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的業務叫移動通訊業務,賣卡號還有一些資源,但僅僅靠轉賣資源,沒有任何盈利的空間,光靠這個沒辦法跟運營商PK的,他拿到的成本是運營商資源成本的七折,實際上他靠轉售很難去盈利”。
第六屆云計算大會上,談到近期火熱的虛擬運營商,容聯云通訊(以下簡稱”云通訊”)常務副總經理韓冬如是說。
即將推出的170號段已經在市場上炒的沸沸揚揚。虛擬運營商的火熱無疑代表著虛擬通訊的崛起,但其成長之路依然坎坷重重。日前,蝸牛推出的399元“免卡”讓運營商人士一時難以接受,以至于在蝸牛公司當天的發布會上,中國聯通集團監管事務部總經理周仁杰在臺上委婉但明確地指出,“運營商利潤已經很薄”、“希望蝸牛今后在手游和通信結合的業務領域多創新而非一味低價”。
很快,將有更多的虛擬運營商牌照下發,能否提供有效的創新服務將決定虛擬運營商的生死。
韓冬認為,虛擬運營商們必須給客戶提供增值通訊服務,因為很多虛擬運營商有行業客戶資源,現在的一般思路是做移動APP,把融合的通訊能力放到APP里面,比如VoIP電話,語音會議,即時通訊等給行業客戶提供融合通訊的解決方案,增加它的附加值。“一般卡號和手機綁定在一起,手機可能把APP內置進去,靠增值通訊服務吸引客戶,使用他的一系列服務”。當被問到對虛擬運營商的建議,韓冬如是說。
而在APP中植入通訊會話能力目前方便快捷、性價比最高的方式是利用云應用來解決。容聯云通訊是國內基于PaaS平臺做通訊服務的領先企業。由于通訊能力PaaS服務在中國本土還在藍海階段,很多時候,當被問到云通訊到底是做什么的,韓冬都會不厭其煩地解釋。其實,容聯云通訊是容聯易通的主要產品,它是一個為企業及開發者提供通訊能力的云計算PaaS平臺。主要面向軟件和移動應用開發商開放通訊能力的API,最終開發商將通訊能力集成到其軟件產品中再提供給用戶。類似地圖在各個APP中的作用,云通訊為軟件貢獻的是基礎的通訊能力。
為什么選擇云模式?
韓冬向記者透露。傳統通訊模式有幾種,如呼叫中心、音視頻會議,采購是大的通訊廠商的解決方案,最具代表性的是華為、思科的呼叫中心呢產品,這種模式一次性的投資相當大,幾十萬、上百萬、上千萬都有,這是典型的傳統模式,特點是采購加本地化部署。另外一種是云模式,如果是公有云租用的模式,用戶用多少付多少錢,按時長來計費,對企業來說非常靈活。
對于用戶最關心的永遠只有兩方面,價格和體驗,云通訊也不例外。韓冬對記者說,“客戶接進來以后我們會贈送一定的測試業務量,前期是免費的,正式使用以后可能有改變,但是有些能力我們是打包在一起的,比如說即時消息,傳送文字是免費的,傳送多媒體消息(語音、圖片、視頻等)是收費的”。
“基礎設施我們是兩部分,核心平臺在阿里云上面,同時我們在全國建了若干個結點,這些結點跟運營商這邊有對接,因為要落地。”韓冬說。
創業初期也有尷尬
容聯云通訊本是港交所上市公司高陽集團其中的一個項目,由于做的突出內容項目獨立出來,容聯云通訊孫昌勛、韓冬等人成為云通訊的第一代掌門人。創業對于云通訊來說并不容易,即使再好的產品也會遭遇初創期的真空期,容聯云通訊常務副總經理韓冬對記者表示,“創業的經歷必然是艱辛的,不像以前是在大公司下面,盡管也會碰到各種各樣問題,但畢竟大公司有一個相對比較穩定舒適的環境,是沒有壓力的。創業以后我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所以從員工的角度來說可能要經歷這樣一種思維上的轉變,怎么去做好我們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都要去思考和解決。從云通訊去年上線到現在,中間不可避免的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品從上線只是第一步,還需要不斷做優化和完善,Bug的修正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們做PaaS、IaaS這樣的服務,抱著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我們一是把技術能力做好,做國內領先;二是特別強調做自助化的服務體系,怎么把服務體系完善?讓開發者或者企業到我們網站以后能方便享受服務,有問題能得到解決,這是我們非常注重的。”韓冬補充到。
目前,云通訊正式簽約的客戶有將近五百家,正在跟進的四百多家,總共加起來有一千家。依靠創立的生意經,云通訊正在快速崛起,各個行業的突破也在以指數型速度突飛猛進。
(新聞稿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