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DSC-R1是一款非常具有個人魅力的機器,顯然并不完美,但重要的是,它擁有非常出色的畫面表現。作為一臺相機,具有決定性的一個評判標準就是畫質。可惜對于攝影愛好者而言,我們還是存在著門戶之爭,有如過去武林高手之間喋喋不休的爭執。今天,佳能的擁護者總會對尼康相機的銳度橫加指責,而尼康的Fans會對佳能偏軟的畫質嗤之以鼻,但也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銳和軟都是一種文化韻味,一種畫面的表達方式,一種烙印,就像我們今天要談到的DSC-R1一樣,它的特征就是真實。我想,SONY公司把它的圖像引擎命名為“真實影像處理器”,用意自然應該是真實還原現場,并用最接近人眼看到的現實的色彩表現出來。這也正是包括R1在內的許多SONY數碼相機給筆者的使用感受。
R1的設計思路不同于以往的F828,有人把F828稱為R1的鼻祖,我認為此論調不盡準確。首先,F828依然局限在2/3英寸CCD,中等倍數光學變焦能力,兼顧了廣角和長焦,力求一鏡頭滿足用戶的需求。而R1完全不同,R1 玩的就是設計,就是一種概念。我更傾向于另一種說法,R1是SONY入主單反的試水之作,是一種“驗證機”。這種提法航空迷更能理解,要推出一架全新概念的飛行器,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局部驗證人類的全新設計,最后將設想拼接起來,從而制造出我們過去未曾想到過見到過的航空器。而R1就是SONY 第一款數碼單反相機的驗證機。
因為在R1身上,我們看到了不少本應應用于DSLR產品的最新技術。
采用了APS-C格式的傳感器,像素高達1030萬,是SONY全新研制的CMOS感光元件。
擁有ISO160-ISO3200的寬廣感光度。在高ISO下依然保持相當的畫純凈度。
采用了卡爾·蔡斯Vario Sonnar T* 5倍光學變焦鏡頭,廣角達到24毫米,最大光圈F2.8。
我們應該注意,這是唯一一款在非單反上使用了APS-C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數碼相機,而且這種感光元件由SONY獨立開發,打破了佳能在CMOS上的壟斷地位。同時,采用CMOS作為感光元件也將使相機在高ISO下能擁有相對較好的、堪用的圖像。根據官方介紹,這塊CMOS傳感器敏感度比F828提高了5倍,動態范圍提高了2.5倍,在耗電量方面,這塊CMOS耗電量僅為200mW,比起F828的750mW低了3倍以上,這將使R1的電池續航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該CMOS圖像傳感器也會擁有更低的發熱量,因熱量產生的噪點將會更少。另外,擁有優勢明顯的廣角鏡頭,實際上也是科學的照顧到了拍攝風景的概率。
看完了技術手冊,還是打開包裝取出相機,來親自體驗R1的性能。拿出R1,我們可以感受到SONY一貫的精致做工,相機整體用料十足,分量也不輕,重達995克。長時間端著相機使用,沒點臂力是不行的。這么大一黑家伙,專業感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對于喜歡專業相機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擁有心理上的滿足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該上路實踐了。
對于購買R1相機的用戶而言,拍攝一張到此一游的留念照片顯然不是其主要目的,創作本身,才是要義。而上海,一個極具現代氣息,一個包容而奢華的城市,在這里,創作有非常大的張性,用相機,可以記錄生活,而對于夜生活豐富的上海來說,一臺能有良好夜景拍攝能力的相機是非常有實用意義的。
下面我們看一下R1的夜間表面。
這張照片拍攝于外灘附近,AIA保險大樓外的人行天橋上,ISO 400,快門2秒,光圈F9.0。筆者當時未帶三腳架,將相機架在天橋欄桿上,起到了獨腳架的作用。在這里我提醒大家,一旦身邊沒有三腳架,不用發愁,四處瞅兩眼,看看是否有可利用的花壇、欄桿、甚至窗臺等等,也許你會有意外的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