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開始前,新華網推出了“2017年兩會熱點調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互聯網+、中國制造、創新驅動”,這些詞毫無懸念進入了熱點話題行列。而在剛剛結束的人大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這些詞,并且有更加深入的闡釋。
談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他說要“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這是一個化蛹成蝶的轉型升級過程,既充滿希望又伴隨陣痛,既非常緊迫又艱巨復雜。要勇往直前,堅決闖過這個關口”。
談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他說要“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經濟生活的運行,企業乃是重要主體。有效供給還是無效供給,很大程度取決于企業的行為。某種程度上,海爾的轉型是對總理講話的現實注解。海爾互聯網轉型持續多年,一直在探索“人單合一”模式。作為大型傳統制造企業,其目標是讓企業與用戶實現真正的零距離。就像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說的:“把企業真正開放出來,把企業員工創造的價值和用戶的價值結合起來。”
微觀主體的力量
截至2016年底,海爾平臺上匯聚了1333家合作風險投資機構,120億創投基金,海爾還與其他創業服務組織共同組建了108個孵化器空間。
200多個創業小微、3800多個節點小微和上百萬微店,每天在為自己辛勤工作。海爾已經有超過100個小微的年營業收入過億元,41個小微引入了風險投資,其中16個小微的估值過億元。
同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策也非常重視新增企業數量。去年,中國新登記企業增長了24.5%,平均每天新增1.5萬戶,加上個體工商戶,各類市場主體每天新增4.5萬戶。海爾把自身這艘“航空母艦”拆分“艦隊”的過程,與整個國家的轉型訴求,保持著高度一致。
“微”是一個偉大的字眼。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個性化的消費體驗,分散的“微需求”,必須以“微供給”方式予以滿足。但習慣大批量生產的企業,不太會因為個性化需求而特別定制,這是對規模經濟的反動。但海爾的創業小微反應靈活,能夠整合平臺內外的資源,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海爾和小微的關系,是股東與被投企業的關系,但又不是簡單的財務投資,小微要和海爾的戰略方向保持一致,并且要在海爾這個大平臺上運行。
對一個國家來說,扶持小微經濟發展,需要好的制度環境,包括好的法制、稅務、人才機制。對一家公司來說(如果它已經大到一定程度),扶持小微創業需要管理者有寬廣的心胸,相對完善的規劃能力,還有相當的容錯度。重要的是充滿韌勁,有持續推進下去的勇氣。除了改革創新,中國沒有別的出路,其實企業發展也是如此。
這樣的變革背景下,張瑞敏的工作方式,與十多年前有了本質的不同。以前,他要不停地研究市場變化,制定目標,接著召開各種會議,把要求分解到各個部門。然后每天都盯著,保證下面的人做到位。
現在不同了,他只要關注創業團隊能不能在創業路上真正走好。值得關心的問題是開放性,如能否做到資本和人力的社會化。資本的社會化,就是創業資金不是來自公司撥款,而是來自外部的風險投資機構。人力的社會化,就是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過來一起工作。他認為,海爾過去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把決策灌輸下去,等著下屬給結果就行了,頂多檢查一下問題。現在他不允許下屬碰到問題就來找他,他們要主動去尋找市場。
擁抱智能制造
擁抱智能制造,必然離不開互聯網的介入。或者說,智能制造的時代,就是中國制造業的互聯網時代。去年,海爾的互聯工廠多次出現在央視報道中。海爾提出并實踐的互聯工廠,不只是工廠的概念,更是對企業全流程的顛覆,集中體現了《中國制造2025》中制造模式的變革實踐。
在海爾位于山東膠州的空調互聯工廠,各種顯示屏隨時顯示著操作數據,廠區不像其他工廠那么嘈雜。你看不到叉車等搬運工具,而是通過柔性傳送帶、傳送鏈、智能配送車等實現物體的遷移。產線上的工人很少,可以說屈指可數,與傳統車間密集的工人形成了極大對比。
這個工廠最大的特點,就是“工廠全工序,以用戶定單信息驅動互聯,全過程透明化、無縫化、可視化”。整個工廠的設計理念是立體式布局,貫穿了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了虛擬設計與實體制造的結合。
互聯工廠的高度智能化,還體現在產品與需求的深度結合上。就像海爾的舒適風智能自清潔柜機空調,能夠根據距離的遠近,自動調節風機轉速和壓縮機頻率,隨時改變吹風角度和風速,讓用戶始終體驗到最合適的風速和溫度。海爾空調互聯工廠,以柔性制造把用戶需求和制造資源連接在了一起。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海爾智能空調已經連續35個月份額占比行業第一,在產品智能、制造智能和服務智能等三大領域都實現了突破,是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樣本。預計2017年,智能空調在中國空調行業的份額占比還將繼續提升。
海爾互聯工廠的工人減少了,但這并非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體現出對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說到底,“智能”不僅體現在產品身上,更是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就像張瑞敏說的,機器換人是手段不是目的。機器換人成功了,充其量也只是工業3.0,只解決了一個問題:高效率,解決不了另外一個問題:高精度。
目前,海爾已經累計完成5大產業線28個工廠800多個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建成了沈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洗衣機、青島熱水器、膠州空調等8個智能互聯工廠。互聯工廠帶來整體效率的大幅提升,海爾的產品開發周期縮短了20%以上,交貨周期也由21天縮短到7至15天,能源利用率提升了5%。
經過多年探索,海爾研發了面向制造業的COSMO平臺,這是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平臺除了將海爾互聯工廠模式標準化,形成可下載的應用服務,讓所有的企業可以復制海爾互聯工廠模式,減少試錯成本。還整合了企業需求和廣大第三方開發者,不同類型的企業可以匹配不同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實現企業全流程互聯互通。
如果說福特的流水線生產和豐田的精益生產,開創了工業革命的兩個不同時代,海爾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打造第三種制造模式,完全自主研發的COSMO平臺,有能力助力中國制造實現轉型升級,由“制造”變為“智造”。
(新聞稿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