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式電腦的各類配件中,硬盤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既低調同時又十分重要。雖然在輿論關注度上,CPU、顯卡往往占盡風頭,但作為最終工作成果的數據,其存儲、讀取和寫入都需依據硬盤才能實現。也正因為如此,在售后服務上,硬盤也表現出與其他硬件大不一樣的特性。
近期,推行了一段時間的希捷家用硬盤的“兩年換新”售后政策再次引起了業內的關注:有人認為將“三年保修”變成“兩年換新”,是變相的服務縮水;也有人認為硬盤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對于消費者來說,“換新”比“保修”更好,因為不管怎么修,也不如換一塊全新的硬盤更好。那么,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先弄明白硬盤的維修是咋回事。
懂行的人都知道,在電腦配件中,硬盤是最難修的。一般來說,硬盤的缺陷大致分為六大類:①壞扇區(Bad sector),也稱缺陷扇區(Defect sector);②磁道伺服缺陷(Track Servo defect);③磁頭組件缺陷(Heads assembly defect);④系統信息錯亂(Service information destruction);⑤電子線路缺陷(The board of electronics defect); ⑥綜合性能缺陷(Complex reliability defect)。而每一類問題的發生,對于用戶來說都意味著極大的麻煩。
由于技術門檻所限,硬盤都是返廠維修。換句話說,所有出問題的硬盤,無論是希捷還是西數,都需要送到國外去修理。一般是經銷商收集壞盤,送到上游供貨商處,再由供貨商統一返給總代理,而總代理則負責將壞盤送到國外進行維修。知道了這個流程,就能夠理解為何自己的硬盤壞掉,往往需要10天甚至一個月的維修期了。
前面也說過,硬盤的維修比較困難,其維修過程比較復雜,這里不做過多描述,簡單說,廠家會對返廠盤片表面按物理地址全面掃描,檢查出所有的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區,并將這些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區按實際物理地址記錄在永久缺陷列表中。之后,系統調用內部低級格式化程序,根據相應的內部參數進行內部低級格式化。在內部低級格式化過程中,對所有的磁道和扇區進行編號、信息重寫、清零等工作。在編號時,采用跳過的方法忽略掉記錄在永久缺陷列表中的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區,保證以后用戶不會也不能使用到那些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區。
由此不難看出,硬盤的維修確實有很高的技術門檻。而且,還有一些問題,是維修話題之外需要考慮的。首先是時間成本,在10天乃至1個月的維修期內,用戶是無法使用硬盤的;其次是運輸過程的顛簸,往往會引發二次維修,也就是說,修好的硬盤在返給用戶手中的過程中,也可能再次損壞;最后其實是個運氣問題。現代電子硬件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基本都經久耐用,如果有問題,則往往在最初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如果用過一定時間沒有問題,則很可能就一直用下去了。
考慮到這幾個方面的因素,硬盤產品應該是“換新”更劃算了。貌似兩年比三年少了一年,但如果用戶可以立即到手一塊新硬盤,既避免了維修期的長時間等待,同時也避免了維修后產品的二次損壞。最重要的是,又到手了一塊嶄新的硬盤。這個賬,其實不難算。
(新聞稿 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