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上海電視節、騰訊視頻和騰訊娛樂聯合主辦的“互聯網時代的綜藝新生態”主題論壇開幕,樂正傳媒董事、副總裁彭侃,東方衛視中心總監助理、東方衛視節目研發中心總監、《極限挑戰》總導演任靜,樂禧文化創始人、《奔跑吧兄弟》一二三季總導演岑俊義,以及上海幻維數碼創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鄭蔚、騰訊視頻綜藝業務部總經理馬延琨一眾業界綜藝大佬共同參與的觀點碰撞,成為本屆電視節網絡綜藝話題討論的中心。
相對于2015年上海電視節綜藝論壇“明天的綜藝節目”主題,本屆論壇已經從對中國綜藝市場形而上命題的思考,轉到對切實行動的踐行,網絡綜藝熱也從“模式”探討進入到“爆款”頻出的階段。綜藝人的思維不再去糾結何為“正確的綜藝模式”,或是執著于在模式引進與自制綜藝中劃下界限分明的分水嶺,而是密集產出大規模網絡綜藝,并以此構建出綜藝市場新格局,用實際行動造就綜藝“新生態”。
在這一過程中,以電視臺為代表的傳統的綜藝節目平臺開始進一步擁抱互聯網,視頻網站則產出更多優質內容進而反哺衛視平臺。由視頻網站單向購買電視綜藝版權的合作形式已是明日黃花,而知名傳統電視人向互聯網的跳槽轉型,更加密切了兩個“戰場”的結合,同時,更多深度且良性的轉型仍正在發生。自此,中國綜藝市場徹底跳脫出“網臺聯動”或“先網后臺”的小格局,海闊天空。
傳統綜藝進一步擁抱“互聯網”
顯而易見,如今的電視綜藝越來越多地滲入了互聯網的質素,和視頻網站、社交媒體的貼合、互動也越來越緊密。很多優秀的電視綜藝也日益重視互聯網,如《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花樣姐姐》等優秀電視綜藝就在積極探索“互聯網+綜藝”概念下的各種創新模式,且成果斐然。總之,擁抱互聯網愈加深入,創新不斷。
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東方衛視《花樣姐姐》等爆款綜藝選擇在騰訊視頻播出,不僅是因為騰訊視頻坐擁海量的用戶和強勢的平臺資源,更是因為電視臺要以此為契機,借助騰訊視頻直接“擁抱”互聯網。騰訊視頻能夠給傳統綜藝擁抱互聯網提供很大的助力,騰訊視頻綜藝業務部總經理馬延琨在本屆論壇上就表示隨著用戶的年輕化和觀看方式的移動化,綜藝節目在電視上播和網絡上尤其是移動端上是完全不一樣的,更重要“體驗”,要給用戶的不同觀感、體驗感,所以電視綜藝在互聯網平臺播出一定要強調體驗,不管是內容本身的話題性、剪輯、拍攝手段以及后期等。
另一方面,從互聯網角度來看,既是電視臺的助益者,同時也是受益者。以騰訊視頻為例,借助創新的全鏈條運營,騰訊視頻在綜藝節目上不斷取得新突破。如《奔跑吧兄弟》最新一季,騰訊視頻就為其搭建了“平臺整合+內容拉伸”的全新架構,在平臺整合方面采用視頻側與娛樂側雙聯動打法,互動創新高,獲得用戶的一致認可。開播首期就獲得了熱門彈幕近70萬條,近百萬用戶參與“邊看邊玩”,彈幕彩蛋被激發近500萬次;更是借助平臺優勢,與自制節目《大牌蜜聊》《有料》《綜藝大爆炸》結合,增加節目話題性和粘性,拉動播放量的增長。此外,騰訊視頻還根據節目自身亮點,獨立做視頻策劃,為節目充分造勢。種種獨家創新組合打法,最大化吸引網友關注度,從而不僅提升了互動的參與度,也使得播放量和口碑再創新高。岑俊義在論壇現場也表示,互聯網給電視人最大的好處,在于它的互動、及時性。不管是彈幕還是現在比較火的直播節目,網友互動和反饋都是第一時間的,所以和用戶的距離是“平等”的。
傳統的電視綜藝越來越“互聯網”化無疑是必然趨勢,電視、電腦、手機等跨屏傳播不僅成為綜藝節目播出的標配,制作者還創新性地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以及各種手機APP,在節目中融入更多互動元素,增強觀眾黏度。電視綜藝近一步擁抱互聯網,以及網絡成為綜藝節目最重要陣地,已然代表了綜藝節目發展來的大方向。
網絡綜藝的火爆引發傳統電視人的轉身
從2015年起,傳統電視人開始源源流入網絡綜藝領域,也顯示出業內人士對網絡綜藝普遍抱有極大信心,當然,這以源于視頻網站在資金、人才和技術產品上的強大投入力度。正是互聯網對各自平臺上的綜藝品類的精心布局和用心謀劃,讓傳統電視人的制作思路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啟發,這一方面讓更多衛視綜藝人立足更多元的節目類型,為新型綜藝市場格局奠基,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讓很多電視人主動轉型,投身互聯網綜藝的洪流。
岑俊義作為轉型大軍中的一員,表示之前在電視臺只是做節目,現在開始嘗試市場化很有新鮮感,之后會嘗試很多新的方式和玩法。鄭蔚在論壇中也說道,傳統電視人轉型互聯網,除了做好節目還是不夠的,還要學會招商,還要學會應對節目過程當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可能對所有轉型的人來講都是蠻大的挑戰。任靜則客觀坦誠互聯網綜藝對身為傳統電視人的她,刺激是蠻大的,但又很欣喜的在網絡綜藝熱看到非常多的機會;她認為對于東方衛視平臺的獨立制作團隊來說,順勢而為是非常重要的,要適應市場的形式,不能封閉,要主動出擊,要敢挑戰;任靜同時也介紹了東方衛視所屬的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李文妤團隊正在拍給騰訊定制的節目《放開我北鼻》目前拍攝非常順利,有非常新的點出來,現場她也非常期待大家接下來在騰訊視頻看到他們的節目。
東方衛視中心總監助理、東方衛視節目研發中心總監、《極限挑戰》總導演任靜
回顧騰訊視頻的近期的網絡綜藝作為,也正如在稍早之前騰訊視頻的“越作越嗨”發布會上,傳統的金牌電視制作人俞杭英、謝滌葵、易驊、李文妤、楊暉、金馬、朱化凱、SBS綜藝本部部長金昌佑、馬東分別帶著各自的新節目亮相,昭示著騰訊視頻網綜軍團的浩蕩聲勢。
更深度的“網絡綜藝”思路——向產業鏈上游蔓延
2015年,各大視頻網站開始規模化進軍綜藝自制領域,此態勢在今年更是尤為明顯。視頻網站從播出下游往制作上游轉化,這種上游化不止表現在資金上,即投資優質項目并依托于社會制作公司進行制作,而轉型到更深度地參與完整制作環節中:從模式策劃、戰略方向、商業化等,再到視頻網站與日俱增的制作能力,以上種種,無疑正在合力撼動著中國綜藝市場陣營的迭代。鄭蔚在論壇現場也介紹到,愛奇藝未來開發更多的產業鏈上面的點,整體自制投入上面是不斷地增加,增加網絡綜藝節目的數量。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鄭蔚
就在五月初騰訊視頻斥資10億基金成立制片人“嗨聯盟”,馬延琨在本次論壇上提出這個模式將應該會更開放,大致方向分為幾類:一個是工作室、公司的投入,資本的投入;第二類是項目的投入,第三類是純個人創意的,創意投入。騰訊視頻還非常注重人才培養、儲備,比如編劇、制片,尤其是制片不僅是成本的控制,是非常專業的制片。騰訊視頻大多數自制綜藝都是是由外部制作團隊制作的,但并不是之前的簡單的播出的模式;騰訊視頻的制片人團隊是這些項目的運營者,負責整個項目的挑選、質量控制、平臺的匹配度、產品技術的匹配度、營銷、商業運作,當然還有內容的匹配度,整個鏈條上的管理,通過和外部團隊一起進行好的匹配合作,達到平臺內容的需求。
騰訊視頻綜藝業務部總經理馬延琨
同時,留給所有視頻網站人的研究課題也愈發清晰:成為產業鏈上游主體后,視頻網站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網絡綜藝與傳統綜藝間的競爭關系是否會有著新形態的轉變?騰訊視頻作為綜藝領域鏖戰的主力軍,在積累了大量自制綜藝經驗后也開始加速度,接連推出《約吧!大明星》《拜托了冰箱》(第二季)《你正常嗎》(第三季)《放開我北鼻》《作戰吧偶像》《Hello!女神》《飯局的誘惑》《RUN,看你往哪跑!》《拜托了衣櫥》等業內矚目的“大綜藝”
收視主力軍是推動綜藝網絡化進程的主因
90后網絡原住民已然成為綜藝節目的主體受眾,B站的討論以及視頻網站的彈幕播放量也已是傳統電視人衡量節目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正是在年輕群體的助推下,互聯網實時互動以及直播等技術創新才如此迅猛,“網感”和“腦洞”這樣的詞匯才成為被現金綜藝節目制作人提及頻率極高的兩個詞。
從騰訊視頻的大數據來看,傳統綜藝與網絡綜藝的差別普遍體現在收看習慣與觀看訴求上,互聯網的年輕用戶更注重的是整體的感受和整體的體驗,這是內容加體驗的邏輯;要做到節目加體驗,節目之外要給用戶體驗和互動的感受比較重要。但隨著兩類綜藝節目收視人群的高度重疊,傳統綜藝越來越多地要求互聯網因素的介入。尤其在后期制作方面,更是強調滿足年輕人、互聯網人的訴求,借鑒互聯網流行元素的優秀案例層出不窮。
毋庸置疑的是,年輕人是綜藝節目的主要受眾群體。由于網絡綜藝往往是新事物發酵的溫床,更易于結合、引導和迎合年輕人的興趣點,作為反作用力,他們也成為推動綜藝網絡化進程的主要力量。以如今最火爆的直播為例,年輕群體熱追的直播平臺被投入到綜藝制作中,平臺又為實時互動綜藝提供便利。馬廷琨對綜藝結合的前景頗為看好,認為綜藝是要擁抱直播的,因為綜藝和直播都是偏娛樂、休閑、占用時間的;綜藝結合直播,第一就是伴隨型的體驗,第二就是參與、創造內容的體驗。她提及,很快多數的綜藝節目都將利用直播,甚至做直播的綜藝節目。同時,VR技術作為吸引年輕人目光的一大利器,也是當前綜藝語境中繞不開的新技術。視頻網站作為技術先鋒,可能會有個節奏和步驟,在技術的突破以外,還有一個終端便捷度的突破,如果能做到這一點,VR的普及性和方法上,就會上到一個規模。
縱觀近兩年綜藝市場,行業發展態勢不可阻擋、大量熱錢的涌入、一流團隊進駐、節目品牌和影響力大幅提升、收獲海量關注,而網絡綜藝的崛起,又促使了綜藝市場新格局、新生態的日漸成型。作為其中的一員,騰訊視頻在建設自己的互聯網綜藝生態上一直走在前位,除了出品大量綜藝節目攻占綜藝市場,更有意識地在垂直細分領域精心布局除了熱門的真人秀,還進行了更豐富的開發,美食類、時尚類、語言類、音樂類、親子類在內的所有綜藝類型都有覆蓋。將差異化開發立為重中之重,將平臺屬性做出精準區分,全力避免產品同質化。
2016年,是中國網絡綜藝的大爆發之前,網絡綜藝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實現飛躍式發展。從2014年興起時被業內人士評為“大作未有,制作未精,盈利欠缺”,到2015年井噴式涌現并精品迭出、熱度不斷、“名利”雙贏,到2016年已然是厚積薄發,由此,網絡綜藝在市場上的地位也愈加強勢而穩固。2016年,中國綜藝尤其是網絡綜藝也必將乘勝前行,迎來“互聯網時代的綜藝新生態”。
(新聞稿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