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到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再到日前“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被正式寫入十三五規劃,國家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態度逐漸明朗。而政策利好也帶來P2P市場的爆發,是“流量為王”,還是“資產至上”,逐漸成為了業內討論的焦點。
利率“向下”資產“向上”
10月23日晚,央行宣布將自24日起降準降息: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均下調0.25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而本次“雙降”距前一次間隔時間尚不足2個月。央行頻現“雙降組合拳”也帶來連鎖反應,據數據顯示,2015年10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2.38%,與9月相比下降了0.25%。
針對民間借貸的利率與利息,最高法已經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約定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借款人有權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因此在未來,動輒30%的超高利率將難再現,不超過20%的利率將成為業內常態。而從高息回歸理性,意味著P2P平臺無往不利的“利誘”政策已然失效。而利率“向下”,資產“向上”,對于P2P平臺來說,挖掘優質資源迫在眉睫。
優質資產稀缺平臺竟無米下鍋?
在P2P平臺成長初期,吸引流量是必然舉措,但當流量積累到達臨界點才驚覺優質資產是“香餑餑”,未免為時過晚。
資產寒冬來臨,作為投資人來說,最深刻的體會是“一標難求”。據悉,部分P2P網站最近經常出現滿標、無標可投的狀況,最新的借款項目還需預約。“無米下鍋”的窘境也讓眾多P2P平臺困擾,甚至有業內人士直言,近段時間優質資產嚴重缺乏,所以“公司的CEO、COO都出去忙著找資產”,特別是在年底無標可投、無項目可選的狀況很尷尬。
資產荒確實存在,而且由來已久,只不過在這段時間表現得更為突出。其實資產項目并不缺,主要是缺少優質資產。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其核心在于風險控制,因此各家平臺在風控方面愈趨嚴格謹慎,能通過篩選的資產項目自然減少。但在易通貸CEO康文看來,優質資產少,但更重要的是挖掘。“所以我們把借款人鎖定在新興產業中的中小企業主,借款一定用于企業發展。”
易通貸——做重視優質資產的P2P“實力派”
“易通貸一直認為資產是最重要的,這個觀點自從易通貸成立以來一直不曾改變。我們的精力也都在資產端。這個行業缺的是好的資產,有了好的資產就不缺投資人。在整個P2P行業中,對于資產端的控制與甄別才是核心競爭力。”康文如是說。
成立于2011年的易通貸,是一家產融結合模式P2P平臺。所謂產融結合模式,是指將借款人鎖定在新興產業中的優質中小企業主,讓有借款需求的中小企業主以個人身份借款,引導個人閑置的金融資本流向有投資價值的中小企業。在康文看來,資本是有屬性的,長久留在產業中的是產業資本,而銀行貸款、投資人的資金是金融資本。通過產融結合模式,易通貸從借款源頭把控風險,將產業與資本良好結合,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帶給投資人更多回報。
“互聯網金融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活得久。”易通貸一直嚴把資產關、重視風險控制,順勢而為深耕細作。雖然從未把發展規模放在第一位,但在很多P2P投資人看來,易通貸才是圈內的“實力派”,因為再高的收益或許只是“浮云”,再強的后臺也難保絕對牢靠,唯有多年的平穩運營才是真正的實力體現。在資本寒冬已至的當下,只有像易通貸這樣風控健全、制度領先、發展平穩的平臺才能贏得優質資源,從而帶給投資人更多的安全保障。
(新聞稿 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