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4歲童工在廣東佛山南海猝死”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童工”這一問題也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早在2002年,國務院就頒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然而,童工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童工屢禁不止原因何在?網易新聞《熱觀察》在跟進了童工的生存現狀后,推出深度報道——《光靠禁止和遣返,根本救不了童工》。該報道從童工的生存實際出發,深入分析了童工問題難以根除的癥結所在,其深刻的洞察與思考,打破了人們的固有思維模式,為解決童工問題帶來了新的啟發。
報道指出,生存現狀堪憂是使童工走向非法務工的主要原因。政府機構單純地禁止和遣返可能會切斷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導致他們的境遇惡化,甚至帶來家庭的災難。同時,網易新聞認為,強制赤貧家庭送兒童上學是不現實的:雖然目前官方推出免費午餐等補貼項目,但若從童工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出發,免費午餐補貼遠遠不能填補童工作為一個勞動力的費用,更無法抑制住童工家庭將兒童送出去打工的沖動。
此外,網易新聞還援引了國家統計局數據,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貧困發生率為4.99%,2013年卻上升到了8.56%。部分農村可謂越扶越貧,進而成為童工的重災區。不僅如此,政府對民間辦學的打壓,將兒童留在家鄉的最后一條路堵死。在網易新聞看來:“比起留在家鄉無學可上,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外出當童工竟然成了一個不那么糟糕的選擇。”
正如網易《熱觀察》欄目所分析,現有的固有思維方式和常規的救助政策,對于童工家庭而言并非行之有效,反而使得童工的產生和存在成為一個無解的死局。在報道推出后,許多網友紛紛給《熱觀察》留言表示:救助政策不應止步于:“禁、限、罰、封、停”,社會各界都應突破固有思維,從根本上對弱勢群體提供幫助。
據了解,網易原創內容一直非常關注弱勢群體,相應的深度報道常因筆觸犀利,洞察深刻而引發熱議。在《中國互助獻血:愁死病人,養肥血托》等報道中,網易原創團隊大膽揭露血販子劣跡,為患者發聲。在《廢了勞動合同法,經濟就好了?》報道中,網易原創團隊客觀分析中國經濟現狀,提出“只是調整《勞動合同法》對提振經濟遠遠不夠”等結論。網易新聞擅長對社會問題本質的探索,常能深入分析表象下的原因,從大局出發,不斷為維護弱勢群體權益提出建設性的思考。
細數網易的原創欄目,《路標》、《熱觀察》、《回聲》等,無不以獨到的新聞視角吸引著大批擁躉。可以說,原創內容始終是網易新聞的一個標簽。網易原創報道,通過對熱點現象背后原因的探究,有理有據的分析,讓熱點事件褪去了“熱”的短暫性,揭示出熱點背后深刻、持久的經濟、社會、文化緣由,展現出網易新聞原創內容的特有魅力。
(新聞稿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