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購生鮮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更有O2O可以在2個小時甚至1個小時內就送貨上門,大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迅速被消費者接受。而資本也預見到生鮮O2O領域千億級的盤子而紛紛投注;電商巨頭天貓、京東、亞馬遜、順豐優選等綜合型電商在布局生鮮業務時,無一缺席,讓競爭加速。然而從今年夏天起,O2O項目的融資進程并沒有年初那么順利,部分O2O項目開始倒閉,唱衰O2O、唱衰生鮮電商的聲音不絕于耳。那么經過1年混戰的O2O生鮮現狀究竟如何?今天就讓我們來分析分析。
巨頭入場、創業新貴涌現 O2O生鮮熱鬧非凡
這一年,從融資情況而言,部分生鮮電商憑借千億市場的“保命符”有不同程度的斬獲,但是日子也并不好過。先說憑借褚橙“少時成名”的本來生活,主攻進口生鮮的天天果園,主打有機的沱沱工社,背靠中糧大樹的我買網,前兩家加上后者“金主”京東被卷入了褚橙的線上銷售權紛爭;沱沱工社近來又被爆平臺上大部分商品采自新發地批發市場,而非其之前對外宣稱的直采;我買網低調了一段時間后隨著新一輪融資的曝光也投入了給水果“起名字”的大軍中。在這些垂直生鮮電商的前輩們忙得不可開交之時,電商巨頭天貓攜“喵鮮生”,京東斥巨資入股永輝打造“生鮮到家”,進入廝殺。京東到家、多點、愛鮮蜂、一米鮮、許鮮、每日優鮮、閃電購、有米有、生活圈C等通過社區生活場景進入生鮮市場的創業公司不斷涌現,這些公司創始人有很多是阿里系、華為等巨頭公司高管,或者有海外留學經歷,利用他們的眼光和見識殺入這個領域,憑借離用戶更近的模式優勢捷報頻頻。
瓶頸未破 模式未清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
在外界看起來轟轟烈烈的生鮮電商是看起來很美,還是真的很美呢?有業內人士指出,成功運營生鮮行業的畢竟只屬于少數。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國零售業生鮮研究中心委員李長明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至少有3000家生鮮電商,99%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
這與制約生鮮電商的幾大因素有關,首先是最難啃的“骨頭”冷鏈物流問題,其次,供應鏈能力以及獲客成本與用戶留存等難題也一直是橫亙在O2O生鮮面前不好跨越的門檻。首先說冷鏈物流。冷鏈配送一直被國際物流行業稱為該領域的“珠穆朗瑪峰”,生鮮類商品從保存到運送對溫度、濕度都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常規的倉儲物流無法支持生鮮商品,而且又存在著冷鏈運輸的成本高、物流過程中的損耗高的“雙高”,成為眾多O2O生鮮首要解決的問題。
近來,生鮮電商的供應鏈管控問題也備受行業關注。據媒體報道,一些自稱直采的垂直生鮮電商平臺是采購人員直接在諸如北京新發地這種批發市場經過幾輪討價還價采購后售賣給消費者。其實,采購方式并不僅代表著生鮮電商平臺上商品質量的問題,在商業鏈條上還關乎著生鮮電商的成本空間。未來,有發展的公司一定會逐步向上游延伸、控制產品標準化,探索出一條生鮮電商供應鏈管理的規模化標準化新路,否則難以真正獲得消費者的心。
橫在生鮮電商面前的第三道坎就是用戶。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即便拉來用戶如何保證用戶的活躍度和粘性,形成用戶的消費習慣而不是憑借補貼,這是決定每個生鮮電商命脈的問題。今天脈脈平臺上發布的第三方平臺監測的5家O2O生鮮11月份日活用戶數據就可以看出。(如下圖)根據媒體公開報道,閃電購用戶500萬,日均訂單10萬,B輪融資數千億美。每日優鮮月訂單100萬,月銷售額5000萬,B輪融資2億。點呀點,日訂單峰值超3萬,A輪千萬美。有米有用戶超10W,日單超1萬,A輪百萬美。生活圈C用戶達30萬,活躍用戶20萬,日單1萬,客單價100元左右,A輪1600萬美。然而11月份的日活數據確實在不樂觀,5家中日活最高的閃電購達到日活3萬及以上的只有2天,日打開次數最高為3.66次,每次打開時長最長不到2分鐘。
廣闊市場 誰還有機會?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2014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 260 億元,相較于 2013年的 130 億元增長100%,而今年全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 500 億元,實際數據尚未有官方統計。從這個數據看來,市場空間不可謂不廣闊。然而縱觀2015年生鮮領域,特別是O2O生鮮,規模都不大,出現寡頭更是需要些時日。那究竟什么類型的生鮮電商或者說O2O生鮮電商會拿到下一輪競技場的門票呢?首先,O2O生鮮已經過了講故事的階段了,如果你的模式不能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并且不能為供應鏈帶來價值,那么必定會被淘汰。將來的O2O生鮮,一定是成本和效率的比拼,前期做好扎實基本功的企業在這個階段可以憑借資本的力量進一步發力,加速擴張鞏固優勢。說句套話,無論何時,請O2O生鮮都不要忘記,回歸商業本質才有明天。
(新聞稿 2015-12-22)