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固定電話、小靈通……現在人們溝通的手段已經越來越多,越來越便捷。不過,在對這些手段愈加依賴的同時,使用中也難免遭遇種種煩惱,無論是服務上,還是收費上,目前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今年的世界電信日的主題是“幫助全人類溝通”。許多讀者在通信中遇到煩惱時,希望與人交流,同時也給更多的人提個醒,以免“重蹈覆轍”,我們也希望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為讀者提供這種機會。
“手機能上網的地方,電腦就能上網。”———這是“隨e行”的宣傳口號之一。
GPRS無線上網帶來的便利性雖然比較誘人,但如果仔細計算一下GPRS上網的費用,用戶就會發現在高昂的GPRS流量費面前,上網便利的引誘已經蕩然無存—要是每天上網一小時,又不使用包月的形式,一個月下來,在“享受”“高速上網”的緩慢速度的同時,會發現使用GPRS上網產生的費用將高達數百元,大約是普通上網方式的十倍。這一切都源于GPRS的流量“黑洞”。
“黑洞”的首要表現是流量費的高昂。在推出GPRS之初,隨時在網、以流量計費的方式曾經頗具號召力,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不難發現,使用GPRS產生的流量費驚人:以中國移動在北京地區實行的GPRS資費為例,其計費流量單位為KB,不足1KB按1KB計算,除包月制以外,1KB的資費在1分錢到3分錢之間,乍看便宜,但常上網的人知道,現在的門戶網站的首頁動輒數百KB。也就是說,光登陸首頁,至少就要花費好幾塊錢,這可相當于一般上網手段好幾小時的費用;如果要瀏覽個上百KB的郵件,從登陸網站,到打開郵箱,處處會產生流量,看個郵件的費用可想而知。
不光是費用高昂,月底想知道自己使用的GPRS流量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在天津等地,GPRS的流量尚可通過中國移動在當地的咨詢電話查詢,但如果想像話費一樣得到打印的清單,回答則是不可能;而詢問中國移動在北京的咨詢電話,幾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前后矛盾,有說能查,有說查不了,有的干脆讓你自己到各營業廳試試——中國移動在這方面顯然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用戶如果不想攤上“糊涂賬”,大概只有靠GPRS上網軟件上每次顯示的流量。不過有誰會每次上網都記下流量,到月底再細加,讓人懷疑。
目前,“隨e行”等GPRS上網業務已經全面推出,針對流量“黑洞”,有關專家建議,對于想嘗試GPRS上網的用戶,在申請這項業務前要先對自己的使用需求有個清晰的認識。從目前中國移動在北京地區推出的GPRS資費套餐看,由于在使用中流量難以控制,所以選擇合適的包月以外的套餐難度較大,因而對于確實需要經常移動上網的用戶,專家建議最好使用包月,否則使用中輕易就會突破套餐中贈送流量,這樣交費時會大吃一驚。
200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