個公司的話,煩惱就是公司的老總。”王雷泉認為,學佛無他,做減法而已,讓菩提成為我們生命的主宰,所以禪的宗旨就在于心靈的智慧,目標就是通達生命和世間的實相,讓在當下的世界生活中獲得自由。
盡管佛教都或多或少地根植于每個人的思維中,但有現場聽眾提問指出,當代的很多社會問題大家都將矛頭指向中國人缺少信仰,佛教對塑造中國社會的信仰究竟能產生什么作用。
王雷泉認為,所謂的國人缺少信仰,信仰指的是共產主義信仰。事實上,共產主義信仰跟宗教信仰之間不是不能協調的。王雷泉一個學生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我們完全可以白天聽大胡子(馬克思、恩格斯),晚上聽光頭(釋迦牟尼),他們兩個是可以結成戰略伙伴的。
最近習馬會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王雷泉頗感興奮。“臺灣的圣嚴法師講過一句非常有智慧的話,臺灣和中國早就統一了,統一在中國的佛教。中國佛教的發展會對兩岸的統一會起到非常好的整合,我們以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和精神博大的圓融智慧的佛教來智慧、來統一,并且走向世界。”
譚華杰:生活可以更優雅一點
從2001年加入萬科、2004年任萬科首席研究員,到2009年任董事會秘書至今,2015年兼任集團高級副總裁,十余年的萬科生涯,使得作為“另類高管”的他有著對此次活動主題獨到的見解——不成功,是時間的藝術。
面對如今的創業熱潮,許多人覺得80后、90后不如60后、70后靠譜,而靠譜需要經過時間的積淀。然而,譚華杰表示:“60后、70后能不能給自己一條退路,同時給80后、90后一條活路呢?能不能做一些我們以前沒做過的事情,把我們原來做的事情的機會留給更年輕的人呢?”對于60后、70后而言,到了35-40歲,真正能夠享受生活的時間也就二十年,最多三十年,“我實在想不出有多大的意義”。
一方面,譚華杰認為應該給80后、90后成功的機會,而“我們可以給自己倒杯茶,讓自己過得稍微閑適一點”。另一方面,他也拋出對60后、70后在這場游戲中的競爭力的擔憂。“60后、70后最大的優點是能吃苦,像我完全可以做一件自己根本不愛的事情。但是,未來的商業需要更多新的東西,需要完全不同的、打破常規的方式。”
一個年輕媽媽僅用六個月學習中國話,就可以從剛開始極糟糕的水平,達到近乎國畫科班出身的水準。譚華杰認為這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是普通人都能夠做到的,不是必須要有超人的天賦、名師指點或特別的運氣。“她內心深處有一點點對于未來不甘心于柴米油鹽,有一種愛好能夠堅持的韌性。”
除了鼓勵大家生活得更優雅一些,譚華杰還認為“可以更任性”。他表示,無論是早前所說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如今廣為流行的“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這些都是很多70后沒有享受過的一種生活態度。
(新聞稿 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