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0年,海爾智家的3個關鍵詞
“一切流動不息”——哲學家赫拉克利特
整個海爾智家的發展,其實是一部辯證法。
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家電龍頭企業之一,今年是海爾智家上市30周年,中國古話說“三十而立”,對個人而言,立身、立業、立家;對企業而言,立德、立功、立言。
作為海爾集團旗下最大的上市公司,海爾智家30年的發展歷程可謂是波瀾壯闊,你很難用幾個詞語來概括其全貌。觀察中國企業史,就像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結果自然是“遠近高低各不同”。
我嘗試在宏大的敘事邏輯中,抓取幾個恒定變量,作為參照的燈塔。
第一個是自強,第二個是創新,第三個是責任。三個詞都很宏大,我細細拆解。
關于自強,海爾智家的故事十分勵志,且經典流傳。
作為海爾集團最大的業務板塊,海爾智家于1993年在A股上市。而海爾智家的業務起源于海爾,最經典的就是“砸冰箱”。從那以后,“要么不干,要干就要爭第一”這種自立自強的質量意識,刻在海爾智家人的骨髓里、靈魂中,這是一個傳奇企業蛻變的開始。
在以后的日子里,海爾智家在產品上自強,在管理上也進行了融會貫通。比方說,當時日本企業都是“5S”管理,海爾在“5S”上又加了一個“S”,代表“安全”的意思。(“5S”是日本質量管理大師井正明提出的,1. 摒棄不必要的東西;2. 按照使用順序擺放工具;3. 保持工作場所潔凈;4. 保持自我整潔;5. 遵守車間紀律。)
真正的自強,既不是盲目樂觀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海納百川,懷著謙卑的心態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成長為自己的骨骼和肌肉,最終去走屬于自己的路。
我想這是海爾智家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
海爾智家的第二個關鍵詞是“創新”。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創新;二是管理創新。
產品創新來自于強大的技術研發。業內往往有一個“認知偏差”,認為研發投入越多就一定越好,其實內行更多看重有效的“研發產出”,即同樣的研發費用投入,誰的產出更有效、更有價值,這才是考量的標準。
從這個角度看,海爾智家在家電行業無疑是第一的。上市30年,海爾智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6項,占據著行業的2/3;獲得專利金獎12項,也是行業最多;智慧家庭專利26421件,也是行業第一,且在全球9連冠。
業界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技術和產品,都出自海爾智家。比如“法式對開門冰箱”、免清洗、自清潔、全空間保鮮、分區洗衣機等,都成了行業內其他企業直接copy的詞。
作為一家企業,要想踏在時代的節拍上,順應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變中求勝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企業都想永恒發展,都希望基業長青,但關鍵是能不能不斷以變制變、變中求勝。
第二,顛覆自我,創建順應時代的企業。
第三,時代性和國際性是商業模式的試金石,21世紀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商業模式好不好主要看它是否具備兩性——時代性和國際性,它們可以檢驗模式是否有效。
國際化戰略其實是創新的一部分,因為“走出去”本身就意味著挑戰未知的風險。海爾智家是中國最早國際化,也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國際化家電企業。
早在1999年,海爾智家第一個海外工業園在美國南卡來羅納州奠基。整個工業園占地700畝左右,年產能在50萬臺,是當時中國在海外最大的一個投資項目。
那時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都還沒有“走出去”的念頭,海爾智家就已經開始了國際化的步伐。
當時海爾智家高層就認為,“走出去”風險大,不走出去風險更大。而且海爾智家的“走出去”還選擇了一條更難地“創牌”的路。
一般來說,在國外打造一個品牌,往往需要8年時間,而如果選擇貼牌生產,就可以出口創匯,至少可以有4%的利潤。但海爾智家選擇了出口創牌的“窄門”。
后來,海爾智家相繼并購了日本三洋白電業務、美國GE Appliances、新西蘭斐雪派克、意大利的Candy,這些都是很大的家電廠。
海爾智家的一路長紅,也告訴我們“長期主義”的重要性,只要找對了路,就不怕路遠。
并購GE Appliances堪稱海爾智家國際化最經典的案例之一。當時GE Appliances的人問:“你們兼并了我們,要怎么領導我們?”海爾智家的回答是:“我不是你們的領導,用戶是我們的共同領導。”與其他并購不同的是,海爾智家沒有派一個人去,還是原來的人,但是條件是這個領導團隊必須接受、運用海爾模式。
這是海爾模式的“走出去”,也是中國管理思想出海的成功案例,比單純賣產品要高級得多。
海爾智家把GE Appliances變成一個個的面對市場的團隊,而不是一個整體。而自2016并購GE Appliances以來,2022年GE Appliances躍居美國第一大家電公司,且6年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家電公司。
海爾智家的創新其實有很多話要講,我們雖無法窮盡其詞,但仍可借助關鍵節點窺其一斑。
海爾智家的第三個關鍵詞是責任。
到底什么是企業責任?毫無疑問,發展是企業的第一責任。企業本身背后提供無數就業,連著千千萬萬個家庭,只有越做越強,員工才能收獲越多,才能夠供養自己的父母、供孩子上學。支持企業發展,就是支持中國社會進步,就是支持我們自己。
一個好的企業是引領型的,他敢于引領創新、敢于技術升級、敢于突破自我,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價值。
海爾智家的另一部分責任,體現在ESG上。關于ESG,我想單獨開一個小節。
02
ESG,海爾智家上市30年獻禮
在管理學界,無論是熊彼特還是德魯克,都普遍共識一個觀點是“企業目標與社會發展階段密不可分,優秀的企業不僅要滿足社會需求,也要引領社會的進步。”
中國的時代訴求一直在變化。近幾年,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的議題,疊加國家的“雙碳”目標,一些具有長遠經營意識的企業,開始越來越重視ESG。
ESG其實是一個全球化趨勢,一是歐盟已經開始立法,二是消費者對ESG越來越看重。
比如,歐盟委員會的最新一項關于汽車的提案中,從設計、生產、報廢流程等多個方面對車輛加強管理,要求制造新車的塑料中,25%必須來自回收材料,這其中25%必須從報廢車輛中回收。
在海爾智家副總裁、ESG全球執行辦公室主任黃曉武看來,ESG這個課題會越來越深入人心。
一方面是人類的氣候壓力,全球氣溫升高超過1攝氏度,就意味著十年一遇的大雨發生概率會增加1.3倍,十年一遇的干旱發生概率增加1.7倍,十年一遇的熱浪發生概率增加5.6倍。
另一方面,黃曉武認為不應該把ESG純粹看作是責任,而應該看成是機會。比如全球消費者對綠色產品、高能效產品的需求。
基于這樣的背景,海爾智家就把可持續的綠色產品轉化成公司的競爭優勢。目前,海爾智家形成了“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營銷、綠色回收、綠色處置、綠色采購”的6-Green戰略,圍繞“研發、原材料、生產、包裝和運輸、產品回收”等多個方面,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減碳。
參觀行業首個再循環互聯工廠,給我很大震撼。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整個工廠智能制造水平相當高,里面的自動化設備、智能機器人流暢運作,車間里的人很少,智能化水平高。工廠引進行業內最先進的高品質塑料清洗分選產線和循環新材料生產線,循環新材料產品性能堪比新料。
首先清洗產線共布局16道工序,依托再生塑料預處理系統、多重水洗分選系統和四釜并聯熱洗系統等先進清洗設備,創新“鹽水洗+摩擦洗+熱水洗+清水洗”的高效清洗工藝組合,可最大程度解決產品中黑點、雜質、氣味等問題。
其次打造開放式的高精度分選系統,創新智能硅橡膠分選、三級靜電分選、光電色選等多種塑料分選工藝,自動剔除塑料中橡膠、硅膠等雜質,再生片料純度高達99.5%,還可對材料顏色、亮度等進行自動檢測,實現塑料分選的高效率、高質量、高純度。
最終通過全自動稱量、造粒、包裝、碼垛等生產工藝,產出高品質引領的循環新材料。
第二是如前所述,這是一個全流程平臺。家電回收這個產業,在原來都是“游擊隊”偏多,而且行業統一度不夠。一些小商販收了,就統一送到某個工廠拆解,這些工廠一般都是粗拆解,拆解出其中有用的銅、鐵等賣掉。而且,一般拆解廠與回收廠并不在一起,中間流動成本很高。
海爾智家這個工廠是一個全鏈路的循環體系,從舊家電回收開始,再到倉儲運輸,再到工廠拆解,拆解之后再對塑料等材料進行可再生,對新材料進行改性、研發,形成新產品對外銷售。整個流程可以相互制約,所以工廠效率高、拆解細,而且產品可以對外銷售,能夠自我造血。
第三是這個工廠的技術能力十分高。塑料回收之后再制造,往往面臨物理性能降低,而海爾智家這個再循環互聯工廠,制造出來的可再生塑料物性不僅與之前性能相同。它們的產品不僅能供應家電用,還能供給汽車,而汽車的用量是家電行業的10倍。甚至一些PCR產品,達到食品級標準還能夠用在化妝品上。
在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一進門,有一個莫比烏斯環,象征著生生不息。
從雙碳的角度看,這個工廠是一個“負碳”工廠。對于再生材料,歐洲國家有市場,但缺少工廠;日本有技術,但人工比較貴,所以分拆得也較粗;而海爾智家很好的發揮了互聯工廠的制造能力,形成了一個產業中國獨特的“比較競爭優勢”。
當然,海爾智家的ESG不僅僅體現在這一個工廠。天津海爾洗衣機互聯工廠也通過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工程專業技術等對工廠生產系統進行了提升,相比普通工廠效率提高25%,訂單響應周期提高40%,2022年較2020年單位產值電耗就下降了20%。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節能減碳、生態可持續,是這個時代最大的主題,海爾智家無疑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當然,海爾智家的ESG實踐遠不止如此。在國內,成為“團中央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小學最多的企業”;在海外,還在波蘭、英國、印尼等國家,積極開展公益援助行動。
而且,根據黃曉武的介紹,海爾智家在行業最早建立起了全球三級管理體系的ESG管治架構,堅持“人的價值第一”。2022年海爾智家持續改組董事會,女性董事占比提升到22%,高于行業平均的17.8%;獨立董事占比提升到44%,董事會多元化和獨立性進一步得到提高。
在傳統印象中,海爾智家是一個家電企業,但走進海爾智家的人都覺得他變化巨大,今非昔比。
實際上,海爾智家早已不是過去的海爾智家。上市30年,海爾智家“變”的是不同發展階段的追求與動作,“不變”的是始終引領科技、造福消費者、造福社會的初心。
30年,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企業,都是一份成長歷程鑒定。企業與人一樣,在你還小的時候,需要社會的扶持幫助,但當你長大了,就要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也就是說,企業不僅僅是要給股東創造財富,還要把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小。這也正在重塑商業價值觀,推動了企業要追求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只有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更有競爭力、更有生命力的企業。
從這個角度上講,對ESG的高度投入和堅持,可謂是海爾智家上市30年回饋社會的獻禮。
03
30年,海爾智家仍少年
所有的榮譽都是昨天,我們只是立足今天,爭取明天。——張瑞敏
海爾智家上市30年,為什么持續基業長青?因為其仍是一家青春的企業。
對于一家企業而言,青春在于“能否有勇氣繼續引領創新,能否保持那少年般對待消費者的初心,能否面對責任和挑戰當仁不讓。”
海爾智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海爾智家30年能夠持續為股東、為社會創造價值,就是能夠時刻保持這種年輕的開放心態,能夠持續自以為非、顛覆自我。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變”與“不變”是一個辯證哲學。商業的道理是普適的,比如,日本有很多百年企業,甚至千年企業,他們變的是產品、服務不斷創新,不變的是他們的創業精神,以及“先義后利”等經營理念。
我想,這是海爾智家上市30年,帶給中國企業界的一些思考。
(新聞稿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