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消費者在選購攝像頭時,都有這樣的疑惑:市面上往往可見號稱“200萬像素”,甚至“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售價僅100多元,似乎是物美價廉的上佳選擇。但實際使用時,卻發現這些攝像頭的成像效果,有時還不及30萬像素的產品。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破除“唯像素論”迷信
從理論上說,像素值是攝像頭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像素值越大,成像質量越好。但實際應用中,像素值并不能和圖像效果劃等號,這是因為攝像頭工作時會受到其他設備數據傳輸能力的限制。
首先是USB帶寬的限制——目前攝像頭采用的主流USB接口是1.1規范,數據傳輸能力有限,在640x480(也就是常說的30萬像素)模式下剛剛能夠滿足25fps的數據傳輸帶寬要求,最大只能傳輸800x600(48萬像素)模式的視頻圖像。
或許大家會問,現在USB2.0接口已經在PC上得到廣泛應用,為什么攝像頭不使用USB2.0來傳輸數據呢?要知道,攝像頭不同于數碼相機,它不是以拍攝靜止圖像為主,而是應用于網絡的視頻交互,這就意味著它的性能必然受到網絡傳輸能力的限制。以國內的網絡帶寬而言,512Kb--2Mb ADSL僅有50KB/s的實際上傳能力,也就是說,就算攝像頭有更好的成像能力并用USB2.0接口傳輸到PC中,在實際視頻聊天時,對方能看到的也只是延遲的影像,視覺效果如同看幻燈片。因此,在家用級寬帶接入支持下,USB1.1和USB2.0在攝像頭使用中根本沒有差別。當然,如果有朝一日,網絡運營商能為普通用戶提供更高的帶寬,可以相信,攝像頭廠商必將廣泛采用USB2.0接口來傳輸圖像。
了解了以上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現在市場上的主流攝像頭,很少采用50萬像素以上成像元件的道理了。因為更高性能的配置得不到網絡帶寬的支持,只是鏡花水月。
以愛友科技( http://www.ivu.com.cn )新近推出的W系列“天王星”攝像頭為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中星微305芯片 + CMOS圖像傳感器,擁有30萬物理像素,經軟件插值可達到130萬像素,使用USB1.1接口。使用這樣的方案,一方面,愛友W系列“天王星”在640*480的捕獲幅面和25fps的采樣頻率下,可以保證視頻的流暢、平滑;另一方面,“天王星”價格低廉(市場價不到100元),可說是將性價比發揮到了極致。這也是市面上家用級攝像頭的典型技術方案。
鏡頭質量至關重要
在市面上同級別攝像頭圖像傳感能力和影像控制能力接近的情況下,鏡頭成了影響成像質量的最重要元素。一般說來,玻璃鏡頭比塑料鏡頭性能優越,正常光線進入鍍膜玻璃鏡片會有3%-5%的光損失,而市場上常用塑料鏡頭的光損失會達到15%-20%,使畫面發暗。
因此,大廠商往往選用全玻璃鏡頭。仍以愛友W系列“天王星”為例,它使用金屬外殼的專業級鏡頭,其光學結構由4片玻璃鏡片 + 1片濾光片構成,光損失極小,配合上愛友獨創的弱光增益技術,保證了畫面的明亮和清晰。而反觀一些同價位產品,往往采用1G2P(1片玻璃鏡片 +2 片塑料鏡片)或2G2P(2片玻璃鏡片 + 2片塑料鏡片)的鏡頭結構。盡管這些攝像頭使用的DSP設備和CMOS傳感器性能與“天王星”接近,但少了全玻鏡頭的支持,成像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由于全玻鏡頭價格較高,在魚龍混雜的國內攝像頭市場上,廠商往往粗制濫造,偷工減料,甚至以減少生產程序——如鏡片不鍍膜或部分鍍膜——來降低成本,更有甚者,直接用塑料鏡頭冒充玻璃鏡頭,來欺騙消費者。因此,在選購攝像頭時,一定要看清包裝上有關鏡頭類型的說明。
說了這么多,是想提醒攝像頭購買者,不要掉入像素神話的陷阱之中。攝像頭性能真正的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實際效果。不論生產商和銷售商怎樣把夸大像素值的作用,都別被迷惑了。與其盲目追求像素值,不如選購一只鏡頭質量有保證的攝像頭。
(新聞稿 200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