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稱作互聯網金融元年,而即將過去的2014年則成為了互聯網金融高速增長時期。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末,我國共有第三方支付機構269家,前三季度共發生支付金額24.1萬億元;全國P2P網絡借貸平臺1400余家、融資余額超過1100億元,全國范圍內活躍的股權眾籌平臺超過20余家。但正如硬幣的兩面,互聯網金融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同樣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挑戰。日前,互聯網金融創新(上海)國際論壇在上海召開,連連支付CMO姚敏在論壇上就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她表示,互聯網金融是時代變遷的產物,但由于其發展過于快速,勢必會出現一些問題,安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若沒有安全作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必要前提,其未來將如行走于鋼絲之上。
互聯網金融改變傳統金融信息不對稱的現狀
互聯網金融的誕生,姚敏認為其是時代變遷與經濟發展的結晶。她表示,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理財投資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而傳統的金融理財方式并不適合普通大眾——無論是時間、地域上的限制,還是資金流轉的效率和風險制約。更重要的是,由于信息的傳遞不夠快速和有效,人們不能得到相應的信息將自身情況與相應的理財投資產品進行匹配。而隨著通訊技術和智能設備的發展,極大的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和速度,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更是有效的解決了傳統金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讓普通大眾更容易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產品。同時,姚敏還認為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金融還有著更積極的作用,她說道:“雖然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行業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和挑戰,但也為傳統金融的轉型和革新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愈發凸顯的安全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人們了解最多的一定是“寶寶”類理財產品,而互聯網金融不斷向前發展,P2P、眾籌等理財產品也逐漸被普通大眾所熟知。此類產品具有較高收益,兼具的風險也相對較高——這些風險一方面來源于平臺自身,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P2P平臺已經達到了數千家,每個月都有數十家新P2P公司上線,但存在問題甚至跑路的平臺也達到了數百家之多,姚敏表示,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連連支付從上游開始就進行安全的把控,每一個接入平臺的商戶,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把關和層層篩選,例如商戶的資質需要進行審核,其運營的平臺系統也會進行相應風險評估,讓用戶過好支付的第一道門檻;另一方面風險可能來源于盜卡事件,姚敏形象的說道:“過去人們在網購中如果遇到盜卡類的事件,可能損失的是一個月甚至兩個月的工資,然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一旦發生類似的事件,用戶損失的將可能是一年甚至兩年的積蓄,也因此,互聯網金融環節中的交易安全將更應引起行業的重視。”
支付安全對于互聯網金融意義重大
今年年中,國務院轉發改委《關于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任務意見》,強調要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除了需要相關企業的自律自檢和來自官方的督促和監管,支付渠道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整個交易流程中,支付可謂是最關鍵的一環,如何保證支付安全,對于整個互聯網金融乃至更多的行業來說都是十分具有意義的。姚敏介紹,今年9月,連連支付推出了認證支付產品解決方案,在傳統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基礎之上加入了預留手機號的驗證,更進一步的保障使用者與持卡人的統一,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姚敏同時表示,為了促進行業的安全發展,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通過合作共享風控數據、黑名單等信息,提高安全支付系數。同時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與企業的技術、風控等手段不斷的升級與優化,更好的將風險控制在可控制范圍之內。
(新聞稿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