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者不知疲倦地接收著快遞送來的大大小小的包裹,當電商用粗暴的撕逼手法吸引著網民的眼球,互聯網創造的市場新格局,已經到了“還沒互聯網化,你就OUT了”的境地,這個時候,實體商業往往會成為行業集體唱衰的對象,但事實上,大批實體商業正在探索借助互聯網,如何轉變經營模式。時機一旦成熟,實體商業迸發的活力,也許能夠把電商的風頭搶過來。
實體商業是一個較為成熟的重資產型行業,與互聯網進行融合并且快速產生化學反應,并不容易。目前筆者所了解到的實體商業轉型有三種模式,大致可以概括為:自主型、強強聯合型和開放共融型。這幾種模式各有利弊,可以在行業內形成大大小小的圈層,使實體商業的模式類型變得多樣,從而煥發新的生命力。
自建互聯網平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作為有一些實力的大型商業集團,通過自建互聯網平臺,根據自身定位和特色,打造有差異化、個性化的商業模式,形成一套圍繞自身轉型的反向O2O生態圈,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大悅城的自有O2O,以大悅城APP為軸心,通過自建數據抓取系統,對客流、消費數據、商業運營進行分析管理,同時還引入百度錢包、支付寶等移動支付系統等。大悅城希望用互聯網吸引線上流量,同時進行線下轉化,提升線下購物中心的提袋率,并建立社群分享機制,打造一個大悅城的O2O消費閉環。
大悅城自建服務平臺,看起來值得期待,但仔細推敲,要自建一個O2O生態圈并不容易。盡管對于實體商業來說,互聯網更多是一個工具,但要搭建一個互聯網平臺,就相當于二次創業,從產品到渠道再到運營,需要的是一個龐大的團隊和管理組織結構,如果沒有強大的決心和耐心,很難在互聯網的惡劣競爭環境下,快速站起來。
另外,實現線上客源到線下的引流,是實體商業構建互聯網平臺的主要目的,但一個互聯網應用要產生“量變”,再到“質變”的過程其實極為漫長。試想下,一個購物中心所能輻射的消費人群,最多達方圓5-10公里范圍,假設日均客流量在8萬,多了一個線上平臺后,最多能增長20%的客流,而20%的客流增長所帶來的PV值,對互聯網世界來說,微乎其微,更現實的講,也許多舉辦幾場別開生面的線下主題活動,就可以解決這20%的客流增長,何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做一個自己的線上平臺呢?
不過擁有一個自己的O2O生態圈,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可以讓自身的商業轉型充滿更多自由的想象。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雙方協作轉型不累
不僅是實體商業在積極地往線上走,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也盤算著借助實體企業,深耕線下資源,譬如大眾點評與百盛商業集團的戰略合作,騰訊微信與王府井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與銀泰的深度合作,這些各取所需、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比自建互聯網平臺在轉型效率方面提高不少。
以大眾點評和百盛的合作為例,雙方在達成戰略合作后,大眾點評為百盛提供包括移動官網、情景感知、平臺引流、團購、預約排隊、線上支付、會員回饋體系和大數據等服務,引導用戶從以吃喝玩樂為主的消費場景延展到購物場景。百盛則為大眾點評提供線下商業資源,幫助它往實體行業下探。
阿里和銀泰的合作內容,與自建互聯網平臺有些許相同,首先是借助互聯網合作商的優勢,實現移動支付和會員的線上服務。其次是建設大數據,通過消費者的行為數據分析,對客流屬性進行分層,做個性化推薦和顧客的標簽管理。這些手段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與顧客產生更緊密的聯系,通過體驗化、互動化、場景化、平臺化的服務,增強購物中心與顧客的黏性,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合作對客流量的增長還沒有起到跳板式的幫助。
另外也有業內專家質疑,這種合作模式存在風險。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建立合作的初衷有共同的理念,也有各自的私心。強強聯合的方式盡管更為高效,也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在雙方的協作下也可以更快的進行轉型和業務拓展,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能否長遠的一起走下去,對合作雙方有著諸多挑戰。
開放共融跨界合作 構建更龐大的商業生態圈
互聯網經濟顛覆了傳統固有思維:隔行如隔山,它帶來了全新的跨界共融的商業結構,解構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理念。因此,在實體商業轉型中也出現了這樣一種,借助第三方平臺的技術和資源,構建大商業生態的模式。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飛凡開放平臺。它既具備實體商業經營經驗,也有天然的互聯網基因,它并不僅僅是一個互聯網平臺,也不能定調為O2O,準確的來描述,應該是實體商業“互聯網+”場景服務商。
據了解,從今年7月31日,飛凡正式上線至今,全國已有超過300家購物中心與之建立戰略合作,正逐步進駐飛凡開放平臺,其中不乏區域或全國大型的商業集團加盟。這種火箭般的合作速度,可以看出,在“飛凡開放平臺+實體商業”模式出現后,有相當一批實體商業開始從傳統經營思維中解放,吸收互聯網思維,把“構建大商業生態圈”作為了下一步戰略發展的重要目標。
我們先來看下飛凡能夠為實體商業帶來哪些價值:
從它的自身定位不難理解,飛凡為實體商業輸出的是整套“互聯網+”轉型的方案。以往我們理解的實體商業互聯網轉型,多停留在為線下購物中心鋪設聯網設備,并借助大數據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精準的信息服務、營銷服務和社交服務,曾有專家認為,實體商業的轉型就是將購物中心的“買賣平臺”轉型為互動式社交平臺,其實有些片面。
飛凡為購物中心提供的服務比較豐富,不僅對消費場景進行了互聯網升級,也對購物中心和品牌商戶的運營,進行體系完善。從硬件說,飛凡會為合作購物中心提供Wi-Fi、Beacon、智能終端等設備鋪設;從消費體驗說,通過飛凡APP,提供智能停車、找店、排隊、電影等購物場景服務;從購物中心的運營管理說,飛凡可以提供大會員、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技術和資源;從品牌商戶的營銷說,飛凡以大會員和大數據為基礎,通過對會員行為進行精準分層,提供了搖一搖、閃購、通用券等營銷工具,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多種優惠服務,另一方面也豐富了品牌商在購物中心的營銷手段。
這其中,值得詳細介紹的是飛凡的大會員體系、通用積分聯盟和營銷運營平臺。
大會員體系打破了購物中心、合作商之間的壁壘,實現了會員的更大范圍流通。通俗點說,飛凡線上的會員將與合作購物中心共享,實現流量的轉化,同時基于大數據,飛凡為購物中心建設更為科學和完善的會員運營機制和活動。
通用積分聯盟是飛凡開放平臺為實體商業貢獻的、獨一無二的優勢互聯網資源,也體現了共享和大商業生態的特點。它是一個跨企業、跨行業、開放式積分通積通兌平臺,在會員打通的基礎上,在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間,實現積分的自由發放和核銷,并通過積分在聯盟中的全面循環,極大豐富購物中心會員積分獲取和使用場景,提高購物中心積分價值,促使會員更加活躍。
而營銷運營平臺為購物中心做的,更多是精準營銷、促進銷售方面的服務。購物中心內的品牌商可以以飛凡提供的大會員體系、大數據為基礎,通過精確的用戶分層,快速完成營銷活動的設置,實施精準營銷,并根據不同用戶群體、階梯數據等條件自行設定變動的活動規則,將營銷活動策劃的環節自動化,大量節省資源和成本,快速響應營銷活動的需求,在降低營銷成本的同時提高營銷效果。此外,統一的營銷運營平臺,可以實時匯總購物中心內各商戶的營銷活動信息,便于購物中心在日常進行集中資源的宣傳。
實體商業要進行互聯網轉型,一定是期望借助互聯網工具為其帶來根本上的變化,以適應如今電商構造的全新市場格局,因此,對互聯網合作伙伴抱有較大的期待。在飛凡開放平臺模式沒有出現之前,實體商業只能通過自建O2O,或者與一家互聯網公司合作自建O2O,事實證明,這兩種模式在效率、效果等層面多多少少會打折,并沒有從根本上讓實體商業成為“互聯網+實體”的商業體。
飛凡開放平臺出現后,實體商業的互聯網轉型思路頓時開闊了許多,試想,如果實體商業在飛凡的推動下,與互聯網進行無縫的融合,加上本身在消費體驗上就比電商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旦轉型成功,新的商業模式運轉順利,實體商業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在市場的競爭優勢將迅速加強。
(新聞稿 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