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中促銷時節,便是各大電商奮勇激戰的時候,這時候比拼的不僅是各大帶電商的實力,更是電商的模式。飛凡電商沒有繼續原本傳統的電商模式,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打造場景式服務體驗。
本次618年中慶,飛凡電商聯盟將攜手其已入駐的3000+線下實體組成史上最強大的實體商業聯盟體,以此來對抗電商平臺的胸有成竹,這也是我們首次看到兩種不同業態進行年中促銷對壘。
過去,王健林和馬云的億元對賭被人們津津樂道,看的更深一點這是同一時代下兩股勢力的對賭,是對原有實體商業經濟的迭代。今天我們雖不知道誰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王健林和萬達旗下的飛凡電商確實給線下的實體經濟打了一針強心劑,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實體商業本身觸網難,因為單體分離,沒有形成凝聚力,而飛凡電商則可以通過商業聯盟體的形式,將購物中心或百貨公司與品牌門店形成互動,達到積分互通、會員共享的通用機制;
2、消費者回流線下更注重體驗,飛凡電商攜手實體店可打造強大的場景式服務體驗區域,將本地化、一站式、數字化的服務提供給消費者;
3、飛凡電商電商整合互聯網技術和商業資源,幫助品牌方和購物中心、百貨等實體觸電線上,不動一兵一卒,即可借助飛凡電商現有成熟模式和開放平臺,雙方互相效力,達到效果最大化。
據了解,截止2016年4月底,飛凡會員總量已達1.1億,其中活躍會員達近2100萬,飛凡APP下載量超過1000萬。全國已有超過1200個商業項目與飛凡電商達成合作,飛凡電商開放平臺入駐商戶超過40000家。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盡管過去飛凡電商經歷了多次的迭代,但再次出發的飛凡電商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階段性進展。而今當它以實體聯盟者的身份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這一連串的數據表現,有沒有一點霸氣側漏的感覺。
以飛凡電商為代表的助力實體轉型的新型電商模式。這類企業的特點是,平臺自己并不經營產品,而是提供一個聚合的平臺幫助線下實體業務進行線上拓展。飛凡電商的形態為:實體商業聯盟+互聯網,字面意義上解讀,飛凡的產品形態和愿景更開放、宏偉。這類模式的不足之處在于,平臺與品牌自建渠道的利益協調,如何保持持續性創新和服務提升,才能保證消費者長期忠誠于第三方渠道。
上述幾種模式并不代表全部,但是最典型。今年的618我們也會看到上述類型的企業在消費者端、服務端、價格端等各方面的正面PK。可喜的是,在互聯網+新商業的經濟環境中,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也好,新型平臺也罷,大膽的創新、資源的開放、精準的營銷、良好的服務、場景體驗的增強等都會成為時下傳統產業轉型的大勢所趨,而這也是飛凡電商的底氣。
最后問一句,這個618,你和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新聞稿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