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鐳9000技術與市場狀況概述
ATI鐳9000的推出可以說是巨大的市場成功,就在我們發布這篇評測文章的時期,多家廠商的鐳9000顯卡已經推向市場,中端的價格、高端的性能不但讓nVidia感受巨大的壓力,就是ATI本家的鐳8500也不能不降價求生,特別是迪蘭恒進的鐳姬殺手鐳9000超值標準版殺出的599元低價對整個顯卡市場形成了巨大沖擊。鐳9000(Radeon 9000,R250)受到市場的巨大關注、受到廠商的熱情推介,很大程度上源自ATI鐳9000圖形芯片的嶄新設計,特別是它繼承了鐳8500(Radeon 8500,R200),具有頂點光源著色處理單元(Vertex Shading Unit)和像素著色處理單元(Pixel Shading Unit)。我們也將在后續的章節中對這兩個單元的處理能力與鐳8500進行對比測試。
與鐳9700和鐳8500不同,鐳9000是中端定位,這樣,鐳9000天然就與nVidia Geforce4 MX敵對,很明顯,鐳9000是鐳7500(Radeon 7500)的替代產品,不過,鐳9000這次擁有相當多的優勢,比如,鐳9000支持DirectX8.1,而GeForce4 MX仍使用純DirectX 7架構;另外,相對鐳9000的硬件像素著色單元,GeForce4 MX只能用軟件來仿真。
雖然鐳9000是代替鐳7500實行中端市場定位,但是鐳9000的性能相當出色,雖不及鐳8500,但明顯強于先前的鐳7500(Radeon7500)。按照ATI的計劃,鐳9000系列具有標準版、PRO版、LE版,不過現在市場上看到最多的是標準版和PRO版,關于ATI、nVidia相關圖形芯片產品的技術參量問題請參考下面的數據:
從上面的列表,讀者朋友們可以發現,鐳9000芯片采用0.15微米工藝,具備4條渲染管道(Pixel
Pipelines,像素處理管道)。但和鐳8500不同,鐳9000每個渲染管道只具備一個材質單元,而鐳8500具有2個材質單元,另外,我們注意到,ATI的顯存帶寬改進技術Hyper Z Ⅱ也從鐳8500繼承到鐳9000,我們注意到MX460、鐳9000、鐳9000PRO芯片都集成TV
Encoder,這使得他們三者都不需要擴展芯片就可實現視頻輸入和DVI顯示功能。
相對nVidia的Geforce系列,ATI的鐳系列在圖質上具有領先優勢,在鐳9000中,這個優勢得到繼承,首先鐳9000采用了新一代T&L技術,而且鐳9000繼承了鐳8500成熟的TRUFORM CHARISMA ENGINEⅡ和PIXEL TAPESTRYⅡ技術。
從上面的圖表還能看到的另一個明顯的區別是,鐳9000的每個渲染管道的材質單元只有鐳8500的1/2,為了彌補這個“損失”,鐳9000每個材質單元的材質數變成鐳8500的2倍,也就是從鐳8500的每單元3個材質變成了鐳9000的6個。由于鐳9000每個時鐘周期運行的材質單元只有鐳8500的1/2,因此在材質填充率測試中,鐳9000將比鐳8500明顯慢,在后續的測試中也證實了這個問題。
下面,我們將對兩款市面上流行的鐳9000顯卡進行測試。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鐳9000芯片內置有TV
Encoder,但是依然有大型顯卡廠商并不在鐳9000顯卡上集成DVI、TV-OUT支持,以求進一步降低成本刺激市場消費。(待續)(第三媒體網
2002-09-23)
鐳9000技術與市場狀況概述
幾款流行的鐳9000顯卡概觀
測試軟硬件平臺配置與測試設置
鐳9000性能測試:QUAKE3測試
鐳9000性能測試:3DMARK2001 SE(330)測試(NO FSAA)
鐳9000性能測試:FSAA測試
鐳9000性能測試:顯卡性能細微差別測試
鐳9000性能測試:OPENGL性能專業測試(VIEWPERF V7.0)
鐳9000超頻測試:超頻極限測試
鐳9000超頻測試:超頻的性能提升
鐳9000顯卡測試:超頻穩定性測試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